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学中“网络空间”的拓展思路浅谈
2017-04-26习强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网络信息化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同时也在使人们的生活发生改变。其中,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就运用了网络媒体,网络信息逐渐成为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信息来源,深刻影响着高校的师生的思想、行为和观念。在高校中应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大潮,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积极探索和拓展“网络空间”的运用。
关键词:思政教学网络空间拓展思路
“网络空间”指人们通过网络进行思想的传播与交流,把自己的情感、对待某件公众的事情的评论和意见混杂在一起的总和。通过网络空间信息的传播具有迅速、扩散、丰富、开放等特点,而网络空间是这些信息的的策源地,人们的思想在这里交锋,人们的价值观得到不断的碰撞。在这丰富的信息资源的条件下,在高校思政教学中通过“网络空间”传播党和政府的政策,对正面引导学生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网络空间”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高校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进行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思政网络空间的相关介绍
(一)思政网络空间的起源
美国著名学者阿尔温曾说过,谁掌握了网络信息,谁就拥有了技术。他的话表明网络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壮大,教育部门也逐渐引进网络技术进行教学。而思政教育作为与学生思想紧密连接的学科,也逐渐运用网络媒体进行教学。
(二)思政网络教学的主要内容
校园网、服务模块、教师指导模块是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的三大模块。
其中校园网是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网络平台,目前高校应用校园网的具体模式为“教学、教务管理系统,网上办公系统、电子图书馆”等。而服务模块主要包括教学资源库、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为学生服务的网络空间。最后,教师指导模块主要包括思政教学网站、和教师个人网站等内容,专门为学生提供功能齐全、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二、网络空间开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在高校思政教学中开展网络空间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网络空间具有的开放性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各种各样、天南海北的知识,同时学生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对自己的不足进行修正,进而提高自己的素质与修养。大部分的青少年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运用网络获取所需信息。当今大部分学生对网络的依赖。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较,网络空间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工具随时了解诸如国家大事、社会热点等情况。但网络上还存在着不和谐的力量,影响、破坏着学生们价值观的正确取向。在这种多元价值观的环境中,学生的价值选择就更难做出决定。例如,当学生看到摔倒的老人时,是该及时伸出援救之手还是先报警?有些人隘于老人碰瓷现象多发,而选择对老人摔倒现象置之度外。新时期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责任意识与权利意识,但仍有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所以,高校思政教学中,必须借助网络空间,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深层次的认识事物的本质。
其次,网络空间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知识更新换代加速,而阻碍信息传播的限制几乎没有了。网络信息的多元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思政教学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增加学生的抵触心理,但是运用网络空间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在高校思政教学中运用“网络空间”的重要性
首先,具有開放特点的网络空间,对全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丰富的网络信息为思政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模板和信息来源,并且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容和模式。而虚拟的空间消除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差距,减小了陌生感,也更加符合当代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使学生可以平等的和老师交流。网络空间所具有的特质使学生的学习有了全方位的交流互动,提升学生的互动频率。
其次,新兴起的网络空间具有的开放、匿名、交换等特点,提高了思政教育的教学水平。为了适应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思政教学工作不断进行完善,在实践中明确了“正确引导、顺应规律、互相交流、有效融合”的重要原则。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顺应网络化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思政教学顺应新时代的潮流,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任何事物都具有两个方面。网络空间在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优势的同时也会存在“色情、暴力”等不良的一面。网络空间是多元文化的冲击,所以就要求高校教师加强学生的素质拓展,降低网络空间不良的一面对学生的不良影响。这也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更大的工作难度。
三、高校思政教学中“网络空间”拓展的具体思路
(一)建立思政网络教学系统
思政课主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所以思政教学就可以和学生的社交网站或者各个专业院系的网站实现亲情连接,进行资料、文档、信息的交换使用与共享,这能使思政教育者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对高校学生进行网络调研,从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出发,开发新颖的版块主题,积极引导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也可以扩大范围把视野拓展到校外,与各大高校的校园网站进行友情链接,实现高校之间的友情共享。例如,“中国大学生在线”专门开设了BBS精粹栏目等,把全国30多所高校的BBS网站联合起来,整合各大高校的网络热点问题,并积极引导学生往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扩大思政教学的覆盖范围。
(二)搭建高校网络资源运用平台
随着网络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潮流,网络成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内容。所以,高校思政课必须跟上时代发展潮流,借助网络媒体搭建符合思政课教学发展的网络资源平台。这个资源平台必须以思政教育为主体,以运用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引导学生学习为原则,并且也要和思政课程的安排紧紧结合。例如,开设焦点话题、时事热点等栏目满足学生的日常学习要求,而且也要通过健康轻松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娱乐中学到思政知识,以此来提高思政教学的效率。
(三)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网络信息
经过有关研究证明,学生使用网络的规模是总网民规模的主要部分,网络已经日益成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网络信息大规模的快速传播对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力,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以求满足自己的工作学习要求。所以,高校的思政课就要根据这个特点,把握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认知和需求,积极进行引导,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需求,鼓励学生参与到思政课的讨论中。
(四)利用网络空间的功能,提高思政教学的内化力
当今社会的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了信息集散地的大本营,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信息不断更新发布。而网络信息也逐渐成为了民意的方向标。所以在高校的思政课中,要充分发挥网络空间的作用,有效引导学生正确分辨各种网络信息,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使思政教学的理论知识成为学生共同的价值理念,让学生在生活中根据思政教学内容做出正确举动。例如教师在讲解中领土争端问题时,就可以通过网络空间增加学生对事情的了解,推翻西方国家的“中国威胁论”,并且也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正确通过网络空间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空间让学生了解更多国际性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讨论,
最后得出结论,教师加以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思政课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思政课教学中引用网络空间是大势所趋,高校需要更加重视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引用网络教学,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學习兴趣。本文通过分析思政教学和网络空间的相关内容,对网络空间的运用思路进行了探析,但更多地运用思路仍需要教学工作者和相关研究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治平.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科学时代》.2015年4期.
[2]杨立淮,徐百成.“微博”网络生态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国青年研究》PKUCSSCI-2011年11期.
[3]孙忠良,卢翠花.微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7期.
[4]王辰.基于主客体认知差异的高校微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育与职业》.2014年23期.
[5]国青松.微博文化的冲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想政治教育.华东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
[6]吴继君.微博文化冲击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7期.
作者简介
习强(1972-)男,汉,云南财经职业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