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教师培养短板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2017-04-26
《广西中小学教师培养“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在近期正式印发。根据《规划》,我区将在调结构、优布局、提质量、强基础等方面加强中小学教师培养。下面,本文就以“摘要+简析”的方式,呈现其中的一些新变化、新举措。
优化培养专业布局
《规划》提出,科学规划教师培养院校布局:广西师范大学以培养普通高中教师为主,适当兼顾培养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师;广西师范学院以培养义务教育教师为主,兼顾培养普通高中教师。玉林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以培养义务教育教师为主;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培养小学教师为主;广西教育学院以培养小学教师为主,兼顾培养学前教育教师;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培养学前教育教师为主,新建或升格1—2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遴选基础较好的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专科层次的幼儿教师,引导中等职业学校逐步退出幼儿师资培养。
【简析】根据区内师范院校的实际情况,明确各自的培养定位,有利于统筹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师范院校的优势。引导中等职业学校逐步退出幼儿师资培养,把该项工作交给专业院校,更有利于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规划》明确了教师培养的层次:学前教育教师培养以专科层次为主,支持部分本科院校培养本科层次学前教育师资;小学教师培养以专科层次为主,试行专本贯通培养,逐步扩大本科层次教师培养比例;普通中学教师培养以本科层次为主,试点本硕连读,培养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中学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坚持本科层次和职业教育硕士层次并举,支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培养本科层次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简析】《规划》考虑了当前我区教育发展的状况,在沿袭原有培养层次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了各学段教师的学历门槛。一般而言,各学段教师的学历水平越高越好,但必须充分考虑现实,鉴于目前我区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只能适当提高,循序渐进。
《规划》提出,调整教师培养专业结构,加大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紧缺学科教师的培养力度,增设新课程改革中新增学科专业,加强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学心理辅导、特殊教育等课程教师的培养。重点改造建设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物理学、化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一批传统师范专业,扶持建设一批音乐学、美术学、体育教育、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师范专业及一批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师资专业。
【简析】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紧缺,导致很多乡村学校无法开齐开足相应课程,成为制约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瓶颈;而中职教师结构与产业发展不同步,也是我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对此,《规划》针对“紧缺”,强调“扶持”,着力调整培养结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创新教师培养方式
《规划》提出,实施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积极探索在学免费、学费代偿、到岗退费等机制,构建富有广西特色的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模式。试行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教师培养五年一贯制,试点中小学教师“4+1”培养模式(学生每周4天在校学习,1天到见习学校见习),大力推进本科师范专业学分制改革。探索师范生跨校交流和联合培养模式,推进校际间的教师互派、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学生互转。
【简析】实施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有利于吸引更多学生报读师范类院校;试行学前与小学教师贯通培养,有利于扩大教师的就业范围;试点“4+1”培养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这些都为教师培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式。
《规划》要求,推进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科学设置师范教育课程,突出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有效推进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改革,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落实到师范生培养全过程,全面提高新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构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技能“三位一体”职教师资培养课程体系,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方式。
【简析】此处强调推进师范类院校教师培训课程改革和教学方式改革,旨在让师范类教育教学紧跟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步伐,不但能缩短师范生毕业后上岗的适应时间,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师范生的课改意识,为日后参与课程改革打好基础。
《规划》提出,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突出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强化“三字一话一画”训练。研究制订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考核标准,建立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机制,实行师范生综合技能达标测评与实习准入制度。以教育见习、实习、研习为主要模块,构建包括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教研实践等在内的全方位教育实践内容体系,落实普通师范生到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1个学期的制度、职教师范生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1学年制度。
【简析】当前的师范教育不够重视教师基本功训练,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方式依旧存在。对此,《规划》要求强化“三字一话一画”训练,建立教学技能考核机制、实习准入制度、教育实践制度等,均是对过去某些错误培养方式的纠偏。
完善教师培养机制
《规划》提出,试行开放多元招生机制,实行师范生提前批次录取,招收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逐步将中学会考成绩、高考成绩、面试成绩等纳入师范生招生考查范围,探索自主招生、统一考试、综合评价、推荐择优等多元录取机制。师范生招生增加面试环节,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招生面试试点。建立面向农村中小学定向培养的优质生源招录机制,提供更优惠条件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师范专业。
【简析】试行师范院校多元招录机制,设置师范院校提前批、面向农村招录优秀生源,均有利于扩大师范生的招录范围。增加师范生面试环节,能较好地考查语言表达、整体形象等与教师岗位相关的内容,是提高教师准入门槛的一项切实举措。
《规划》提出,建立多主体协同培养机制,建立“政府+高校+中小学”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新机制,建立“政府+高校+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四维一体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新机制,重点建设5—8个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协同发展中心。建立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及教育中介组织多方参与的师范专业教学标准和教师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增强师范生培养标准的适应性和针对性。鼓励师范院校和市县教育局共建“教育服务集团”,深度开展教师培养合作。
【简析】调动社会力量、行政力量参与教师培养,能较好地补上师范院校的一些短板,在提供实习场地、安排一线指导人员、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形成有效联动,逐渐由过去的单一培养转变为协作培养。
《规划》提出,探索建立区内外优質教师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支持区内师范院校与部属师范大学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共享教师教育资源。积极推动建立以区内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区域性教师教育联盟和以师范专业为主体的学科教育教师发展联盟。大力推进校校之间、专业之间结对帮扶开展师范生培养。积极引导中小学凝练优质教师培养资源,参与推进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构建与中小学课堂对接、共建、互动的数字化教师教育资源平台和共享机制。
【简析】合作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教师培养工作也不例外。探索建立区内外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是一种取长补短、借鉴互助、合作共赢的长效发展策略。
链接一:“十三五”我区中小学教师培养数量
到2020年,我区将培养学前教育师资42 900人,小学教育师资38 700人,初中教育师资23 750人,高中教育师资14 300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6 540人,特殊教育师资450人,基本满足不同学段学科师资需求。
链接二:“十三五”我区中小学教师培养重大工程
“十三五”期间,我区将实施六个中小学教师培养重大工程:教师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工程;中职师资培养基地建设工程;地方免费师范生培养工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建设工程;教师教育课程教师能力提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