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禹偁诗歌浅论

2017-04-26林淑美

牡丹 2017年2期
关键词:商州诗歌

林淑美

王禹偁作为宋初重要的诗人,写过许多闲适诗,但他并不局限于学习白居易的闲适诗,而是更加重视白居易的讽喻诗。他入仕后,八年三黜,一贬再贬。尤其谪居在商州时,写出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统观王禹偁一生的诗作,他的诗平易朴素,风格简雅古淡,意义含蓄深沉,在宋初白体诗中独树一帜,且已初步表现出诗歌对于平淡美的追求。他的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开宋诗议论化、散文化之风气,清人吴之振评价其为“元之独开有宋风气”。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晚年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为人敢于直言讽谏,刚正不阿,坦坦荡荡,因此屡遭贬谪。宋真宗即位,王禹偁被召还,复职制诰。后来贬至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散文上学习韩愈、柳宗元,诗歌推崇杜甫、白居易,其诗歌大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王禹偁提倡“句之易道,义之易晓”,为后来欧阳修、梅尧臣等人的诗文革新运动开辟了道路,颇受后人推崇。王禹偁著有《小畜集》,另有《小畜外集》,共存诗五百八十余首。

一、闲适诗

王禹偁入仕后,八年三黜,一贬再贬。对于一个希望在仕途上有所成就,能够为国为民出力的人而言,这异常苦闷。王禹偁在被贬期间为了排解苦闷的心情写了大量的闲适诗。《荒亭晚坐》《洞庭山》《丹河闲步》《春郊独步》《春晚游太和宫》《春居杂兴》《虎丘》《泛吴松江》《村行》等一系列诗歌,平易流畅、清新自然,读来如春风拂面。

《春居杂兴》(之一)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宋·蔡宽夫:“元之本学白乐天诗,在商州尝赋《春日杂兴》云……其子嘉祐云:‘老杜尝有“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之语,语颇相近。因请易之。王元之欣然曰:‘吾诗精诣,遂能暗合子美耶?更为诗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卒不复易。”

太宗淳化二年(991年),王禹偁被贬至商州,任团练副使。第二年春天写下此诗。诗歌触事兴慨,既刺春风的无情,又伤花枝无辜遭受摧折,借景隐喻作者自己的身世。全诗篇幅虽小,却表现出了深远的意蕴,委婉有致。

《虎丘》

藓墙围着碧孱颜,曾是当年海涌山。

尽把好峰藏寺里,不教幽境落人间。

剑池草色经冬在,石座苔花自古斑。

珍重晋朝吾祖宅,一回来此便忘还。

作者寫虎丘寺,抓住了它给予人的悠远的历史感。全诗萦绕着既真切实在又如梦似幻的氛围。颈联既言清丽之美,又发怀古之情。全诗意境开阔,有一种隽永的理趣。

二、田园诗

钱钟书先生曾经在《宋诗选注》中说道:“北宋初年的诗歌大多是轻佻浮华的,缺乏人民性,王禹偁极力要挽回这种风气。”王禹偁本身出生于农家,出任的官职也较低,所以他的诗歌中并不缺乏田园诗。陶渊明写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而王禹偁的《畲田词》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刀耕岂有偏”“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乱云。”这几句诗都具有民歌风范,读起来朗朗上口,将劳动人民忙于耕种的场面展现在读者眼前,也体现了人们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与此类似的还有《唱山歌》《种菜雨下》《闲居》等诗歌,这些诗歌的创作与诗人的出身及遭遇分不开。他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活动,真切地抒发了作者自身的感悟与想法,形象地表达了田园生活的乐趣与艰辛。显然,这些诗歌创作在宋初诗坛独具特色,是《诗经》和东晋、唐代田园诗创作中关注农民劳动生活的又一次回归。

