浅议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2017-04-26禤达广
【摘要】如何科学地实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人主张随文识字,有人主张集中识字;有人主张溯源分析,有人主张现状分析……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掌握科学的汉字知识,其次还要兼容新老两种构字法运用科学的方法教学规范简化字,促进识字与阅读等方面相融共长,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从而夯实整个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 识字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45-01
应该怎样落实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才能促进识字与阅读等方面相融共长,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夯实整个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掌握科学的汉字知识,主要学习汉字的构字法则及其字形演变规律。
汉字的构字法则包括老六书和[1]新六书两种构字法。老六书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传统六书法则,[1]新六书指会意字、形声字、半意符半记号字、半音符半记号字、独体记号字、合体记号字六种现代汉字构字法。一个汉字在老六书和新六书所属的类,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如“本末”在老六书是指事字,在新六书却是独体记号字,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由此可知,大多数现代汉字由古代的汉字发展变化来,有些汉字的形义没有发生多大变化,理据充足,如新六书的会意字和形声字;有些汉字的形义还有联系,仍有理据,如新六书的半意符半记号字和半音符半记号字;有些汉字的形义联系中断,几无理据,如新六书的独体记号字和合体记号字。
其次还要兼容两种构字法运用科学的方法教学规范简化字——既要指导学生随文识字,促进识字阅读互动;又要指导学生集中识字,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既要指导学生现状分析汉字的内外部结构,发展溯源分析;又要指导学生溯源分析汉字的内部结构,帮助识字教学。
如教学规范简化字“只”(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2]“只”是由形义完全不同的两个古代汉字同化演变而来,有两个来源:一是金文是指事字,从口,象气下引形,本义是语气助词,引申为副词等,规范简化后写作“只”;二是甲骨文是会意字,从手从隹,本义鸟一只,引申为量词等,隶楷后写作“隻”,规范简化后写作“只”。在新六书是合体记号字,其部件“口八”,与整字的现状字义很难说还有多少联系,很难据形知义。如果溯源分析,是否利于识字教学尚且不知,但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是肯定的,况且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学习运用规范简化字,而不是要求學生溯源汉字源流,更不是要求学生学习运用古代汉字,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替代之前,应该现状分析此类规范简化字的外部结构,补充溯源分析。可先在随文学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现状学习音义,初步理解“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的内容,促进识字阅读互动。接着指导学生集中识字,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对于一些古今形义还有联系的规范简化字,应适当溯源分析。
又如教学规范简化字“见”(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3]甲骨文是会意字,从目从人,意为睁着大眼的人,本义看见,看到。隶楷后写作“見”,规范简化后写作“见”,是半意符半记号字。汉字的古今形义还有联系,仍有理据,故应先在随文学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溯源分析其内部结构,指导学生据本义再次理解“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的内容,体会小女孩的心情,促进识字阅读互动。接着指导学生集中识字,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可指导学生认识以“儿”为共同符号的规范简化字系统,如“先光”,也可指导学生认识以“见”为共同符号的规范简化字系统,如“览觉”。再指导学生溯源辨析“见贝”的内部结构:“见”甲骨文是会意字,本义看见,“贝”甲骨文是象形字,本义贝壳;现状辨析“见贝”的内外部结构:规范简化后两字都是由两个符号组成的半意符半记号字,其现状字义都与人有关,故“见”的意符是“儿”,“贝”的意符是“人”,上下结构,上同下异,其基本笔画是竖、横折、撇、竖弯钩、点,“见”笔画顺序是2535,“贝”笔画顺序是2534。最后指导学生按笔画顺序规范书写“见”。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掌握科学的汉字知识,其次还要兼容新老两种构字法运用科学的方法教学规范简化字,促进识字与阅读等方面相融共长,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从而夯实整个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2
[2]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语文出版社2008.01
[3]金文伟《汉字教学常用字形义解析》中国财富出版社 2012.11
作者简介:
禤达广,广西防城港人,一级教师,大专学历,长期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