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型学生社团对提升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

2017-04-26赵鸿尹玖龙王晓庆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6期
关键词:专业型社团大学生

赵鸿+尹玖龙+王晓庆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求。创新创业教育即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研究高校专业型学生社团具有鲜明的与专业结合的学术研究特点,探索利用专业型学生社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工科专业型社团创新创业

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多个场合也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专业型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社团的一个分支,以其鲜明的与专业结合的学术研究特色而越来越受到高校及社会的关注。专业型社团开展的科技活动,既能较好地结合专业知识,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感召力与凝聚力,培育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对社会的感知能力。

一、专业型学生社团的特点

大学常见的社团基本是传统意义上的社团。这类社团不受专业限制,将具有共同兴趣的同学聚集到一起,开展一系列活动。其目的主要在于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活跃校园气氛,其流行性和娱乐性较大。而大学生专业型学生社团,是在继承传统社团自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延生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业余学生组织。

以机电学院专业型学生社团为例,总结其主要特点如下:

1.社团方向明确,专业性强。机电学院设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6个专业,这些专业都是以培养具备较高的现代电气工程、机械类理论素养和系统扎实的相关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院创办农业装备工程师协会、电气工程师协会、机电工程师协会、自动化控制工程师协会、汽车工程师协会、学雷锋家电维修队6个专业型学生社团。这些社团专业方向明确,依托校内外实验实践基地,实战训练,迅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技能,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

2.社团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灵活。专业型学生社团在学院和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积极拓展活动载体和平台。各专业社团根据不同年级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开展循序渐进式的各种创新创业活动,针对低年级开展创新创业报告、经验交流会等,针对高年级开展专业创新创业比赛、企业实训等,通过这些活动和竞赛,除了获得奖项,累积实战经验,还能开拓视野,发现差距,努力提高自己专业水平。

二、专业型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作用

1.专业型学生社团活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信心。专业型学生社团组织、参与不同层次的活动、竞赛,使学生不断的接触社会,开拓眼界,在活动过程中,很容易营造氛围,激发热情,唤醒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在成功中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创新创业的信心,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2.专业型学生社团平台给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专业支持和实践机会。首先,专业型学生社团专业性强,其活动内容围绕专业特色,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是对校内课堂学习进行延伸和补充,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立足于坚实的理论背景。其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实践,而专业型学生社团丰富的实践平台和活动方式正契合了这一点。各种类型的竞赛、实训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都在不断的积累经验。

3.专业型学生社团的团队协作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专业型学生社团成员相对稳定,知识结构相近或相关,在其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事实上就是一个创新或创业团队。那么在这样一个团队中培养团员的协作能力、管理能力也成为提升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内容。在社团活动中能够学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在团队中往往更能够充分体现个人的价值,因而宽容、善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的人取得成就的机会就更大。这是依托专业型学生社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另一个重要作用。

三、专业型学生社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社团活动是社团开展工作最为重要的环节,对于专业型社团而言,结合本专业开展的相关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机电学院的专业型社团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理论学习结合实践操作,探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举办学术讲座。机电学院专业社团自成立之初就举办了“创新创业大讲堂”学术论坛活动,讲座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和思想传播的平台。面对新生,以讲座、答疑等方式,开展专业启蒙教育,增进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提高专业兴趣。面对老生,以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方式,介绍本专业的学科前沿问题、先进科学技术、考研就业前景等,提升专业技能,增强专业素质,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

2.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各专业社团会定期组织会员开展沙龙活动,进行创新创业研讨,让成员之间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开拓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各专业社团每年开展“专业科技节”活动,通过普惠型的科技创新活动,扩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范围,全员受益。例如电气工程师协会的“电路焊接技能大赛”,学雷锋家电维修队的“校园义务维修活动”等,同学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了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3.参加专业学科竞赛。这是专业型社团建设的关键,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试金石,也是社团活动开展效果的衡量标准。各专业社团组织成员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申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SRT、发展性资助等课题,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团队精神,综合运用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深入企业实习实践。企业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关键环节,每年组织社团成员赴中国重汽、泰安华鲁锻压等10余家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与企业老总、工程师进行交流,了解企业的组织与生产,拓宽学生视野,积累创业经验;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前往潍坊泰汽集团、泰安国泰集团等进行“顶岗实习”,亲身参与企业的生产环节,通过与企业的亲密接触,促进了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应用的接轨,提高了作品向产品转化的能力。

四、专业型学生社团建设及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专业型学生社团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专业型社团建设及活动开展而言,还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以我院专业社团为例:

