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呈现方式研究回顾
2017-04-26韩敏
韩敏
【摘要】在语篇尤其是学术语篇当中,作者的呈现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作者通过在语篇中呈现自我形成了不同的作者身份。文章尝试回顾作者呈现方式的相关理论及研究,对其做出分类与总结并进行讨论。
【关键词】作者呈现方式;体裁;跨语言;跨学科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类学、语言学等各个学科的发展,人们对于作者呈现方式的研究日渐深入,研究视角也越来越多。本文尝试回顾以往作者呈现方式的实证研究,对这些研究做出分类与总结,并尝试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研究进行讨论。
二、作者呈现方式的内涵
通常来讲,学术语篇的写作目的是采用尽可能客观的方法展现出作者的研究成果与观点。但我们应注意到,在学术语篇中作者在呈现结果或表达观点时,并不总是采用十分客观的方式,而是采取谨慎措辞来尽力吸引读者,并最终使读者信服作者观点。此时,作者在语篇中如何呈现自身即为作者呈现方式。
例1:我们综述了基因回路(DNA-based biocircuits)、最小基因组(minimal genome)、原型细胞(protocells)、化学合成生物学(chemical synthetic biology)等涉及的风险评价、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安全工程(biosafety engineering)……
例2:在这篇论文当中,我们的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对比。
例3:我们假设样品A已完成反应,样品B没有完成。
例4:在此研究中,我们承认不同学科论文在使用言据性方面的不同特点,但鉴于我们的研究重点不在研究学科差异,所以选择了目前研究较少的应用语言学科。
在上述例句当中,作者用“我们”或“我们的”来呈现作者自身,并用第一人称复数的形式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和认同感,这样读者也就会更加认同作者研究成果及观点。
上述即为作者呈现方式。同时,作者呈现方式有很多种类,对于作者呈现方式的分类也有很多,比如最常见的分类:第一人称单数、第一人称复数、物主代词等。具体可表现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这些不同种类的呈现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语篇效果。
例如,一般来讲,在学术语篇中第一人称复数出现的频率要远高于第一人称单数。也就是说“我们”出现的频率要比“我”出现的频率高很多。学术语篇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客观地传递事实和观点,而学术语篇作者采用“我们”来增强读者的认同感和提高对语篇的参與度,从而使读者会更加信任作者的实验结果以及观点。对比“我们”,作者通常很少采用“我”来呈现自身。在学术语篇中,作者要尽量降低个人参与度以及尽量避免用个人的声音来表达一种客观的态度,从而使语篇观点更令人信服。
三、作者呈现方式的研究
(一)体裁视角下的研究
学术语篇是作者呈现方式研究的一大阵地,绝大多数作者呈现方式研究主要还是以学术语篇作为其研究对象和范围。不同体裁的学术语篇传递不同类型的信息,作者呈现方式也会有很大区别。
Hyland(2002)收集了64篇香港本科生论文作为本次研究的小型语料库,对其中第一人称代词单数、复数以及对应的物主代词的使用频率都做了统计。他发现作为作者呈现方式的重要分类的这些词,学生们并没有充分利用。也就是说,这些呈现作者本身的词语并没有发挥其作用。所以他认为学校应更注重对学生写作自我呈现的引导,使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自我呈现方式来吸引读者,使读者与作者产生共同感,从而更加认同作者的实验结果及其所提出的观点。
Hyland(2015)收集了600篇不同学科的简历,简历中学生们将自己呈现为可靠的学术研究者。他表明,不同题材下的作者呈现方式也是不同的,而我们关注不同体裁下的这些不同的作者呈现方式会有助于加强学科规范,使作者更加注重维护这一学科规范。
再比如Quellette(2008)通过收集美国大学一名移民新生的论文草稿来研究第二语作者在学术语篇中如何呈现自身。
而Rihimivand & Kuhi(2014)选取了30篇同一学科的研究论文形成自建语料库,他们发现第二语及外语写作者十分倾向于使用元语言来呈现自我身份,且在这些元语言当中模糊语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在第二语及外语写作中,作者如何呈现自我是写作本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传递语篇信息、立场以及观点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他们认为要加强对第二语及外语写作者对于呈现自我方面的指导,使写作者更为注重学术规范。
以上即体裁视角下作者呈现方式研究的代表性语篇回顾。
(二)跨语言视角下的研究
除体裁之外,许多学者着眼于跨语言视角下的作者呈现方式研究,通过对比不同语种间语篇中作者呈现方式的不同进行讨论与分析。
