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017-04-26杨婕音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新课堂行动导向教学法思想政治

杨婕音

【摘要】高职院校主要侧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往往忽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仍然沿袭传统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单一、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差。在新的形式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创建新课堂,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国家输送德智体美兼备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 新课堂 行动导向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087-01

一、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操作性质强的工作出现,技术性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大。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和社会公众观念转变的形式下,高职院校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大幅扩大和增加,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国家反腐的攻坚期,国家更是注重党内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推动党风廉政建设。高校教育要符合国家政治和社会现状的要求。事实证明,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就必然会引发个人作风问题。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将来要输送到各个岗位,如果思想不正,小到影响所在部门的业绩,大到影响整个国家的健康与和谐发展。因此在社会物质财富剧增,思想浮躁的时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紧迫性和长远的意义。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认为思想政治课程缺乏实用性,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提不起兴趣,没有真正的把知识学到心里,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因此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让学生由被动、敷衍学习转为主动、探索性学习,使思想政治课堂真正达到提升学生思想素养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增强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运用于思想政治课堂上的价值探讨

2.1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被遏制的潜力。我国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培养出高分学生,但是却制约他们其他能力的发展,造就了很多“学习机器”。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质疑和批评,而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也透露了我国教育模式的缺陷,国家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发展教育,却鲜有重大成就的人才出现,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传统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模式过于僵化,导致大部分学生过于依赖书本知识,在发现真理的过程中没有勇气去揭开真理的面纱,在原有的理论知识上止步不前。而行动导向教学法则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在课堂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树立新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2.2让学生自主探索,增加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质量。传统教学老师全程掌握课堂,而学生则是听老师讲课或者是记笔记,有些学生甚至是一整堂课全在抄老师的讲课文件,而没有听进去任何知识点;即使是不记笔记,老师一直不停地讲课,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也难以有时间思考。学生的任务主要是课后作业,但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现在,很多学生都过分依赖网络,难以达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思想政治课程内容过于枯燥,很多学生都難以提起兴趣,大部分学生在做课后作业完全是敷衍了事。而在行动导向教学课堂上,老师的任务主要是课前的课堂设计,在课堂上学生则是主体地位,老师起引导、协调作用。行动导向教学,注重把课堂内容与实际活动联系起来,最常见的活动是案例分析、小组活动、角色扮演、情景活动等,这些活动更加考验学生的勇气、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活动策划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思考会更多,在相互交流辩论的过程中也更有利于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使知识更加生动,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2.3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思想和能力基础。 行动导向教学法最早起源于对企业员工进行的操作培训,后被改造后运用到课堂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理念上,与以技术培训为主的高职院校有着一定的契合度,在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有一定的优势,有利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以致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如小组活动考验学生的组织、协调、沟通、合作、竞争等能力,这些能力都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积极地作用。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运用于思想政治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3.1传统教学模式限制行动教学法发挥作用。目前高职院校的的大部分学生都接受了多年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对新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虽然老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上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积极响应的学生少,而且都只是班内固定的几个活跃学生,大部分学生仍是沉默者。在沉默的大多数中,很多学生害怕站起来发言,甚至会出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剧烈的生理反应。有的学生有发言的欲望,但是仍然处于传统教学中的提问模式,尚未掌握主动性,他们希望老师主动提问自己。因此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灵活的方法,激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思想。对于参与度低的学生,给他们创造相对宽松的课堂环境,设计没有竞争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参与欲。

3.2行动导向教学超前于思想政治课程考试模式。很多高职师生明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意义和价值,但是由于学校核考试制度没有更新,考试内容以及形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模式,使得行动导向教学法模式仍然处于传统教学的辅助地位,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仍以“满堂灌”为主。此类情况广泛存在于各类高校,行动导向教学法难以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真正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推广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同时,必须改革考试制度,使其与教学模式和内容相匹配。

结语

思想政治课几乎贯穿一个学生的每个学业阶段,对一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思想政治课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此课程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将会是教学模式的革新,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由应付考试到真正把只是内化,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作用。虽然行动导向法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我国新型教学模式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这个阶段,问题是必然存在的,当然了问题也会促进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发展与完善,推动新的教学模式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杜海燕.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10:83-84.

[2]易锦.行动导向理念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D].湖南大学,2011.

[3]兰茹.论行动导向法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 职业,2015,08:64-66.

[4]孙振娟,韩凤.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浅析[J]. 职教通讯,2012,21:54-55.

[5]史明艳.行动导向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综述[J]. 时代教育,2015,12:15-16.

猜你喜欢

新课堂行动导向教学法思想政治
浅析中学体育新课堂教学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