1.社团活动质量不高。当前,专业类社团活动主要以定期开展科技类讲座为主。一些社团也会组织会员制作简单的科技类作品,但社团活动还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阶段,缺乏社团特色活动,对学生吸引力不够。通过调查发现,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社团具体管理者的角度看。现实中,负责社团事务的主要是在校大学生。由于学生的理论功底浅、管理经验不足等因素,导致社团开展的活动质量不高,活动效果不明显,不能对广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行有效引导,与学生的期望值相差甚远,从而使得学生渐渐失去了参与科技类社团的积极性。

(2)从社团成员的角度看。大多加人社团的都是大一新生。新生都是凭一时的新鲜感加入,对于本专业型社团活动要求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当真正进行科学研究遇到困难时,并不是想着怎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选择逃避,离开社团。由于社团成员流动性大,社团一些活动或工作任务很难持续进行,严重制约了专业社团的发展。

2.校、院主管部门对专业型社团的支持力度不够。专业型社团的主管部门主要为学院团委。专业类社团要想做出成绩,一方面需要时间,另一方面需要资金投人。而其他社团在同样时间和资金投人下有可能做出更大的成绩,因此在工作实际中,团委可能对于时间短、资金需求少、做出成绩多的社团更加重视,而对于专业类社团的重视程度、管理和资金投人严重不足。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专业型社团活动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尤其是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很多无法解决问题,导致最后的活动效果大打折扣,造成专业型社团活动参与难度大,质量不高,活动影响力不大,与同学的期望值有一定差距,长此以往,在同学们心目中形成一种对参与专业型社团活动的畏难情绪。

(2)专业型社团经费短缺问题严重。专业型社团资金花费主要是各种原材料和配件的采购上,且成本较高,作品基本上为学生先垫资购买,等到参赛作品获奖后再给予报销,对于不能获奖的项目不报销。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搞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资金问题成为制约我院专业型社团健康稳定发展的一大瓶颈。

五、专业型学生社团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1.积极探索,依托创新创业类竞赛项目,合理设置和新建专业型社团。基于课外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建设专业型学生社团,有利于打造本社团的特色品牌活动。由于着眼于各个竞赛项目,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集中起来,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有利于本社团品牌活动的形成。另一方面,社团的日常事务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也能减轻指导教师的工作任务。如高年级社团成员有参赛经验和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通过内部培训和参赛过程对低年级社团成员开展内部指导;社团成员根据自身的专业、兴趣和年级不同,自我导向进行分类、分层次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路径明确。

2.加强专业指导和管理,实现社团可持续发展。为加强指导教师对专业型社团的指导,高校可以为指导教师提供适当的奖励,并将指导教师对专业社团的指导纳入年工作量中,以激发指导教师的工作热情。另外,社团发展与社团负责人的素质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合适的社团负责人能凝结社团的力量,不断创新和实践,使社团不断向前发展。每年社团换届之时,要做好社团负责人选拔和换届交接工作。

3.细化社团活动内容,根据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开展活动。对于一年级的新生,主要是专业知识的讲解和竞赛引导,着重培养新成员的兴趣,让新生了解社团主要活动安排,提前对基础理论课程进行学习;对于二年级社团成员主要是基础科研训练,技能提升,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拓展;三、四年级的社团成员主要是积极参与各种竞赛、创新创业实践。

4.以专业为载体,打造品牌活动,提升专业型社团综合实力。专业型社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专业为载体,根据社团自身特点,多举办一些形式新颖的社团活动,社团活动应按照项目化管理运行,运行较好的特色活动应当传承保留下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与创新,打造成社团的品牌活动。机电工程师协会每年承办的“‘机电之光大学生科技产品创新设计大赛”已经成为学院的品牌的活动,并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创业的优秀人才。社团依据品牌活动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学生参与度的提高,又会促进社团的创新与发展,如此良性循环,使得社团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专业型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的试验场,依托学校,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实践活动,将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知识在实践中巩固深化。专业型学生社团将极大地推动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设,为建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和谐型校园发挥作用,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谢玉婧.高校学术型社团对提升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8.

[2]王桂清,孟喜龙,井岗,张风平.涉农专业社团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途径探索[J].山东高等教育,2015,3.

[3]黄超,赵润红.高校专业型学生社团在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学理论,2013,24.

[4]杨单单,高布权.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功效的探索[J].学理论,2014,15.

[5]郑飞,梁丽.学科专业型学生社团建设思考[J].教育评论,2014,11.

[6]文习成,韩键,孙笑逸.高校专业型社团建设途径探索———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

作者简介

赵鸿(1983-)男,山东泰安人,山东农业大学讲师,思想政治教育。

尹玖龙(1988-)男,山东泰安人,山东农业大学讲师,思想政治教育。

王晓庆(1988-)女,山东日照人,山东农业大学讲师,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专业型社团大学生
缤纷社团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方法探析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分析创新专业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大学生之歌
K-BOT拼插社团
DSK—1500CT专业型直喷烟机
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型学生社团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