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基层畜牧兽医网格化监管服务
2017-04-26
一、基本情况
重庆市璧山区养殖业技术服务中心(挂重庆市璧山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隶属于重庆市璧山区农业委员会,内设综合科、疫病防控科、畜牧生产科、水产科等四个科室,受农委的委托负责管理15个畜牧兽医站。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农业主管部门拟定全区畜牧、水产发展规划,并参与组织实施;负责畜禽和水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调查统计;指导街镇畜牧兽医体系业务工作;负责水生动物植物资源的保护。负责动物疫病的监测、预报、预警、实验室诊断、疫情报告,疫病防控物质的组织储备,疫病防控的技术指导、培训和科普宣传;承担动物产品的检测检验工作;参与并配合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实施;承办区委、区政府和区农委交办的其他事项。目前在编在岗总数为23人,其中专技人员19人,管理人员3人,工勤人员1人;从学历结构上统计,硕士研究生人数为6人,本科人数为9人,大专人数为8人,分别占比为26.1%、39.1%、34.8%;高级职称8人(其中研究员1人),中级职称11人,分别占比为34.8%、47.8%。
自中心2013年成立以来,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中心积极响应国家和重庆市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依托全国兽医实验信息管理系统、重庆市动物卫生监督指挥调度平台、重庆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物资监督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平台,结合璧山实际,先后投入70万元用于区域畜牧兽医信息化建设,着力打造数字畜牧兽医,基本实现了全区畜牧兽医工作记录的电子化。2015年10月,重庆市养殖技术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迎来黄金发展期,在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的牵头指导下,璧山成为 “重庆畜牧云服务平台”的首批试点单位,经过半年多的业务试点,借助全新的互联网业务理念,璧山现已轻松实现基层畜牧兽医监管与服务的网格化运行。
二、主要做法
1、实施背景
面对国家“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战略行动规划,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精准化的客观要求。自去年以来,璧山畜牧兽医从业者积极思考着“互联网+”畜牧业发展的转型之道,但受制于既有畜牧IT系统封闭式的建设理念,辖区基层畜牧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面对着一个个孤立的业务系统,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数据重复录入、系统应用与服务场景脱节、工作人员管理低效、信息数据无法互联互通等一系列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传统畜牧兽医信息化发展思路破局乏力。
2、建设内容与解决问题
2015年10月,在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的牵头指导下,璧山成为 “重庆畜牧云服务平台”的首批试点单位,并在北京彩通农旗资讯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下,依托 “重庆畜牧云服务平台”,快速搭建了覆盖“区-乡镇-兽医员-服务对象(养殖主体、养殖经营性服务组织)”四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建立一个连接畜牧兽医机构和养殖企业、养殖户的高速通道和服务网络,实现了区域畜牧兽医全产业链的体系管理、技术服务、防疫检疫、产品流通等互联互通。
在试点期间,借助北京彩通农旗资讯有限公司——12316云服务平台,璧山建立了机构web端管理后台和移动端的微门户网站。
具体系统建设内容与业务实现方式如下:
第一,建立了覆盖三级机构用户、养殖主体和养殖经营性服务主体的多用户管理系统,系统一头连接养殖主体形成监管网格,一头连接机构实现多机构业务互联互通。
第二,建立了多用户的即时通讯系统和全方位的信息分发系统,可实现机构之内、机构之间用户的即时通讯,以及信息、资讯的精准分发。
第三,建设了连接养殖户与畜牧兽医员的在线兽医员系统,可实现养殖技术问题和服务的快速效应,并可实现调动高级畜牧兽医智库资源为养殖户服务。
第四,建立考勤、工作日志以及畜牧兽医全流程业务采集分析表单,可实现对基层兽医员工作的实时监督,畜牧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确保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服务有效落地,畜牧生产数据向上流转。
第五,建立畜牧行业大数据分析系统,借助全程数据采集和大数据分析,实现畜禽产品“从牧场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提升“区域畜禽品牌”的品牌价值。
3.实践创新点
项目在技术层面做到了畜牧兽医信息技术手段从IT应用向互联网的转变,过去区域采购的项目大多是独立的IT系统应用,少有涉及互联网应用;本次项目试点全程实现了技术应用互联网化,且实现了移动互联网与web端完美结合。
项目实践创新内容主要表现在“畜牧兽医全行业的互联互通”这一层面,过去的畜牧兽医应用,多为解决某一领域、某一环节或某个具体问题建立,建立后的系统像孤岛一样散落在畜牧兽医行业的不同位置,行业中的机构无法做到互联互通,不同的系统应用之间无法做到互联互通,不同系统的数据之间无法做到互联互通,导致在畜牧兽医信息化建设中产生大量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璧山通过12316云服务的方式,已实现不同层级畜牧兽医机构的互联互通,并初步实现了部分畜牧兽医应用与行业数据的互联互通。
三、经验效果
通过半年多的项目试点,重庆市璧山区养殖业技术服务中心,依托重庆畜牧云平台,实现了机构内、机构间、机构与监管对象的多级连接,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畜牧兽医监管服务平台,涵盖养殖业技术服务、动物卫生监督、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及水产投入品监管、15个畜牧兽医站、服务覆盖辖区180个村(居)级单位、31个定点检疫点、20个定点屠宰场、2000个规模养殖场、100个兽药饲料经营户、283名官方兽医。通过区域、人员配备、管理对象等因素划分的监管网格,借助互联网基础应用、数据分析系统,真正实现了监管网格化、服务精准化、流程痕迹化的目标。
璧山试点具体取得了以下几点成效:
第一,切實做到实时、精准的数字化管理,做到数据实时、协同采集,确保监管工作落实到位。规避以往作业中,工作过程和工作记录分离,多类信息分散存放,汇总统计容易出错,并且可能出现认为修正数据的问题。
第二,做到“工作过程-数据采集-数据汇总-考核测评”同步,彻底杜绝了过去基层跑一天,回来还得手工录入,手工汇总的麻烦,降低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
第三,将信息化建设、服务、大数据分析的着眼点由一家一户的规模养殖企业和场站,以云服务的模式将生产管理、防疫、检疫、屠宰加工监管、调运全流程机构、人、事项连接起来,实现真正的社会化大数据分析,从而提高对畜牧生产安全调度、市场调节、生产决策等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建立行业样板。
璧山项目试点完美诠释了李克强总理年中在大数据峰会上,阐述的“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的互联网理念。项目试点半年以来,先后有多个省份兄弟单位来璧山实地考察学习,并得到多级领导和业内同行的认可。现项目已启动第二阶段的覆盖推广计划,后续依托“重庆畜牧云平台”,可实现重庆畜牧兽医全产业链的互联互通,建成功能齐全的区域畜牧兽医信息化基础设施,建成完备的畜牧生产、服务、监管数据中心,利用畜牧云平台全面提升区域畜牧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借助全程数据采集和大数据分析,实现畜禽产品“从牧场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提升“重庆畜禽品牌”的品牌价值;逐步降低畜牧生产、流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提高重庆畜牧综合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