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备能力以研促教保精准
2017-04-26林锦辉
林锦辉
去年底,笔者代表南宁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南宁二中)到百色市田阳高级中学(以下简称田高)开展同课异构和备考帮扶活动。在去田阳之前,笔者与田高地理组的老师进行了电话沟通,得悉此次授课的班级为毕业班的次重点班,学生成绩处于一本线边缘、二本线内,主要备考目标为冲一本,目前学校仍处在第一轮复习阶段,本次同课异构的内容是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根据笔者在南宁二中的教学经验,“一本边缘生”的通常情况是识记的知识点不少,只是知识碎片化严重,而且有个毛病,就是习惯在做题时套用答题模式。基于此学情定位,笔者初步确定了本课的设计思路:着重从知识重构的角度去落实课本基础知识,指导学生学会判断空间的大小并以此确定区位分析的角度,提高学科能力。
一、备考复习课教学流程、理念及方法
因担心学生被千篇一律的参考书所误导,在本课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张8K纸导学案,供学生复习时参考使用。导学案的内容包括:考纲链接;2017年高考目标定位;按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个板块分别对课本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并配合适当的练习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安排适当的课后练习,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依据课标、考纲备教材内容
笔者认为,每一节复习课教学,教师在开课之初便应让学生明白这节备考复习课在学科学习内容和高考中的准确地位。其中,内容对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高考对应《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依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把课标相关内容转化为学生经过探究能够自己总结出来的学习目标和具体要求,比教师直接呈现课标相关要求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其操作性更强。比如课标和2017年新考纲对本节内容的知识点和考点要求均为以下两点:①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②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操作后精准复习,笔者在自己编写的导学案资料中,把这两点要求转换成了以下直接对接高考的复习内容。
2017年高考目标定位:
1.学会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概括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特征。
2.掌握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
3.结合区域地图,说明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4.专业术语储备:复种指数、小农经营、自给、商品率、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其中的第1、2点,主要是为学生系统复习本节知识提供一个思维索引;第3点是对教材知识的问题聚焦和思维升华,地理中的经济问题之所以和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问题不同,就在于它突显了问题的“区域性”,所以一定要“结合区域地图”,通过分析该区域的各种区位因素,从地理学角度说明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第4点是根据考纲“在通用语言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使用地理学科的术语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要求,在每一节复习课中先把新出现的专业术语找出来,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记忆和运用专业术语,落实相关知识和能力目标。
(二)在复习旧知、导入新知的过程中摸清学情
本课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鉴于学生已经在前一课复习了“农业的区位选择”相关知识,笔者通过让学生先“一起说出”5种情况下农业区位选择主导因素的方式来复习旧知、检测学情,结果发现,学生学习状态非常积极,对于“新疆的哈密瓜甜又香”等前四种情况的农业区位选择主导因素基本都能快速给出正确答案,只是当复习到第五种情况“近年冬季,南方海南等省区的蔬菜供应到东北三省”时,问题出现了:多半学生不假思索地喊出来了“气候”作为答案,而当笔者反问了一句“气候?”时,学生又忽然安静了下来,继而开始出现选择分歧。
生1:(小声回答)交通。
生2:(附和)对啊,(各地的)气候一直没变,但以前海南的蔬菜没有供应到东北哦。
师:没错,你注意到了这个时间限定——“近年”。
生3:(抢答)还有保鲜冷藏技术!
师:非常正确!在这种情况下,交通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规模得到极大的扩张。大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农业区位选择因素的发展变化。
在这个教学环节,看似多数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对于农业区位选择主导因素的基础知识也掌握得基本不错,但是仔细分析,学生的思维深度明显不足,回答问题基本是凭“第一感觉”,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相对较强,如生1、生2、生3。當学生出现深度思考时,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尽可能发挥这部分学生的积极作用,使之可以带动其他学生,慢慢学会独立、深入地思考,养成好的思维习惯,形成好的思维品质。
(三)在案例导学和引导学生以图表形式进行知识重构的过程中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近年高考重点考查考生解读信息的能力,而不是记忆课本结论的能力,所以笔者在“案例一 季风水田农业”的复习中,首先将课本中两个案例的主要结论用填表的形式(即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区和季风水田农业之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表,表格呈现略)布置给学生自主填写,之后再引导学生构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框架图”(见图1),便于学生在考试中快速提取相关知识加以运用。之后笔者给学生介绍了一个记忆相关知识的小技巧——影响农业区位选择因素的顺口溜“光热水土地,交通市场劳动力,历史政策加科技”,并用一道2010年福建高考卷中的真题进行拓展练习(过程略),以此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让学生填写“水稻种植业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表”(略),系统建构知识网络。因为最后这个表格内容在教材中的表述非常清楚,多数学生在不到一分钟时间内就凭记忆填完了,个别学生在翻阅课本后也顺利填完了表格。
接下来,我们展开了“案例二 商品谷物农业”的案例导学。通过让学生填写导学案中的相关表格,引导学生快速回顾商品谷物农业的概念、特点以及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以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为例)。鉴于新高考对知识的重构要求很高,而知识的重构又难在透彻理解规律和原理,所以在这个环节中,笔者采用了学生前后桌四人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思考“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与其商品率高的对应关系”,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思维碰撞去整合、拓展、完善答案,以此增强学生的思维深度。教师则在巡堂过程中随机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可能是这天听课老师较多的缘故,学生的讨论没有想象中热烈,往往四人小组中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当然,从那些没有发言的学生若有所思的表情来看,想必也是有些收获的。讨论结束后,笔者请一个小组派代表来总结他们小组的观点。
生1:地广人稀,农业科技先进,交通运输便利,自然条件那么好……
师:自然条件好商品率就一定高吗?
