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庸官懒政”,办你没商量

2017-04-26李松

东西南北 2017年7期
关键词:干事干部

李松

领导干部自己清廉,并不意味着就万事大吉。有一些干部因为不敢担当、不负责任而落马。“治吏”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治理“懒官”是重中之重。也就是说,贪污腐败要“办”你,懒得干照样要“办”你!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2017年2月初公布,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纪委对第十八届中央委员,民政部原党组书记、部长李立国和民政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窦玉沛严重失职失责问题立案审查。

经查,李立国同志作为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窦玉沛同志作为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管党治党不力,严重失职失责,所辖单位发生系统性腐败问题。

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由监察部报请国务院批准给予李立国同志行政撤职处分,降为副局级非领导职务、终止其党的十八大代表资格、给予其留党察看二年的处分,待召开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时予以追认;给予窦玉沛同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终止其党的十八大代表资格;提前退休。

“中央对李立国和窦玉沛问责,释放出相当强烈的信号。”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韩春晖分析认为,“与此前其他被查的干部不同,李立国、窦玉沛被问责的重点是单位内部发生系统性腐败,对此要承担‘领导责任。”

“这再次表明,领导干部自己清廉,并不意味着就万事大吉。”韩春晖进一步解释,“如果没有把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到实处、抓出效果,而是出了大问题,同样会被问责。”

把脉“庸官懒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持续推进“打虎”“拍蝇”反腐,多数落马干部会有各种各样的贪腐情节,有一些干部则因为不敢担当、不负责任而落马。

比如,2014年8月18日,湖南省原政协副主席童名谦被法院以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其没有恶劣的贪腐情节,但因为不敢担当、纵容舞弊,被视为“庸官懒官”的典型,成为十八大后首个因玩忽职守而获刑的省部级官员。

从现实来看,“庸官懒政”具有三种典型表现形式——

表现之一:消极逃避,不作为。少数干部安于现状,看摊子、守位子,工作热情减弱,进取意识淡化;或怕工作失误、冒风险,也怕触及利益、得罪人,遇麻烦绕道走,明哲保身,把“不出事”作为最大原则等等。

表现之二:不善学习,懒作为。少数干部对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等新任务不熟悉、不学习、不钻研,开展工作不得力。而自己也缺少想学习想干事的积极态度,得过且过。

表现之三:虚张声势,假作为。缺少办实事之心,装样子,虚张声势,搞形式主义应付上级,还要制造积极努力、风风火火的假象。

“庸官懒政”的出现源于多种因素。比如少数干部,因知识水平、年龄等影响,接受新事物、新理念和掌握新技能的能力较差;少数干部能力水平欠缺,没有干事创业、主动履行职责的过硬本领,工作上力不从心。

再比如,少数干部尽管有能力,但认为工资、福利不高,宁愿不做事、少做事;有些干部看到别人换了房子、买了车子,心理上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平衡”,等等。

“庸官懒政”的根子,还是源于干部思想抛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干事创业的第一驱动力。理想信念淡漠了,责任心和使命感就缺失了,不作为和庸懒散等问题就会随之而来。

危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权力与责任一般分成三个层次:一是自我管理,如廉政和以身作则,这是权力与责任的底线。二是做好本职工作,保证不出差错,这是称职的起码标准。三是不断优化管理系统,既不是一人专权什么事都管,也不是只要管得不出事就停步不前。”南开大学齐善鸿教授说。

在齐善鸿看来,那些不作为的干部,只是把住了底线标准,还做不到称职水平,更谈不上连续优化。这样的干部,没有履行自己的管理责任,没有产出相应的治理绩效,也没有让优秀的管理成为组织的无形资产,没有落实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庸官懒政后果严重。”齐善鸿分析说,“尤其在基层,群众遇到任何困难、想法和要求,如果部分干部置之不理,就会伤害群众的感情,疏远干群关系。”

“另一方面,会导致群众信任度下降。”齐善鸿说,少数干部在工作中拖拉、散漫,会使党的政策無法落实。长此以往,影响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

“‘庸官懒政影响了改革效率,造成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误解隔阂,妨碍发展。”全国宣传干部学院秦强研究员认为。

“庸官懒政”给人民生命及公共财产造成的损失也不可小视。比如,一些地方频频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公共财产损失,其原因之一就是那里的干部存在庸懒散问题,不懂也不愿意深入安全生产第一线去动脑、动手解决种种可能引发事故的隐患问题。

落实干部“能上能下”

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相关政策,需要针对“不作为”,治理“庸官懒政”。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治懒”被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201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旨在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治吏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治理‘懒官是重中之重。”韩春晖说,“当前中国改革发展不进则退,不能容忍放纵不作为的现象蔓延滋长,以免贻误改革良机,延误发展进程。因此,有必要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任感,竭力消除‘庸官懒政存在的土壤。”

韩春晖说,有必要强化监督机制,既加强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也要加强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比如开辟渠道,让群众和媒体参与对政府部门履职的评价,实现民意与政府的良性互动等等。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现在一些干部不敢为是怕惹事,应该在治理“庸官懒政”的同时,健全并实施容错机制,创造良好政治生态,让他们敢干事、能干事。

齐善鸿也说,要制定和落实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尤其要突出激励作用,并通过职位升迁、提高物质待遇等措施,及时褒扬敢担当、能干事的干部,把述职和考核标准落实在实际效果与管理改进提高方面,让安于现状的占位者“让位”,让碌碌无为的平庸者“下课”,使善为、能为者得到提拔重用。

“积极促进干部钻研业务,使他们不仅‘为官有为,而且‘为官善为。”齐善鸿建议,“大力曝光不作为的庸官懒官,使权力既关在笼子里又运行在阳光下,就能形成积极有为、激流勇进的干事氛围。”

在齐善鸿看来,要解决“庸官懒政”问题,最终要依靠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要旗帜鲜明地提出“政治立场、道德垂范和管理优化”等考核干部的核心标准,不仅仅是给干部提要求,还要抓他们管理水平的提高。

“只有这样,才能让各个政府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监督有效、考核到位,增强干部的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倒逼行政机关养成‘马上办的工作作风,让为民服务的理念扎根于‘公仆言行之中。”齐善鸿说。

(陈志燕荐自《瞭望》)

猜你喜欢

干事干部
争做干事创业排头兵
好干部之歌
什么样的人“爱上了开会”
要为干事而为“官”
打前站
酒桌文化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