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梅森们的场内和场外

2017-04-26许诺

齐鲁周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周梅森王跃文张平

许诺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张平、王跃文、陆天明、周梅森等作家都涉足过反腐题材的创作,及至后来,黄晓阳、王晓方、小桥老树等网络作家也渐次出现。这些作者身份各异,有的位列副省级干部,有的是基层公务员,有的逡巡于体制边缘,也有的是本职作家,但他们都在各自的角度和立场对反腐题材进行了演绎。

身处“风暴眼”的在场者

2017年1月,周梅森的最新小说《人民的名义》出版。题材依旧是他擅长的中国当代政治人物百态,笔触更加犀利,人物愈加饱满。这距离他创作出版《人间正道》《绝对权力》《国家公诉》等反腐小说已有十余年之久。

周梅森说,之所以擅长写官场小说,和他曾经担任过一年的市政府秘书长经历有关。小说里的故事看似夸张,但许多是亲眼所见。

在《人民的名义》里,周梅森写了很多腐败分子,从官至副国级的老省委书记,到在职的省委副书记、公安厅厅长,再到大型国企老总。“这些人都有原型。一些人还曾经是我的朋友,一些人进了监狱。”

剧中的贪官高育良,是从事政法工作多年的某省政法委书记,此人物的原型是周梅森熟识的一个官员,“他没有贪污腐败时,大家私底下是可以一起喝酒论道的朋友。”

因为身在其中,周梅森小说中有一些经得起推敲的细节:比如地方检察院接到最高检的协助办案、抓捕口头通知,没有立即执行,而是找到省委领导汇报;省委书记刚到地方,主持工作的副书记没有直接拿主意,而是电话请示汇报;新省委书记圆滑世故,说你自己斟酌拿主意——这都是官场老江湖的做派,稳妥,圆滑,给别人留空间,宁慢不出错。

实际上,反腐小说、或者说是官场小说的作家不乏“在场者”。同为“反腐小说三驾马车”的张平就曾官位高至副省长。2008年到2013年间,张平在山西协助省长负责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育等方面的工作。

张平坦言,早年《天网》、《抉择》和《国家干部》都是他深入采访、疯狂搜集资料写出来的。及至后来成为“国家干部”,并在任内经历了当地塌方式腐败落马事件,内心更受震撼。

这些落马官员,有的曾当过他的领导,有的是昔日同事。比如,被宣布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后两个月就因癌症亡故的任润厚,曾与张平同为副省长,一起共事两年多,偶尔还一起打乒乓球。申维辰做宣传部部长时,张平被选为省作协主席,经常打交道。白云当青联主席时,张平是副主席。

“这些年来,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人和故事实在太精彩了,我不想就这样白白地放过它。”张平目前正在写一部作品,反映的即为现实题材。

另外,网络官场小说《驻京办主任》的作者王晓方是原沈阳市副市长马向东的秘书,经历了慕马案后辞职下海写作。慕是慕绥新,原辽宁省副省长,沈阳市市长,因受贿罪判处死缓,他的副手马向东同时因受贿罪被判处死刑。

这样看来,王晓方确是比较接近权力核心的作者了,但他很巧妙,没有直接写东北官场,而是选中了驻京办这个迎来送往的小窗口切入。

基层观察PK体制边缘逡巡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除了张平之外,官场作家绝大多数是南方人,尤以江苏、湖南居多。大概是北方公务员性格更平稳,不太想拿身边事搞创作,而南方公务员系统则更OPEN一些。

在“湖南帮”官场作家中,王跃文首屈一指。1984年大学毕业后,王跃文分配在溆浦县政府办公室工作,后调入怀化市政府办公室、湖南省政府办公室,都是上班写官场文章、业余写小说。

他的作品中没有“反腐败”的英雄,也没有“正义战胜邪恶”的标语,更注重的是“写实”。笔下官员就是大多数公务员的样子,幽默调侃,油滑且狡黠,一年一年,把日子过成波澜不惊的一条河。但某些地方高官和官场小人物,看过他的作品,比如成名作《国画》后却百爪挠心,尤其是王跃文过去的一些同事难免不“对号入座”。

评论家张韧觉得,王跃文描写的官员形象活灵活现,揭示官场争斗入木三分:谋取升官者机关算尽,提职者志得意满,小公务员仰人鼻息,当权者颐指气使。他写的官场气氛很足,很真切,很到位,那虚虚实实、倾轧争斗,在那谈笑间和饕餮之中似乎闻见拳脚往来的拼杀声。小说有愤激有慨叹和调侃。官场气氛很浓又止于官场气氛。叫人几分叹惋,几分无奈。

还有一位重庆公务员,用“小桥老树”的笔名写出一部超长版《侯卫东官场笔记》,虽然少有涉及大的腐败问题,但基层日记式的写作倒是颇受基层公务员的欢迎。

也有一些作者在体系外逡巡打量。最早流行的网络官场小说《二号首长》的作者黄晓阳是湖北人,但在湖南的杂志社工作,写的也是湖南官场。在他的设置中,主角在被点名任用为省委书记秘书之前,也是一名记者。

文学题材的场外透视

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张平、王跃文、陆天明、周梅森等作家都涉足过反腐题材的创作,但这些年他们渐渐淡出。市面所见,不过是这些作家昔日作品的不断重印,鲜见同类题材新作。

“公布出来的腐败案件的广度、深度远远超出了作家的想象,生活远远走到作家艺术想象的前面去了。”与周梅森、张平等不同,老作家陆天明一直是场外视角,他凭借二手甚至三手资料写出了《苍天在上》《大雪无痕》《高纬度战栗》和《省委书记》等“反腐四部曲”。

据陆天明说,“有一个省委副书记,找了一个宾馆,打发掉秘书,不让我录音,和我谈了一天一夜,谈作为省委书记的甘苦。我当时提了几十个问题,包括怎么进中南海,车停在哪里,怎么见总书记。怕写作的时候出现硬伤。《省委书记》出版后,成了省委书记的参考书,一个省委書记告诉我,他曾从《省委书记》中找到了处理政务的方法。”

在这些作品中,陆天明以场外人的审视写出个人思考,《苍天在上》里的腐败分子都是坏人;《大雪无痕》中,腐败分子原来也不是坏人,是不完善的制度造成周密从好人变成坏人;到了《高纬度战栗》,他则明确写出每个人都可能是腐败的温床。

最具有文学性的官场小说大概是《沧浪之水》。作者阎真本职就是作家,所以,他笔下的主人公身份兼具知识分子和公务员,从无职无权到大受重用,却走了一条从热衷到虚无的路。

《沧浪之水》也曾被改编成电视剧,名叫《岁月》,主演是胡军和梅婷。《岁月》与《人民的名义》不同之处大概在于,《人民的名义》气朗天清,而前者的天空则总有雾霾。

猜你喜欢

周梅森王跃文张平
周梅森:妻子是我生活中的最佳搭档
Topological properties of Sb(111)surface: A first-principles study
王跃文:他从山中来
叽叽喳喳的小喜鹊
这是你爷俩
周梅森:走在滚烫的时代现场
Mechanical Behavior of Bistable Bump Surface for Morphing In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