生1:那不一定,季风水田农业区域的自然条件也好,但它人多啊。
师:很好,那你认为这些条件是影响了农业生产的什么过程从而导致了商品率高呢?
生1:(略做思考)生产、消费、销售。(全班学生自发鼓掌)
师:了不起!接下来这道题你拿下了。(师课件出示2014年高考课标版全国Ⅱ卷第37题)
(2014年高考课标版全国Ⅱ卷,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图2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2)略。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分)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8分)
听到同学已经“拿下了”这道高考真题,全班学生的眼神一下子变得兴奋、明亮起来。事实就是这样,高考真题在学生的心目中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分量,课堂上,教师将习题和话题引向高考真题,会让学生在无形中获得挑战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信心。
(四)在解答高考真题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图文信息获取能力及学科思维能力
课标版高考题,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其命题的立意、情境、设问、作答等较之大纲版高考试题都有许多变化,如:题目情境往往从陌生区域变为陌生事物,从大区域变为小区域;作答更注重表达的逻辑性,摒弃思维的碎片组合;等等。地理中的各种经济问题之所以和政治经济学的经济问题不同,就在于它的区域性,所以一定要“结合区域地图”,通过分析该区域的各种区位因素去说明该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为了让学生适应以上变化,本课在练习阶段主要落实两个学科素养培优目标:一是引导学生掌握有效获取图文信息的技巧,二是训练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5W)。关于有效获取图文信息的范例即为上面提到的2014年高考课标版全国Ⅱ卷第37(3)(4)题的解答过程;关于地理逻辑思维(5W)训练的范例则为2013年高考大纲版全国卷真题第36(1)题的解答过程。
(2013年高考大纲版全国卷,36)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轮台(位置见图3)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1)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14分)
(2)(3)略。
针对上面的真题求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说一下他(她)的答案。
生1:有利的条件是光照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不利的条件是降水少,温度低。
师:不错。她的答案很简洁,而且注意到了题干中的“评价”一词,知道从利弊两个角度去阐述自己的观点。但是,要我打分的话,这位同学只能得8分。
全体学生听罢纷纷低头看自己的答案,若有所思,一时无语。只有前排1名男生在小声嘟囔:不错了,“光热水土地”都有了啊。
从学生的答题和全体学生之后的表现来看,该班学生对于农业区位条件的答题模式已经记忆得很好了,问题是答案内容空洞,看上去放之四海而皆准,却无法对应该题目的具体要求做出指向明确的说明,这也是笔者不能给该生高分的主要原因,于是笔者启发学生——
师:题目是评价新疆,还是评价塔里木盆地的條件?
生:都不是,是轮台。
师:范围大吗?
生:小。
师:空间范围大,我们应该从整体性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空间范围小,我们往往需要从差异性即特殊性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大家试想,轮台与新疆其他地方相比有什么特殊性?
生2:河流、地形位置。
师:很好!大家发现图示轮台的等高线凸向与河流流向(指图)相同了吗?它位于山麓洪(冲)积扇上,它与新疆其他地方的共性和差异性才是需要我们答题时关注的方向。
于是,笔者课件展示了该题的参考答案:
地处高山山麓洪(冲)积扇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3分);(沙漠边缘)气候干旱,日照充足,气温日差较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4分);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地下水)可供灌溉(4分);水源(宝贵)是制约瓜果种植规模的主要自然因素(3分)。
学生认真阅读参考答案后,赶紧埋头修改自己的答案。
总的说来,这节交流课学生的思维量和训练量都比较大,但仍在“跳一跳就够得着”的范围内。课后学生反映:这堂课的时间过得好快啊,效率太高了!
