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符号消费的意识形态研究
2017-04-26侯贤婷
侯贤婷
【摘要】在消费日益多元化的今天,符号消费已经成为现今中国消费文化的突出表现之一,人们不再重视消费物的实用价值,而是着眼于附着在这些物品之上的“符号和意义”。这对我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与冲击。因此,必须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对青年符号消费的正确引导。
【关键词】当代青年;符号消费;意识形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商品匮乏的年代已经过去,琳琅满目的商品极大地刺激了人们潜藏的消费欲望。随着大众传媒对西方社会生活消费方式的大肆宣传,消费主义深刻影响着当今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人们也开始由“物的消费”向“符号消费”转变,这集中反映在当代青年群体中。青年群体作为一支新兴的消费大军,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对于他们来说消费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满足需要,而且还要能够充分地表现自我,张扬个性,以及凸显自身的价值和品味。从这方面来讲,符号价值和符号消费已经融入到了青年群体的学习、生活中,并开始被他们有意无意地纳入自己的消费决策中。长此以往,会造成各种不良思潮的涌动,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因此,必须大力宣扬马克思主义对青年符号消费的引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一、符号消费的内涵以及意识形态特征
社会学中把符号消费定义为: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除了消费产品本身以外,还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心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即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内涵的消费。如果说消费的符号指的是通过消费来表达某种意义或信息的话,那么符号消费是将消费品作为符号表达的内涵和意义本身作为消费的对象。从本质上来说,符号消费既不是一种单纯的价值观念,也不是一种纯粹的行为实践,而恰恰是两者的结合。在价值观念方面,它强调的是个人主义和物质主义,其消费目的是对商品符号价值的占有;在行为实践方面,它主张超前消费和时尚消费,其结果是导致人的异化。具体来说,符号消费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在操作系统上,符号消费对人们意识形态的控制作用是通过符号象征的意义来完成的,即起作用的是人们的联想和意象,而不是按传统的思维方式去理性地思考。例如在商场购物时,人们总是会不自觉地受到周围美好的装饰环境刺激来完成某种消费,这种购物行为看似是消费者自发进行的选择,但实际上恰恰是由于人们在无形中受到了商场环境下渗透观念的感染说服才产生的,这种“自我说服”不取决于理性的力量,而是源于人们心中迫切想要买回自己心仪的物这一基本心理因素,这也就是符号意义的运作。
其次,在思想观念上,符号消费意识形态的消费理念是超前消费,这与我国传统意识形态推崇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大相径庭。在现代消费社会中,超前消费的模式支撑着人们的消费理念,人们先购买,而后再用工资去偿还,这就造成了人们对消费的幻想,即“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正是由于人们被这种短暂的快乐所蒙蔽,在幻想中实现着对物品的占有,才使得超前消费的观念深入人心。长此以往,必定会加剧人们对物的依赖,一步一步沦为物的附属品。
再次,在需求选择上,符号消费的意识形态更加关注符号文化的意义。即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关注的不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更加关注商品背后蕴藏的文化意义,从中获得一种超越物质满足之外的精神满足。在符号消费中,被消费的是理念,而不是物品,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不再将消费性物品视为纯粹性的物品,而是将其视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消费也不再是纯粹的经济行为,而是转化为在某种符码之下,以差异化的符码作为媒介所进行的文化行为。
二、当代青年符号消费中存在的問题及其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西方消费主义、文化思潮等大量涌入,社会的传统价值观逐渐改变。青年群体生活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由于社会阅历较少,又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难免会受到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一)崇尚主义和盲目性倾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商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很多不利于青年群体的负面、消极的文化正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悄然传播。青年群体由于涉世不深,自制力较差等,很容易受到外部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偏离正确的价值观。这种开放的信息空间赋予了商品使用者在消费过程中自主解读商品的权力,它主要反映了青年群体在消费过程中,思维受到符码的控制,由于自身缺乏对商品的辨别能力,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崇尚感,从而做出盲目的跟从行为。
这种消费主义思潮与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背道而驰的,它会导致人们在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上的互相攀比,造成资源浪费。这不仅会影响到青年群体全面健康的发展,反过来还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进而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冲击。
(二)享乐主义和利己性倾向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符号消费信息日益商业化和利益化,人们的消费选择和消费行为也随之发生改变,即由消费的大众化向消费的个性化转变;由奉行节俭的消费行为向追求奢华的消费行为转变。此时消费者不再重视商品的实用性,而是把目光集中在商品的外观与品牌上。青年群体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由于其心理和生理的特点,他们同样更加看重商品的符号价值,在消费过程中更加关注自己感兴趣的物品,而不去考虑他人和父母的感受。
这种享乐主义倾向强调占有与索取,追求舒适与安稳,使人们长期沉迷于对物质的享受。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人类私欲的恶性膨胀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蔓延,而且会严重削弱青年一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与决心。
(三)自我主义和功利性倾向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因此家庭营造出来的消费文化与氛围对青年群体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现如今大多数青年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深受父母的宠爱,这样的成长环境造就了广大青年的自我中心意识和唯我独尊现象。再加上目前我国家庭的教育方式是以非理性教育为主导的,常用的教育手段也只是类似于权威式的说教,对孩子在消费行为方面并不能做出正确的引导。这种教育方式从根本上忽视了对青年品德方面的培养,造成了自我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在青年群体当中的盛行。
诚然,注重自我价值与功利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过分强调这些因素,并将其作为一切行动的指南和判别事物的唯一标准,则是不合理的。这不仅会使青年群体唯利是图,重利轻义,而且还会对我国以集体主义和无私奉献为核心的主流价值观造成影响和冲击。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对青年符号消费的引导,弘扬主流意识形态
青年群体是国家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因此他们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面对青年群体中日益凸显的问题,必须注意加强马克思主义对青年符号消费的引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引领社会思潮,不断巩固和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一)引导青年摒弃消费主义的影响,树立理性的消费观
受西方消费文化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青年群体符号消费中存在超前消费和盲目消费等现象。对此加以遏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年树立理性的消费观。一方面要深刻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另一方面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地从自身需要和经济能力出发,做到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当代青年只有树立起科学理性的消费观,才能有效抵制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引导青年抵制享乐主义的影响,树立艰苦奋斗的消费观
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消费水平逐渐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物质的迷恋与自身精神需求的丧失,特别是青年群体在消费方面的骄奢淫逸与贪图享乐,不仅会腐蚀青年群体的灵魂,更会严重危害党的事业。因此,当前必须大力加强传统教育,帮助青年树立艰苦奋斗的消费观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学会对非理性的欲望加以控制,能够自觉抵制享乐主义等精神鸦片的毒害,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引導青年克服功利主义的影响,树立积极向上的消费观
在当代青年群体的消费活动中,对物质与利益的关注远远超过了精神发展,对物质享受的过度贪婪与追求使得功利主义泛滥,理想信念弱化,社会不良风气迅速蔓延。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不良的价值取向,我们尤其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来指引我们前进。而当代青年则是实现这一伟大理想的中坚力量。因此,必须引导青年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坚定理想,树立积极向上的消费观。
当代青年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因此,必须把青年发展放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培养出品德高尚、具有远大社会理想的有志青年,才能实现国家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班建武.符号消费与青少年身份认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刘国华,杨德峰.符号消费对当代教育的冲击与应对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1(04):14-17.
[4]杨淑萍.消费文化对青少年道德观的影响研究[J].教育研究,2012(10):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