我国学者吴格奇(2013)收集了同一学科下英汉两个语种的学术语篇共90篇来对比这两种语言的作者在其语篇中呈现自我的不同。通过对比,吴格奇发现,英语作者在其语篇中呈现自我的频率即作者参与度更高,也就是说,在此研究的语料库中,英语作者有更加强烈的意识来呈现自我。而中文作者则倾向于削弱呈现自我的频率,也就是说,中文作者参与度偏低。
我国学者欧阳护华、唐适宜(2006)选取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大学生的论文以及以汉语为母语的大学生的论文形成自建语料库,来对比作者呈现方式中第一人称代词的用法及频率。他们发现,中国学生即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更加倾向于使用“隐性的我”来降低作者参与度,且他们表达了“集体化”的观点;相比而言,以英语为母语的大学生更为倾向于通过“个性化声音”来表达个性化特征强烈的声音和观点。
同样的,柳淑芬(2011)选取了国内外同一学科英、汉语各80篇论文摘要作为语料库,她发现在其语料库范围内,英语作者的作者呈现频率更高,文章作者参与度更高;而相反的,汉语作者更加弱化了自身的作者呈现,作者参与度也就更低。
除中英对照之外,还有其他语种之间的对比研究。如Alessandra Molino(2010)对英语及土耳其语之间的作者呈现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
(三)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除了体裁及跨语言视角下的研究以外,还有很多学者关于跨学科视角下的作者呈现方式研究。
如Hyland(2002)研究了不同学科对于作者呈现方式的不同影响。他发现工程学及自然科学的学术语篇写作者更倾向于弱化个人的声音以强调语篇所讨论的问题,而人文学科的写作者更强调作者的呈现以及作者在语篇中的参与度。这是由学科性质所决定的。
Hyland & Tse(2012)选取了软学科中的应用语言学、哲学以及硬学科中的电气工程学的大量论文来作为语料库,他发现在各个学科的语篇当中,作者都倾向于将自己呈现为一个可靠可信的研究者形象。所以这些作者在自我呈现时十分注重自我措辞以及呈现方式。这一研究也就启示我们在大学写作教育中应当十分注重对学生自我呈现方式的教育,让学生充分使用这些呈现方式,使读者会更加信赖作者的语篇。
此外,我国学者唐建萍(2012)选取了人文社会学科以及自然学科共120篇论文来研究不同学科之间作者呈现方式的区别。她发现学科差异是造成作者呈现方式频率及种类不同的主要因素,与其并列的影响因素还有文化传统及语用策略。
四、讨论
在讨论部分,我们尝试对以往的研究做出总结分析,并尝试对未来的研究趋势做出描述。
第一,在体裁视角下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对不同体裁的作者呈现方式做了很多研究。在需要展现自我的语篇当中,写作者会尤其注重自我呈现的方式,并提高作者呈现的频率。而在一些学生的毕业报告及论文草稿中却并没有充分运用作者呈现的方式和手段。所以針对此现状,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学生在不同体裁语篇当中自我呈现的教育及引导。
第二,在跨语言的研究当中,以英汉语为例,英语作者的自我呈现频率更高,且作者参与度也更高;而汉语作者则更加倾向于弱化自我的声音,靠近集体的声音,以降低作者参与度。除文化差异以外,作为以汉语为母语的写作者,我们更应当丰富作者呈现的方式,适度提高作者呈现的频率。另外,希望更多的语言学者能对更多种不同语言进行作者呈现方式方面的对比研究,以更丰富我们的语言研究。
第三,在跨学科的研究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人文社会学科当中,作者的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作者呈现的频率更高,作者的参与度也就更高;而相比较之下,自然科学的语篇中,作者呈现方式单一,作者呈现频率更低,作者的参与度也就更低,这样来突出语篇的研究问题。这是由学科本质区别决定的。在这一方面,我们更应该提醒不同学科写作者注重其在语篇当中的自我呈现,从而形成更加系统、更加完善的学科规范。
【参考文献】
[1]Creme P & McKenna C.Developing writer identity through a multidisciplinary programme[J].Arts and Humanit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10,9(02):149-167.
[2]Deng L M.Academic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writing the Discussion & Conclusion section of L2 theses: Case studies of Chinese social science doctoral students[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2,35(03):301-323.
[3]Elander J et al.Evaluation of an intervention to help students avoid unintentional plagiarism by improving their authorial identity[J].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2010,35(02):15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