三、咏物言志诗

自古以来,诗人们都喜欢咏物言志,王禹偁也不例外。他的诗歌里不乏梅花、杏花、笋、海仙花、竹子、海棠、甘菊、月亮等意象,既展示了所写之物的姿态,又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如《杏花》“红芳紫萼怯春寒,蓓蕾粘枝密作团”“暖映垂杨曲槛边,一堆红雪罩轻烟”“桃红李白莫争春,素态妖姿两未匀”“争戴满头红烂熳,至今犹杂桂枝香”将杏花那种花团锦簇、姿态妖娆、香气幽微之感描写得如在眼前。《笋》“数里春蹊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绿玉修修冷罩烟,一溪春雨洗婵娟”“一夜春雷起旧根,乱披烟箨出溪门。稚川龙过频回首,认得青青数代孙。”短短几句诗便将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之状描绘得淋漓尽致。

四、关注现实的悯农诗

王禹偁诗歌中也不乏关注现实生活,展现下层百姓不幸生活的诗,这些诗是王禹偁最富内涵;最有思想、最有骨力的诗。劳动人民在王禹偁的心目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这类诗歌有《感流亡》《对雪》《战城南》《江豚歌》《秋霖二首》《乌啄疮驴歌》《十月二十日作》《对雪示嘉祐》等。他入世做官拥有明确的利民思想,并且能身体力行,尽量为广大人民做好事,王禹偁在商州任职之时就根据亲历之事创作了著名的《感流亡》:

谪居岁云暮,晨起厨无烟。

赖有可爱日,悬在南荣边。

高舂已数丈,和暖如春天。

门临商於路,有客憩檐前。

老翁与病妪,头鬓皆皤然。

呱呱三儿泣,惸惸一夫鳏。

道粮无斗粟,路费无百钱。

聚头未有食,颜色颇饥寒。

试问何许人,答云家长安。

去年关辅旱,逐熟入穰川。

妇死埋异乡,客贫思故园。

故园虽孔迩,秦岭隔蓝关。

山深号六里,路峻名七盘。

襁负且乞丐,冻馁复险艰。

惟愁大雨雪,僵死山谷间。

我闻斯人语,倚户独长叹。

尔为流亡客,我为冗散官。

左宦无俸禄,奉亲乏甘鲜。

因思筮仕来,倏忽过十年。

峨冠蠹黔首,旅进长素餐。

文翰皆徒尔,放逐固宜然。

家贫与亲老,睹尔聊自宽。

太宗淳化二年(991年)九月,王禹偁谪任商州团练副使。次年冬,作此诗。当时陕西一带,人民因饥荒而卖男女。商州更是“斗米二百金”。诗中写的祖孙三代,儿媳妇已因饥饿而葬身异乡了。作者在前往商州途中,携妻带儿,极为艰苦。在其《谪居感事》中曾有“瘦妻容惨戚,稚子泪涟洏”之语。在此时又看到如此凄惨的一家,便在感情上产生了不同于一般的怜悯,“尔为流亡客,我为冗散官”便将自己的身世同对别人的同情联系在了一起。结尾四句,在“比下有余”的强自宽慰中,仍流露出无辜被贬的强烈牢骚。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就在于,王禹偁虽自处凄惨的生活境地,还依然能看到百姓的困境,并为之心痛。

北宋初期,文坛沿袭了唐末五代颓靡纤丽的文风,诗歌大多轻佻、华而不实,严重缺乏人民性,与生活极为不贴切。王禹偁极力革除这种流弊,推崇杜甫“推陈出新”的观点,他也自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使诗歌形成了平易近人、清新自然的诗风。王禹偁作为开宋诗风气之先的诗人,其功绩不可磨灭。

(中国海洋大学)

猜你喜欢

商州诗歌
诗歌不除外
陕西商州:产业脱贫促增收按下小康快进键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是光
敢担当
——商州实干
诗意的州人与州城:《浮躁》的三重审美意蕴解读
诗歌岛·八面来风
商州又录
诗歌论
商州教育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