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听力课堂+”提高听力教学的实效性

2017-04-26祝文瑛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关联互动实效性

祝文瑛

摘要:传统听力重输入轻输出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听力学习的实效性。从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来说,在传统听力教学的基础上尝试听力课堂+其他相关课堂的关联互动性学习,能有效帮助学生将听力学习中的语言输入转化为各种形式的语言输出,提高听力课堂学习的实效性。

关键词:听力课堂+;关联;互动;实效性

语言的第一性是有声性。听力是语言输入的重要手段。语言课堂的教与学都以听为基本手段。It is still the main channel Of classroom instruction and the most used language skill at work and at home.(聽力仍然是课堂指导的主要手段,也是工作和生活中最频繁使用的语言技能。)

一、听力课堂的教学现状

目前的听力教学,在教材、教法等方面都仍然以听觉的灵敏度、准确度学习训练为主。学生主要进行听词辨音、听句填词、听对话找细节、回答问题、文章主旨题等等听力理解活动。但是他们对于学习辨音、找细节等听力技能技巧究竟在实际中怎么用、用在哪里等等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听力测试目前也仍然是以客观、标准化题型为主。这样的听力测试实际相当一部分还是在测试记忆能力。这种听力测试信度很高,效度却极低。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听力就是反复听反复做题,有的学生不想学,有的学不会,这也难怪学生觉得听力课既不“有趣”也不“有用”。

国内外的很多教育理念都认为听力首先应该被看作是一种语言技能。许国璋曾经坦言:“英语不是学问,英语是工具。”听力作为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具有其工具性和实用性目的。其次,听力也被认为是一种结果。也就是听者听懂后应根据所听内容相应地做些什么,能听会做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才有实用价值。

因此,听力课堂教学不仅要集中在听力技能的可行性教学上,也要保证听力学习的实施效果。简单地说,听力能听懂,并能根据所听内容做出相应反映活动,并最终能够主动熟练地运用英语完成一定的学习和工作任务,这才是有效的听力活动。

二、“听力课堂+”的实践探索

(一)“听力课堂+”的概念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s frequently described in terms Ofoutcomes,that is,what listeners dO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ir understanding.(听力理解是一种输出形式,听者所做的就是演示出他们所听的。)听力既应是语言学习的输入,也应是语言学习的输出。之所以很多学生觉得听力既不有趣,也不有用,是因为他们所听的内容没有得到有效的输出,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阻碍了他们听力水平的提高。如果以听力课堂为中心,以听力教材内容为依托与其他相关课堂进行关联互动学习,给听力提供一个输出的平台,输入+输出,会有效提高听力课堂实效性。

例如在Listenthisway(高等教育出版社,张民伦第三版)第二册第一单元中有一篇听力材料是根据家庭照片介绍家庭成员。这篇材料不仅仅适合听,也是一个很好的破冰话题,很适合做口语练习。听力+口语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由于听力课程设置特点,听力教材的内容选材广泛,可以覆盖到很多不同课程。比如Listen this way中有很多关于不同文化背景知识、风土人情的介绍和故事讲述,这些内容很适合与英美文化、英语写作等相关课程进行互动关联学习。

(二)“听力课堂+”的关联互动

笔者所说的“听力课堂+”并不是单纯地要把听力课与其他某一门课程合并,而是在保证各门课程的独立性、完整性、系统性的前提下,尽量增加听力课和其他课程之间的互动和关联性学习。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充分挖掘听力教材与其他教材内容的关联性,可以是课文内容、字词句等多方面的关联;

2.尽量协调教师之间的教学沟通与互动,例如集中备课等;

3.增加学生在听力课中和其他不同课程中的任务关联,例如布置关联I生课外作业。

听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这种特性对于理论性比较强的语言学习可以提供很好的理论实践基础和实际语言技能技巧操作训练。

(三)“听力课堂+”的初步探索

在英语专业中,听力是单独成课的。独立的听力课程首先从量上保证了听觉训练和语言学习的需求。如何保证和提高听力的实际效果,下面以湖北职院外语学院应用英语专业为例进行说明。

