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017-04-26王文蒲
王文蒲
【摘要】将针对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展开分析和思考,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策略,希望可以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 激发 学生 学习动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18-02
翻转课堂教学主要是指将课堂教学环节与课后练习环节交换顺序,学生课前利用教师准备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把传统的课堂模式转变为学生和教师沟通交流的场所,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1.转变传统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想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师中心的教学观念,从主观上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动力会受到学习环境、目标完成的预期时间和目标的实际价值影响。因此,对于价值、预期和环境,教师必须由主观上加以重视,首先应结合学生的性格和兴趣,设置学习任务,其次应将学生被动学习的过程转化为主动学习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到任务的实际价值,发现现实生活和任务的内在关联,以及对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的意义。再次要在学生实际水平的基础上设置任务,不能设置学生能力范围之外,或者现有条件无法解决的任务,打击学生信心。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支持者,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且予以解决。
2.对学生既有的知识准确分析把握
教师准备教学内容,不单要结合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也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当前的知识水平。学生已经形成的知识体系中,既包括正确的部分,也包括片面的知识和错误的理解误区。正确的知识可以给学生正确积极的引导,同时也给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是对一些内容的片面或者是错误的理解,既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阻碍学习新知识,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为此,教师一定要认真把握,分析学生前期积累的知识有哪些,是否存在误区,给下面的学习带来负担。
教师应通过翻转课堂学生课前学习的反馈,充分了解学生个体知识结构差异,并结合教学内容和他们的差异性,制定课堂教学活动方案,做到因材施教。
3.了解学生学习组织知识的习惯,引导学生发现知识间的关联
学生学习组织知识的的习惯和方法,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通常意义上讲,学生组织知识的方法无法用好坏来区分,但是一个适合学生现有组织方式的学习任务,学生会更乐于,也更有效率的完成。和学生不同,教师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都比较充足,他们的思维模式也和学生存在很大差异,如果教师无法正确的把握到学生的组织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布置相应的任务,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强化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发掘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给学生提供抽象模型,知识框架,概念图和多种任务,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导向作用,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启发学生挖掘隐藏的联系,让学生的组织形式更完善更科学合理。
4.创建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的态度也非常重要。一旦学生觉得教师对自己态度冷漠甚至是歧视,那么他们的学习动力会大打折扣,他们会对学习产生消极的状态,甚至是敌意,长期处于这种心理和状态下,学生就无法专心的学习,反而会产生不安和焦虑的情绪,阻碍他们的身心发展,学习和健康。
为此教师需要仔细分析学生的发展过程,丰富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例子,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注意自己在教学中的态度和语气,不要依据学习成绩给学生定位,划分不同的学生,多和学生进行互动,理智的处理突发事件,选择教学案例要谨慎,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注重学生的感受,及时处理尴尬紧张的气氛,把传统呆板的课堂转变为一种包容理解,尊重平等,安全愉悦的课堂,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全身心投入课堂,激发动力。
5.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培养,教师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干预和关注,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对自己进行反思,总结,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活学活用,把学生培养成乐于学习的人。
总结:
综上所述,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師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教育的本质目标,重视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提高课堂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在乐趣中学习,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发展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容梅,彭雪红.翻转课堂的历史、现状及实践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07)
[2]董奇.“翻转课堂”是解放学生学习力的革命[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