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融合在山东③
2017-04-26王欣芳
王欣芳
龙口素有“莱子古国金黄县”的美誉,境内煤、油、黄金等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强大,良好生态使其成为山东半岛重要的水果储藏加工集散地,经济实力在全省县域持续领跑。
2016年9月,龙口成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天赋”优良的龙口将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引入县域,推进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并在产城融合方面开展了独特探索。
合作社里看风景
眼前是一片具有地域特色的大棚。
单栋规格近一亩,长约150米,宽约5米,3.2米的高度足够人们在其间自由活动。中间架设的一排水泥立柱則能够令大棚抵抗大雪和10级狂风:在三面环海、又位于“雪窝”之中的烟台龙口,大概这才是设施大棚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里是徐福街道快乐农夫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大棚,棚内一株株猕猴桃顺着搭起的架子蜿蜒。地上是随机生长的野草。同去的人看着一大片开出白花的荠菜,赞叹又可惜:“外面买不到荠菜,你这里却任由它们变老。”创始人周建忠听了只是笑。
2014年春,周建忠在到达龙口的第三天,就决定要在这里实施自己的猕猴桃种植计划。
周建忠并非无名之辈。10年前他在北京昌平建起第一个草莓大棚,此后当地草莓产业日臻成熟,如今已惠及一方。二次创业他看中了猕猴桃。
“猕猴桃是维C之王。世界范围内新西兰人最擅长以设施种植猕猴桃,包装成‘奇异果后出口到国内超市,售价10元/个。但国产品种价格是5块钱一斤。”周建忠认为国内猕猴桃销售市场正在攀升,国产品种价格低大多受制于口感不良。他用一年时间到处考察,最终认为龙口土壤、光照等条件最适宜猕猴桃生长,遂以每亩1000元/年的租金租用了四农社区的土地,租期20年。
“我们的目标就是发展优秀种植业,打造现代猕猴桃生态庄园,从而摒弃人们传统意识当中农业落后、‘脏乱差的思想,把农业做出彩,做的富有艺术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快乐农夫”完成400亩土地的流转,建起220座大棚。借鉴国际设施农业的先进经验,合作社将使用优质有机肥,锄草、开沟、施肥、授粉、果实采摘等采用全机械化操作,最大程度降低劳动力成本。
目前,“快乐农夫”采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当地一部分农户创造新的经济效益。据了解,经过三年的培育期,其种植出品的红心、黄肉和绿肉猕猴桃将进入收获期,明年将进入盛产期。周建忠计划上马一部分采摘互动设施,延展产业链。当地农民的经济效益可达2万元/亩,提高十倍。未来3到5年,“快乐农夫”将不断壮大合作社队伍,争取形成5000亩的发展规模、标准化的设施栽培规模化生产示范区,做优质、高效、可持续农业种植业的典范。
如果说“快乐农夫”周建忠正致力于开拓一片全新产业版图的话,龙口本地的种植大户王珍江则擅长利用并整合已有资源。
2008年1月,在龙口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支持引导下,王珍江创办龙口市兴龙葡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设环王屋水库有机葡萄种植基地,定向为市内的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供应有机葡萄。
记者看到,葡萄架下的微喷头正在把水雾喷向葡萄根部,滋润着根下土壤,黄褐色的葡萄藤中似乎正孕育着蓬勃生机。据了解,兴龙合作社按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药肥供应、统一产品回收、统一保护价格的“四统一”管理法组织葡萄生产,并严格按照威龙公司提供的技术标准进行标准化栽培,保证所提供葡萄原料的质量。威龙公司全部以保护价回收合作社生产的合格葡萄产品,既保证了合作社正常生产所需资金,又使入社社员获得了稳定的收益。
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建成有机葡萄基地2.3万亩,涉及3个乡镇23个行政村,惠及农民4556户。
“过去守着水库浇不上水,种点干杂果、花生、地瓜等,10亩薄地毛收入3000元左右。”庄洪富家在龙口市王屋水库边,加入葡萄专业合作社令他成为享有薪金、租金、保险金及养老金的“四金农民”,夫妇俩在合作社打工的收入一年就有4万多元。
据王珍江介绍,葡萄基地已初见成效。以此为依托,这里将建起一座占地260亩、具有欧式田园风情的葡萄主题小镇,实现葡萄主题旅游、葡萄酒主题餐饮、现代生态休闲农业、影视文化、高端婚庆、葡萄酒窖藏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走出去”的多元支撑
一直以来,龙口的经济实力在全省县域持续领跑。2016年,龙口市GDP突破千亿元,达到1111亿元,年均增长9.2%,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7万元,达到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受地形和土地资源限制,虽然龙口农业占比3.5%左右,但一直是山东水果的重要出产地,形成南部山区丘陵林果业、中部平原粮菜畜牧业、北部沿海水产葡萄业三条农业产业经济带。到2016年底,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2200个以上,其中,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200多个。
