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课堂教学调控艺术的实践探索

2017-04-26徐晓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6期
关键词:调控新课程艺术

徐晓华

摘要:解决当前“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学投入多,学生学习收效少”的问题,必须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素养。课堂教学调控艺术是教师为达到预计的教学目的和最佳的教学效果对教学作出的必要、恰当、适时的调控。无论是教学理论的要求,还是课堂教学实践的呼唤,教师都应掌握课堂教学调控艺术。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运用语言进行调控,也可以运用提问进行调控,还可以因势利导进行调控。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课堂教学调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教学注重自主、合作、探究、注重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但是,“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学投入多,学生学习收效少”的问题还普遍存在。怎样从这一困境中解脱出来呢?我们在一线教学实践中发现,必须提升自身课堂教学艺术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不仅是对课堂教学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课堂教学艺术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导入艺术、提问艺术、讲授艺术、情境创设艺术、板书艺术、教学目标设计艺术、教学组织艺术、教学幽默艺术、教学理答艺术、教学过渡艺术、教学调控艺术……鉴于篇幅和研究精力所限,本文试结合笔者教学实际,谈谈对课堂教学调控艺术的探索。

一、何为课堂教学调控艺术

“调控”,顾名思义,即调节、控制。“课堂教学调控”中的“调”是指教师运用教学策略的情况,“控”是指教师运用课堂管理策略的情况,“调”与“控”结合正体现了课堂师生是双向交流的互动活动,也更体现了师生间的平等与合作关系。具体来说,课堂教学调控艺术是指课堂上教师为达到预计的教学目的和最佳教学效果,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对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等作必要、恰当、适时的调控,因势利导,变序教学,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1]。

二、为何研究课堂教学调控艺术

(一)研究课堂教学调控艺术是教学理论的要求

从教学理论来看,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才能把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才能根据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断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使每个学生的生命自由发展,个性充分张扬,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課堂教学调控艺术是教学实践的呼唤

从教学实践看,语文课堂调控能力是语文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式下,尤其应该具备的一种心理品质和教学艺术。如上所述,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也有的老师矫枉过正,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一言堂”,老师是教学的“主宰”,学生对教学没有“话语权”,更没有课程权,老师对学生管的死,卡的牢;现在有的老师反其道而行之,课堂上学生想怎么说怎么说,想怎么做怎么做,甚至有的教师课堂上对学生放任自流,其结果是课堂教学质量下降,人们怀疑新课程理念有问题。事实上并不是新课程理念的问题,而是我们执行中存在偏差。因此,在新课程下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课堂调控能力,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三、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调控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教师课堂调控能力与其学质量存在密切的关系:善于调控课堂教学的老师教学质量一般比较高,不善于调控课堂教学的老师教学水平低。而且因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不同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不同的姿态。为此,笔者通过查阅文献,通过与其他老师交流,结合自己的课堂调控实践,把课堂教学调控艺术中的调控策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运用语言进行调控

教师语言是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强有力手段。有的教师讲课声情并茂,学生听得如醉如痴;而有的教师讲课滔滔不绝,学生却恹恹欲睡,根本原因在哪里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选择了几个教学风格不同不同的教师进行跟踪研究,听课中发现教师的教学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例如,L老师授课时更注重字词句分析,重点讲解做题方法。“你必须给我记住”“你必须按照中考要求做题”。教学语言明显带有居高临下的强制性,讲课常看着教室后的天花板,很少与学生进行目光交流。当然对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也就没有调控。W老师的教学语言则表达通俗流畅,率性而为,似乎很随意,但绝没有板起脸来强迫学习的意味。所以课堂调控舒卷有余。看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他会幽默一下,让大家轻松一笑,集中精力。

(二)运用提问进行调控

提问是课堂调控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开启学生思维活动的钥匙。提问调控的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它是师生与文本展开对话的通道,教师的提问既能够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又能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内容。在课堂的行进过程中,提问犹如推进器,推动课堂流程有序进行。[2]运用提问进行调控,首先要精心设计提问,提问目的要明确;其次,对提出的问题的形式也要精心设计,尤其是表述问题语言要准确、清晰、有感染力。第三,要注意所提问题层次的调控,注意问题的难易度和逻辑性。

(三)因势利导进行调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那我们如何拥有一双慧眼,及时将生成纳入课堂教学之中呢?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因势利导”。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习对象,对教学过程进行适时动态调控,相机诱导,以充分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晋桂双,杜禹.上好一堂好课的22个关键要素[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2]郑丽.新课程视阈下的中学语文课堂调控艺术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调控新课程艺术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纸的艺术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SUMO修饰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