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诚信的失与治

2017-04-26高新伟

董事会 2017年4期
关键词:信用诚信商业

高新伟

规则公平、合理,回报与贡献成正比,人们遵守规则的意愿就会强烈,久之就成为行为习惯,最后形成较高的诚信水平。如果违规就要付出代价,信赏必罚,只有通过正当手段才可以获得成功,规则就会得到尊重,良性的经济秩序自然就会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增长,诚信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制假售假、虚假宣传、业绩造假、价格欺诈、以劣充好、违法添加、欠债不还、偷逃税款、店大欺客,种种不良经济现象,充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时候甚至习以为常,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究竟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增进诚信:重新构建商业伦理

商业诚信缺失,一定程度上呈现地域歧视。比如,“十亿人民九亿骗,河南人民是教练,总部设在驻马店。”再比如,浙江人歧视安徽人,广东人歧视湖北人,北京、上海人歧视所有外地人,而几乎整个中国都歧视的,恐怕就是河南人。

其实,地域歧视是个普遍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罗素曾在《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里说到:“不管我们属于世界上哪个国家,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的民族比所有其他民族都优越。我们把自己的价值标准加以调整,以便证明自己民族的长处乃是真正重要的长处,而其缺点相对来说则微不足道。”在欧洲,德国人被讽没幽默、法国被笑爱投降。在美国,新泽西享受的是超越我国河南的待遇。

古代中国也有严重的地域歧视,舜,东夷之人也。文王,西夷之人也,两大伟人就曾因为出生地为人鄙视。南北朝时,“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这种地域歧视还加上了文化歧视的元素。

有学者认为,转型期的经济最容易出现诚信问题。从国内外的历史来看,在现代化起步阶段,经济秩序总是有点混乱,这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这是因为,现代经济增长,是与大规模生产与大范围流通相伴的,它要求更高层次的分工合作,因而要求更高水平的信用。但一个社会的整体信用水平,一般是与其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在一个农业社会里,对信用水平要求不高,甚至熟人关系就能约束人们的机会主义倾向。但在经济模式变动时,现有的信用水平就不能适应经济模式的变动,从而引发诚信问题。

当然,不同的地区,原有的信用水平也有差距,那些原有信用水平就高的,很容易适应现代经济增长的需要,发展中的问题就少一些。而原有信用水平较低的,出现问题的机会就大一些。无论原有信用水平高低,随着经济增长,信用水平也会慢慢适应现实需要,逐渐提高。比如,南方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假冒伪劣几乎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福建的假药、浙江的假冒小商品、广东的假冒电器,都为我们所熟知。不过,沿海地区已度过了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并形成新的经济伦理,信用水平也在提高。

必须指出,商业文化的断层是诚信不足的历史原因。

研究表明,当代中国迅速实现转型的地区,也是历史上商业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因为商业伦理可以代际传承,即便中间被打断,但也可以通过家庭中长辈的行为习惯传承两到三代。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伊始,恰好处于代际传承的有效期内,因而东南沿海那些在近代本来就商业发达的地区,商业文化传统也通过家庭组织得以保存。

再看河南,历史上也属商业发达之区,并且形成了诚信经营、以质取胜的商业伦理,“端木遗风”指的就是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但在北宋以后,河南的商业就衰落了,相应的商业伦理也就中断了。

不过,商业伦理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可以通过商业实践不断完善的。张维迎通过对中国跨省数据分析表明,一个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交易就越发达,契约也越容易得到遵守。原因在于,信誉在高收入地区比在低收入地区有更高的价值,高收入地区的企业更珍惜自己的名声。与之相应,契约越是得到很好的执行,当地从分工和交易中获得的利益越多,地区优势越能得到发挥,因而经济增长越快。

事实上,虽然河南在整体上属于商业落后地区,但河南的那些商业发达地区也有着较高的诚信水平。比如近代的“怀帮”就以诚实经营闻名,而康百万家族的“留余”哲学及经营中注重质量与诚信的“家风”,说明凡是追求长期成功的商人,无不注重诚信与道德的建设,诚信本来就与重复性交易及追求长期利益相关。正如张五常在《卖柑者言》中所表述的,长期而重复的交易,可以减少双方的交易费用,保证收益最大化,因而交易双方都会选择守信。而具有长期商业传承的社会,自然会形成注重诚信的社会伦理与行为习惯。河南由于商业的中断而导致商业信用的降低,但假以时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及人们交易中的重复性博弈,诚信水平也会日益提高。

现阶段如何提升商业诚信水平?必须违法必究,同时解决地方保护主义问题。

中国人在国际上受歧视,让很多人不愉快,因为违规的是少数人,为什么让全体国人埋单?实事求是地说,不尊重规则的人,在任何社会都是少数人,属于小概率事件。但小概率中包含大概率。公开场合大声喧哗、便后不冲水的总是少数人,但如果这些少数人老是发生在中国人身上,这时就构成大概率了。对一个正常社会来说,违规的总是少数人,规则、制度要解决的也是这些少数人。当然,制度、规则不可能彻底杜绝少数人违规问题,但必须要让这部分人付出必然的代价,否则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逆向选择的后果。为什么老太太碰瓷会成为社会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目前没有相应的惩罚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老太太碰瓷。