龙口也有意识地引导农业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步伐。比如积极引导土地、人才、技术资源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聚,着力打造了茂源果蔬基地、恒绿生态循环基地等1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以专业镇、村为基础,进一步加大技术服务和专业指导力度,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精细农业,打造了“快乐农夫”设施猕猴桃、“益康苑”蔬菜等10个有基地、有商标、有市场、有效益的农业地域品牌。另外,当地通过强化产前监管、产后监测和过程控制等措施,从源头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据了解,目前龙口全市建有标准化生产基地18万亩,“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到133个,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8家。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行业趋势也为龙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位于龙口市高新区的朗源股份有限公司电商仓库内,仓储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包装产品。每天有数百件产品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月均发货4万多件。如果遇到“聚划算”“双十一”等促销活动,数量更是成倍增加。
作为龙口市唯一一家在国内上市的食品加工企业,朗源股份一直是干鮮果出口的龙头企业。旗下“广源”苹果品牌在东南亚市场上特别抢手,全年销售量不低于3万吨,可与美国“华盛顿”苹果媲美。
2013年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后,朗源股份采用“多平台、多品牌、并行推进”战略,与天猫等大型电商平台网站合作,大幅投入资金宣传推广自有品牌,迅速占据市场份额。公司逐步建立起成熟的电子商务团队,将核心运营部门设在上海子公司,把客服、仓储等部门放在龙口,更好地发挥两地的优势。
电子商务具有高速、灵活的巨大优势,拥有无区域限制的市场和无时间、空间限制的商机,大大降低企业的采购、营销、库存等成本……这些特质吸引了朗源股份等诸多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企业破茧而出,也令泰和食品、双合泰食品、升升食品等新兴企业快速崛起。
目前,龙口构筑从“原料产地-食品加工-保鲜储藏-卖场冷链物流”的配送体系,加速形成覆盖市、镇、村三级的物流网络体系,实现“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整合,重点推进龙口市“供销e家”电商运营平台项目建设;不断深化电子商务在农村、企业和商铺的普及应用,加速建设一批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行业平台、龙头企业和特色网店,培育一批“淘宝村”、电商平台、电商龙头企业和电商基地,让更多的龙口“农字号”走出去。
产城融合驱动城市进化
占地2000多亩的南山航空材料产业园在春末艳阳下活力四射。气势恢宏的厂房、高端进口装备、顶尖的产品制造,无不傲娇地展示着南山铝业的实力。
铝材三厂三车间的厂长郝雪峰一面向记者介绍着庞大且昂贵的设备,眼光却在整个车间内睃巡。在这座拥有大型高端设备的车间内,工人不过十余,却生产出中国最高端的高铁铝材。
郝雪峰是龙口本地人,父母一直从事海鲜捕捞和运输。郝雪峰退伍后进入南山集团,从基层成长为车间厂长。现在,退休的父母正在享受儿子所带来的福利:住在南山集团社区,每月享受一部分养老金,年节还会下发花生油和面粉。
郝雪峰及家人不是唯一享受福利的员工。
在南山集团的新和社区,包括南山村在内的47个村落被划入版图,昔日乡村的袅袅炊烟和鸡犬相闻正在被天然气、地暖和纯净水入户等现代社区生活所代替。当地农民变身产业工人,赚取工资,收入稳定提高,还可以享受学校、医院等社会福利,以及南山集团的分红。
与广为人知的华西村类似,龙口本地成长起来的南山集团正在带动当地农村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
“南山组团是集工业、教育、生活、商贸、旅游于一体的产城融合发展典范区。”据龙口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南山组团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原则,把组团产业布局与功能定位相结合,积极发展壮大铝业、纺织服饰、旅游、教育、金融、房地产、航空、养老养生等优势产业,努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以优势产业带动城镇化建设,以城镇化建设促进优势产业壮大的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加速推进南山及周边村庄的城镇化建设。
与南山集团对望的东海组团同样是产城融合的典型。这一休闲化居住、系列化教育、链条化生产的新型多功能海滨新区,一方面将依托旖旎的海岸风光,大力发展滨海旅游等第三产业,构建集旅游、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高端滨海旅游区,促进临海区域的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以高端铝材产业的集聚发展为依托,通过东海工业园、航空材料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推动园区周边村庄的社区化建设,实现产业发展与农村社区建设的互促、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