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全国“两会”教育热点问题关注

2017-04-26

广西教育·D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两会全国政协委员

今年全国“两会”上,教育依旧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所关注的问题中,有些是老问题、有些是新问题,但无论新旧,都事关教育发展,事关国计民生。

教育扶贫

扶贫必扶智,教育扶贫被赋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使命。针对教育扶贫,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今年“两会”上回答关于“教育扶贫工作如何精准发力”时指出,教育扶贫要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解决辍学、失学的问题,即“控辍保学”;二是解决“读书无用论”问题;三是解决贫困农民和普通农民在教育上差距拉大的趋势。

中职教育是扶贫的一个切入口,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建议实施“中职教育扶贫国家工程”,统筹扶贫资金,通过职业学校给学位、企业给岗位、财政综合保障“三管齐下”,让贫困家庭有潜力的孩子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并做好其毕业后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提出,要坚持教育扶贫和文化扶贫相结合,依托乡村小学,在其周边同时建设文化站点、网络中心、医疗站点,形成学校、文化中心、医疗点一体化乡村社区中心,打造农村文化高地,持续开展产业富村、文化兴村、科技支农、信息兴农等活动,共同建设生活富裕、精神文明的美丽乡村。

防止东部高校到西部“挖人”

东部高校到西部“挖教师”“抢人才”的现象由来已久,今年“两会”上,这一话题被摆上了“台面”。“要警惕这种非理性竞争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说。他在工作中发现,在农业扶贫过程中,想在西部找一位对农业经济作物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很难。“东部研究者无法关注到中西部的经济作物,而西部研究者想做研究没有经费,这是长期以来西部人才流失、资源缺乏的叠加效应”。

“虽然说有优胜劣汰、市场竞争,但教育毕竟不是市场,要讲究公益性和公平性。因此,政府在分配资源的时候要注意均衡,地方学校不能被平均化。”全国政协委员、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院长伍中信指出,“唯有倾斜资源,方可不再挖人。在资源分配时,要先做好雪中送炭,再做锦上添花。”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总体来讲,人才竞争是遏制不了的,但恶性竞争,是可以管理的。一是要求东部高校对人才的引进做出规范管理,杜绝在薪酬方面恶性竞争,二是强化教师合同管理,要求教师们遵守契约。

传统文化教育

诸多代表、委员认为,把传统文化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是“从重要到必要”的关键。“相较过去,如今各地中小学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确愈加重视,然而还停留在比较表象的阶段,持续性不强,一到中高考,这类教育就自动让位了。”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原党委书记黄德宽说。在他看来,高等教育中的传统文化也亟待“补课”,多开选修课,有条件地开设研究性针对性强的传统文化课程很有必要。

增加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是否会让原本就不轻松的课堂更加“拥挤”?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安市教育局局长张元贵表示,诗词歌赋、经史子集从未退出教育领域,当务之急是应在现有教学内容中加强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和整合,增加深度,拓展广度。

全国政协常委、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牛汝极指出:“要让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将之融入各科教学中去,分学段有序推进。”他进一步解释,分学段有序推进就是针对不同层次青少年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重点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以求达到学用一致的育人效果。

“双一流”建设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实施的另一高等教育重大发展工程。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表示,他们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建设一流大学对其他高校是否公平?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指出,不能简单地把一流大学建设当成一种公平性建设,“双一流”大学是为培养“将”才的。张尧学认为,高等教育一定要建设一批好的大学、培养一批世界级的人才来领导整个民族,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能够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否则永远受制于人。

针对个别地方和一些高校实施“双一流”建设出现的一些偏差,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葛剑平指出,一些地方出现了一流学科建设靠“拼凑”和一流教师队伍建设靠“挖人”等极端现象,这种急功近利之风将严重阻碍“双一流”建设的顺利实施。葛剑平建议,高校要以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细心甄别和挑选学科,在选好学科切入点的前提下,“稳、准、狠”地集中发力,不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把师资队伍建设做成一项有长远规划、有明确目标、有具体措施、有考核评估的系统工程。

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近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许多代表、委员认为,目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了,可以考虑将义务教育的年限延长至12年甚至15年,把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协0001号提案便是《关于将学前三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提案》。该提案认为,与九年义务教育相比,学前教育仍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学前教育投入少、资源总量不足、师资短缺、办园水平参差不齐,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突出,因此建议将学前三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对此,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义务教育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向上或向下延伸,要依法确定,是国家事权。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时间不长,水平还不高,中西部地区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还面临很多问题,向上、向下延伸的基础不牢固,还不具备延伸的条件。我们办任何事情都要从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出发,不办那些超越发展能力的事情。有些省份实行十五年免费教育,概念非常明确,是免费教育,而不是义务教育。

鼓励学校承担课后服务职能

孩子下午4点多就放学了,可是家长还未下班,怎么办?这一现实问题在全国“两会”上也被热议和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刘吉臻提出,应鼓励中小学、幼儿园承担课后服务职能,允许中小学、幼儿园收取合理的课后服务费,同时还应修改中小学在校时间的规定,因地制宜,实行弹性放学时段。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教科院副院长胡卫建议,政府应为中小学提供专项财政经费保障,让各校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提供延时照顾服务,缓解家长接孩子的难题。同时,还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引进课外培训机构或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优秀教师到校内授课,弥补部分公办中小学师资不足的短板。

3月4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把课后服务工作纳入中小学校考评体系,要求充分发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积极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这一意见出台,给各地探索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

治理“校園贷”乱象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副主委蔡建国指出,“校园贷”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帮助大学生创业、助学、理财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也有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隐瞒实际资费标准、降低贷款门槛等手段,诱导学生陷入“高利贷”陷阱。为此,蔡建国建议,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借贷平台的资金监管、资质审核、信息共享、监管主体等做出详尽的规定,以科学立法引导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监管机制,联合加大执法力度,坚决取缔具有欺诈性、不合规的“校园贷”平台。

对于治理“校园贷”乱象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长江大学副校长郑军建议,一是网络产品在运作模式设计上应该健全,在推上市场之前要充分论证,避免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不给金融市场增堵添乱。二是针对“校园贷”,高校应加强学生健康消费观和财经素养方面的教育。据悉,长江大学去年开发的财经素养教育系列课程,就以解决“校园贷”问题为出发点,专门开设了“校园金融安全知识之借贷风险课”,在全校范围内举办讲座,效果很好。

(综合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新闻网)

(责编 欧金昌)

猜你喜欢

两会全国政协委员
图片报道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九三学社9件提案入选全国政协重点提案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3月3日开幕
委员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