许多县级高中都有注重基础知识的传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知识体系的建构都比较理想,但是,复习课教学更加需要的是知识的巩固和深化,而不是把知识“再念一遍”。为了避免炒旧饭,教师需要站在课标的高度去理解教材的编排,比如本课内容呈现了一些农业地域类型的案例,旨在让学生通过用高一时学到的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去研究本课内容中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学会把握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相关性,而单纯让学生背诵地域类型的特点并没有多大意义。教师在备考复习之第一轮复习中应怀揣这样一个使命,那就是要努力加大知识的内涵与外延。落实到我们地理学科,其好处是可以通过补充新案例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达到从“学地理”到“用地理”的转变,进而提高对区域案例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亦即提高其在高考中的临场应变能力。近年高考题与教材中的案例表现出明显的“同质等深”现象,要提高学生在高考考场中的答题速度和思维发散度,在复习课教学中选择新的案例情境进行教学拓展很有必要。此外,教师在复习课教学中还有必要强化知识面的拓展,努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这不仅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而且对学生备战高考有利,近年高考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高考命题的生活化趋势,比如2016年高考课标版全国Ⅰ卷的第7—9题贝壳堤的形成问题以及2015年高考课标版全国I卷第1—3题的雨水花园、第37题青藏铁路热棒等题目。
二、地理学科系统备考建议
系统备考涉及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追求高效备考管理及精准复习学科内容。
(一)在学校层面倡导学科之间的系统规划、周密备考,充分发挥全体备考教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组织各学科备课组集体备考,全体教师分工合作提高备考质量
充分发挥集体力量是备考成功的关键,薄弱学校尤其如此。就备课组集体备考来说,我们南宁二中每周召开一次备课组活动,主要是总结上周工作目标落实情况,布置下阶段备课组工作要点,包括学案和习题编制、高考复习专题研究、模拟考情况分析等。无论是总结工作还是布置新工作,通常都是按照工作计划逐项落实,每项工作安排一人主讲、其余组员参与讨论,最后再分工合作落实。
需要强调的是,备课组工作必须周密计划,各班高考备考复习必须目标一致、步调一致。比如2017届高考备考复习计划,我们是从2016年1月学生学考结束后开始的,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轮复习以教材单元为基础展开,适当调整复习顺序,关注知识间的衔接与整合;单元复习则适度拓展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比如在第一轮复习完“地球和地图”之后,我们把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有关气候的内容“气候类型及分布”提到了“世界区域地理”的前面,因為区域地理的复习离不开气候这些基础知识。另外,因为学校为应对学考,一般在高一时所教授的知识都比较浅,展开得不够充分,所以在正式备考的第一轮复习时,极有必要拓展知识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轮复习通常以小专题方式推进,小专题以知识模块为基础,不同知识模块之间的渗透是小专题选题升华的关键。如在必修1有关地球运动规律的内容中,“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考纲的唯一要求,而教材中相关的知识体系还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及其地理意义等,常规的小专题复习主要围绕正午太阳高度、时间、昼夜长短的计算、光照图的判别等来设定,我们在重组知识板块设定专题内容的过程中,把必修1中的自然地理和必修2中的人文地理结合起来设计,在以上常规小专题之外,又增加了《光照图与生活》《光照图与工农业生产》两个专题的内容,既强调了知识的横向联系,又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在日常教学和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注意深度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考题、解题的能力
笔者在班上一直强调小组合作学习,长期指导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团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通常四人学习团队会在教师复习计划框架内自主安排复习内容并控制复习进度,教师定期检查各团队学习进展并予以适当指导,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冒尖,倡导尖子生帮助组内同学解疑释惑,尖子生的自信心在这样的氛围中迅速培养到位。
在我校,地理学科每周安排一次连堂课,平时主要针对开放式和拓展类题目组织小组讨论,重在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和创造力,到了复习备考阶段,连堂课的教学方法会有所调整,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性,通常是课前轮派一个小组按照教师的设计要求,选好一道高考题组织组员各自做题,并针对做题中发现的问题备课,到了课堂以后,该组学生在当堂课的前20分钟选派一名代表给全班学生讲解该题目的解法或者大家发现的问题及找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等。
(三)回归课标研究高考考题,务必做到精考精练
教师对高考题的研究一定要回归课标,做到准确把握2015年和2016年高考真题的起点和落点,努力命制出高起点、低落点的优质备考考题。以2016年课标版全国Ⅲ卷第1—3题“纺纱厂的建设”为例,该题主要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和产业转移两个内容,在考纲中简单表述为“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但在课标的相关活动建议中则为“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其中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成为上述题目解题的最佳注脚。所以,教师在命制备考题目时切记要回归课标,参考课标的活动建议,尽量以实际地理现象为载体,命制出起点高、落点低的好题。
在备考的最后阶段,特别需要加强对高考真题尤其是对客观题的训练,对综合题的训练则可以按每天一道训练题的方式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师命制考题时,对各知识点的难度设计要以考试说明中的能力界定为准,当学生做出答案后,教师务必要组织讲评,强调答案和材料的对应,特别是强调答案和题干的前置条件、行为动词、任务的对应,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些学生在写书面答案时语言表达过于口语化,教师对此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必须在训练中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专业术语储备和专业化表达。此外,后期训练还要注意限时,按照高考的时间要求,一套地理题通常要求在45分钟内做完,而且要强调审题和答题的时间比例合理分配,可以通过逐渐减少答题时间、增加审题时间的方式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和效率。
(责编 白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