在Listen This Way(第二版)第二册第二单元中有一道填空题。题目为Mark Twain……my father was so ignorant I…in seven years.在第一次听力课中完成了听力填空部分后,学生被要求就这句话中的“ignorant”一词的内在含义进行分析并定义。在第二次课上,笔者抽查了部分学生的讨论结果。有的学生解释说此处的“ignorant”是指Mark Twain作为一个十四岁的青少年,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代沟的影响,在他的眼中,他觉得自己的父亲不了解青少年的心理,不了解青少年的世界,什么都不了解的“无知”。也有学生解释说Mark Twin认为他的父亲非常固执,在任何问题上都会坚持自己是对的,而实际上,Mark Twain并不认为他父亲总是正确的,所以他的父亲不是知识上的无知,而是思想上的ignorant“愚昧”。也有的学生认为这是Mark Twain在用他特有的dry sense ofhumor(冷幽默)来表达他父亲的“粗鲁固执”。理解角度虽然多种多样,但是随着探讨的深入,学生逐渐达成共识,都认识到由于父与子的家庭角色不同所造成的认识不同会随着双方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着,从而带动亲子关系的变化。为了求证这些理解,学生们不仅在诸如口语等相关课堂上进行讨论,还运用了多种课外方法和手段,例如上网查询、小组讨论、咨询教师包括外教等等,甚至还有学生把这个话题带到了英语角等社团活动中进行讨论分析。在这样的一个参与过程中,最终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

通过这种“听力课堂+课外任务”的方式,学生一方面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词汇、语法、口语、阅读等知识学习和交际、动手等能力锻炼,另一方面也进一步理解巩固了所听的内容。学生对本单元家庭生活、亲子关系、家庭角色等主题有了更多了解,也学会了寻找合适的角度对材料进行分析。更为重要的是拓展了相关的词汇以及背景知识,为下一步的听力训练打下了一个良好的理解基础。因为在接下来的听力任务中,学生還要完成两篇有一定长度和难度的材料“Changing roles”和“Family then and now”。这两篇材料更深更广地讨论了父母、子女在家庭中关系、角色、地位的变化。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在听这两篇材料时,一方面更容易代人材料中,引起共鸣,激发兴趣,让原本枯燥的文章变得“有趣”,另一方面也更能理解所要听到的内容,最终更准确地完成各项听力任务。也让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变得“有用”。

最终,在一个完整的听力单元教学中,以听为主,结合口语、阅读等多个方面的互动学习,通过听、说、讨论、查询、阅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听力及其他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等知识和听、说等技巧,让听力从摸不着、看不见的“无形学习”变得“有形”,提高听力实效。

根据听力内容及具体的专业课程的不同,“听力课堂+”的学习形式还能以“+阅读”、“+写作”、“+翻译”等各种形式进行,灵活多样。这种相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觉得自己在某一堂听力课中所学的知识、技巧能够在其他课堂上用得上,而显然这种“有用”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更能保障听的效果。

三、关于“听力课堂+”的更多思考

很多学生(包括英语专业和非专业)学习英语总是抱怨没有语言环境。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有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语言,一个是环境。在大多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语言还是有所缺失的,但是环境却是可以创造的。听力就是一个简单、直接、有效的可以用来创造英语环境的手段。尤其对于需以英语为媒介完成各种学习工作任务的各种专业来说,创造这种语言环境能更好地提高学习实效。特别是服务性、操作性比较强,岗位职场过程与英语运用结合密切的专业,例如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涉外护理、物流等等,“听力课堂+”的关联性学习更能帮助学生通过更直观生动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掌握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反过来更多更深的理论知识也能促进提高听力水平。

当然,由于教材、课时、教师衔接的局限性,笔者的尝试是有限的。不过,这些有限的尝试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也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一)“听力课堂+”可能带来的实际教学效果在上面的教学实例中已有所说明,此处不再赘述。通过笔者有限的实际操作效果来看,通过“听力课堂+”的关联互动学习,学生的听力技能与其他相关语言技能能够达到一定的相互促进、共同增强的学习效果。

(二)从语言学习的实际过程来看,听觉参与了绝大多数的语言交流活动。Listening takes up as much as 50%of our everyday communication time.(听力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日常交流时间。)听力本身就是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课程,听力教材的内容也能够覆盖到实际语言活动的绝大多数方面。这个特点也从实际操作角度证明“听力课堂+”的可行性。而现在不断发展的多媒体、信息平台、微课、远程教学等等教学辅助技术和手段也从技术层面上一定程度地解决了听力与其他课堂教学互动中潜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听力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有效互动。体验是语言生成的途径,从而也是语言习得的必由之路。学习者必须把学到的内容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并且真正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听力课堂+”可以提供这样的途径。

(三)从职业技能技巧的训练和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要“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也不需要不实用的“聋哑英语”。这种大环境、大趋势反映到课堂上就是要保证并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听力课堂+”则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尝试。

笔者相信,通过增强听力课堂与其他各门相关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拓展性学习,在这些分门别类的专业知识背后,学生看到的不再是一个一个的小课堂,而是一个完整的,丰富的,可供他们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的知识大舞台。

[责任编辑:韩璐]

猜你喜欢

关联互动实效性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奇趣搭配
拼一拼
智趣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