要解决少数人违规问题,就要让违规者付出確定性的代价,加大其违规成本。诚信,并不完全由非正式规则决定。在一个后发展国家或地区,正式规则的作用更大。只有通过立法、给予违规者必然而适度的惩罚,社会诚信机制才能培养起来。法治的重要作用在于保障合同的顺利实施,使交易双方均能形成稳定预期。而无效的法治环境不仅会抑制企业家精神发挥,还会诱使企业家行为从创新、创业等生产性活动转向寻租、游说政府等非生产性活动。一项针对转型国家的权威调查发现,波兰因为提供了良好的产权保护,而俄罗斯更倾向于发挥“掠夺之手”作用,结果是波兰更有利于企业家精神的发挥。

就我国一些地区来说,问题不在立法,而在执行,主要解决的则是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地方保护主义背后往往是官商勾结、权钱交易,不但助长本地人的违约倾向,而且败坏了地方政府的信用。地方保护主义在中国是一种普遍现象,要通过法律制度来提升诚信水平,打击地方保护主义也是必要手段。

制度变迁:营造合作、共赢机制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向西方学习的历史,从最初的学习技术、后来的学习制度、甚至全方位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而其中最引人关注、也最为核心的则是制度问题。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术界出现“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关注的焦点就是中西制度之异同。此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但学者在解读马克思主义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比如套用社会发展五阶段论,证明中国也会自动走上现代化之路。但具体用五阶段论解读中国历史时,没有一个学者能自圆其说。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学术界的思想解放,人们开始客观地研究中国的具体制度变迁,并试图解释为什么中国没能走上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这时候的历史观,还是把西方作为标准,寻找中国的特异之处。然而,通过中西对比,学者们发现,不是中国特殊,而是西方的道路才是偶然的,所谓的五阶段必然论根本经不起推敲。英国能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是由一系列偶然造成的。反而是中国的道路,更具普遍性。

通过对欧洲其它国家的研究,可以证实这些国家的发展道路,并不是本国自身逻辑发展的结果,而是受到了英国的影响与引导。像意大利、西班牙、荷兰,资本主义“萌芽”发育了几百年,也没突破萌芽状态。如果没有英国的示范作用,也许会像中国那样一直“萌芽”下去。同样,像法国、奥地利、德国、俄国、土耳其等国,在从封建割据状态实现国家统一后,也形成了专制王权。如果没有英国的宪政民主制度的示范作用,他们也会像中国的战国七雄那样,成为集权国家。这些国家如果继续统一战争,欧洲或许就像中国的秦朝一样,形成一个统一的帝国。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的发展道路才带有一般性,现代发达国家均是受到英国影响才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由于这些国家未曾经历长期的中央集权体制,因而实现转型的难度较小。而中国不但经历了长期的中央集权体制,而且这种体制已经僵化,转型尤其困难。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不能取得现代化的成功。事实上,即便是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在现代经济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后发达国家,在实现超越式发展时,政府都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现在的问题不是政府权力的大小问题,而是权力如何运用的问题。韩国与新加坡都是通过威权政治取得了成功,智利的皮诺切特甚至通过血腥的独裁手段,强力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并取得了成功。至于我国政府,在制度变迁中必然会扮演重要角色,而政府的着力点则在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合作、共赢机制。规则公平、合理,回报与贡献成正比,人们遵守规则的意愿就会强烈,久之就成为行为习惯,最后形成较高的诚信水平。如果违规就要付出代价,信赏必罚,只有通过正当手段才可以获得成功,规则就会得到尊重,良性的经济秩序自然就会形成。

基于诚信的合作,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任何人或集团如果通过牺牲其它群体获得特别利益,都不可能持久。历史上的贵族、门阀、绅士、君主,都是在过度追求自身利益中走向毁灭。在经济日益发达、政治逐渐昌明的今天,走合作、共赢之路是必然选择。当然,制度变迁需要时间积累,李慎之认为大概需要三百年,其实这个期限并不算长,相对于历史上的制度变迁,动辄千年,三百年只是人类历史之一瞬。制度变迁是个渐进的过程,任何激进改革都可能导致失败、甚至逆转。所以,只要明确方向,努力做好自己,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即以公司制度而言,过去我们讨论家族企业的弊端,其中二代继承与析产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它導致家族企业还未做大就分拆了。但是到了现在,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这个问题不知不觉就解决了。甚至有些独生子女不愿意经营家族企业,这样一来,家族经营向职业经理人转变的问题也解决了。社会发展是复杂的,充满意外,它基本不会按照我们设想的路线发展。但总体而言,社会进步已经发生,而且会继续发生,人们之间的关系也会逐渐走向理性、和谐,诚信中国不是梦。

猜你喜欢

信用诚信商业
神秘的植物工厂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记录二十年商业社会的风云变幻
失信商人的悲剧
信用消费有多爽?
绿建筑的商业姿态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信用山东”微信号正式启动发布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