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样的掌声一样的精彩

2017-04-26樊文胜胡帆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英子自卑课文

樊文胜 胡帆

日前,笔者有幸在一次学校教学开放日活动中执教了《掌声》一课,和学生们一起感悟了残疾女孩“英子”从自卑到自信的感情经历。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这掌声对英子的触动很大,激发了英子战胜自我的勇气,从此她能微笑着面对生活,生活中融入了精彩,充分地体现了“关爱和自信”的主题。

教学时,我充分抓住这个主题线索,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民主的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通过自我体验、自我表达,课堂上学生们与英子一起自卑、一起自信、一起感动,不时响起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不禁让我心头怦然一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们的生活中不也正是期待着这样的掌声吗?

一、同伴的掌声是鼓励

俗话说:“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课堂上,很多学生是拘谨的、胆小的,他们需要来自同伴们的掌声,掌声是最动听的节奏,掌声是最美丽的语言,它传递着鼓励、赞赏和信任。有了掌声,学生们的潜能就能被激发,思维就会被拓展,课堂上就会有创意、就会有精彩。

教学中学生们一遍遍深情地诵读课文,英子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大家已经感受到了英子思想的变化,走进了英子的内心世界,逐渐与文本产生了共鸣。学生们课堂上的精彩表现,也不经意地获得了热烈的掌声,他们跃跃欲试,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一个学生建议我把课件中课文视频朗读的原声去掉,让同学们自己配音,我欣然采纳,临时改变了原定的教学设计。

然而,谁来当第一位配音演员呢?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落向了一名男生——一位有些口吃的学生身上,因为怕别人笑话,平时很少发言。我注意到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他始终保持着极高的兴趣,虽然一直没有发言,但从他专注的神情上可以看出,他已经被课堂气氛感染了。我还没说出他的名字,学生们已经用热烈的掌声在欢迎他了。此时他没有了胆怯,毅然接受了大家的鼓励。虽然配音不太流畅,却倾注着全部的感情,可以看出他已经与英子融为一体了。结果是在学生充满泪光的眼里,让我们体会到了掌声的“魔力”。

二、教师的掌声是褒奖

清代学者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教师们应不吝惜自己的鼓励和赞赏,给学生们更多的肯定,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发现,课堂上教师们更多是通过“你真棒!你真行!”……語言来体现对学生的激励,久而久之已难以使学生们兴奋了。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是的,教师的鼓励应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们的精彩表现,哪怕是一两次却无比真诚的掌声,这样都足以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指导朗读课文结尾“英子的来信”时,一个女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英子的感激之情和乐观开朗,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个顽强自信的英子,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掌声的力量。我不由自主地举起双手,轻轻一合,接踵而至地又是同学们那经久而热烈的掌声,此时的掌声胜过任何华丽的语言。掌声过后,我看到了一只只高举的小手,看到了一双双兴奋的眼神,我们也都沉浸在享受课堂的感动中。

三、家长的掌声是感动

此次开放日活动学校还邀请了很多家长来听课,课堂上,我让家长们也参与其中,在教学伊始,学生自信地发言,我也会示意家长鼓掌,家长们心领神会,鼓掌的场面是壮观的、热烈的和诚挚的,上课的、听课的都交融在一起,形成一个大课堂。

这时,家长们也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角色,每当一个学生有了良好的展示时,他们都会激动地鼓掌,当发现是自己的孩子时,甚至有家长站起来鼓掌。学生们感受到家长这样的激情,不能不为之感动,表现得更为积极踊跃,学习效果明显提高。课后,跟家长交流时,他们说:“没想到孩子们表现得这么优秀,表现得这么精彩,没想到掌声会给孩子带来这么大的力量……”

掌声,意味着肯定、意味着赞许;掌声,给人以信心、给人以鼓舞。学生们的灵感、学生们的创意、学生们的精彩是无限的。我们要不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毫不吝惜地给予他们掌声与喝彩,他们的智慧必定会得到启迪、他们的个性必定会得以舒展、他们的心灵必定会得以滋润、他们的生活必定会得以超越。

猜你喜欢

英子自卑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独臂作家之死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钻石妙贼
巧计得绵羊
自卑的地方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