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阈下的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分析
2017-04-26潘善
潘善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互联网+”的含义及特点,进而分析了“互联网+”对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作用以及在党校干部培训工作中融入“互联网+”理念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互联网+”视域下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作用;制约因素;途径
“互联网+”概念自2015年提出以来,便被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同时,市场中的各行各业开始积极和“互联网+”进行融合,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互联网+”这一趋势必然会成为未来社会中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在信息时代有必要将“互联网+”和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衔接起来,将“互联网+”的诸多优势引入到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实现培训工作的智慧化、数字化及人性化。在此背景下,文章以“互联网+”在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应用为中心,展开了细致的分析探讨,旨在提供一些该方面的理论参考。
一、“互联网+”的含义及特点
(一)“互联网+”的含义
“互联网+”是指借助现代互联网平台,将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所创造的新的业态[1]。目前,传统市场中的教育、医疗、交通、婚恋以及农业等诸多行业都已经和互联网平台进行了有效的连接,促进了相应行业的高速发展。因此,“互联网+”以其在未来不可限量的发展趋势以及可能会对人们带来的生活形式变化,在2015年已经得到国家的认可,成为一项国家战略。
(二)“互联网+”的特点
“互联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为个性化。这是互联网的最显著特点,因此也成为基于“互联网+”传统行业的特点。例如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其在教学时间和空间上均实现了很大的突破,并且在教学资源和内容上也很丰富,因此学员的可选择余地很大。这也就实现了学员在学习中可以自主、个性地进行学习。
其二为移动化。目前智能手机在我国的普及率已经很高,加之宽带技术以及4G技术的成熟,在移动端已经可以十分方便地接受各类信息和视频,这就为“互联网+”的教育提供了移动式学习的可能。
其三为社会性。因为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学员在依托互联网进行学习时,可以接触到不同地区和年龄的学员,而不同人之间的交流就会更好地促进信息之间的流动,从而凸显出十分明显的社会性。
其四为数据化。“互联网+”下的教育模式,依托于对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应用,能够记录每一个学习步骤,从而形成一个学习的大数据库。
二、“互联网+”对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作用
将“互联网+”和党校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进行融合连接,具有诸多优势,具体而言表现为四个方面[2]。
其一,“互联网+”视域下的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对传统的教学形式进行了创新。例如微信公众号、APP以及微博等教学平台摆脱了面对面教授的人数限制,以及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工矛盾的出现。并且依托于弹幕技术,学生还可以和教师进行实时的互动。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质量上更有保障。
其二,“互联网+”视域下的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可充分整合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网络化的教学模式避免了传统教学资源流动的不便,可以实现不同党校之间教学资源的最大化流动,对于教学资源的整合以及师资力量的整合都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
其三,“互联网+”视域下的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可有效革新落后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都是教师为教学中心,教学方式和手段都严重固化,难以照顾到每一位学员;而“互联网+”视域下的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依托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针对性的教学,对于革新教育思维和提升教学质量都有着很突出的效果。
其四,“互联网+”视域下的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还能增强党校干部教育管理的科学性。传统以经验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在管理客观性上有很大的缺陷,而“互联网+”视域下的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是依托于大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因此在管理上会更加客观和科学[3]。例如學员在互联网上进行学习时,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碎片,而这些数据碎片便携带着学员的相关信息,对碎片进行收集和分析,便可以对学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三、在党校干部培训工作中融入“互联网+”理念的制约因素
虽然“互联网+”视域下的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具有诸多优势,但是毕竟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已经持续了很多年,而“互联网+”的诞生时间还很短,因此两者在结合上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集中在三点。
其一为党校教育机构的信息化设备薄弱,导致“互联网+”视域下的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开展效果难以保障。
其二为“互联网+”视域下的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体制和机制均存在一定障碍。
其三为“互联网+”视域下的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挑战性大。这一制约体现在思想和能力两方面。思想上,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已经延续几十年,已经有一套很完整的体制,短时间内要创新很难;能力上,“互联网+”视域下的党校干部教育培训需要教师教育视频等,这对很多老教师而言难度很大[4]。
四、“互联网+”视域下的党校干部教育培训途径分析
(一)深化和转变教育培训理念
要使“互联网+”切实融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首先必须在思想层面上将传统的党校干部培训工作进行深化和转变,将“互联网+”的教育思想植入教学工作决策和管理工作者的心中,不断形成和树立平台思维,用户思维,流量思维和跨界思维等诸多互联网时代的思维;并且在教育工作模式上也要遵从学员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效果的评价上结合云数据和教师平时观察做一个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实现“互联网+”下党校干部培训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以及创新性[5]。
(二)创建针对性的一体化教学平台
在基于“互联网+”下的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模式上,必须体现出一体性和针对性两者看似矛盾的理念。具体而言,首先需要在技术层面实现“互联网+”培养工作一体化教育平台的搭建,依托于目前的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诸多技术给学员创造身临其境、印象深刻的学校环境;与此同时,利用这些技术给学员创造一个针对性、层次化的学习环境,最大化地满足每一位学员的实际学习需求,进而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和内容安排[6]。
(三)创新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
“互联网+”本身就具备一定颠覆性的思想。因此,将其应用于传统的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上,就必须对传统的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将传统的面对面教授方式和网络端的自学模式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目前十分普及的手机端和电脑端实现“互联网+”下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虚相结合。例如在可以通过搭建微信公众号、QQ群以及微博等线上教学平台,并与线下进行联合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四)因地制宜,促进教学资源高度整合
在以往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同地区的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模式上,均是各自为战,不同党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利用,因此在教育资源上存在很严重的浪费问题[7]。而在“互联网+”下的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便需要实现所有党校教育资源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将一个市、一个省甚至是全国的党校培训资源进行整合,进而在网络上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不同党校之间也通过学习其他党校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取长补短,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养的质量。
(五)追踪和完善教学效果评价,做到科学合理调整教学
对党校的教学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并进行长期的追踪分析,是进一步提升党校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之一[8]。传统的党校教学效果评定体制存在诸多缺陷,没有使用数据说话,因此在精确度与客观性上都难以保证。而基于“互联网+”建立起来的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效果评定机制,对每一位学员的听课时间、听课笔记、课堂小测验以及期末考核等结果都有一个十分清晰的记录,因此在最后的学习结果评定上也是充分结合所有数据进行综合评定之后得出的,数据在精准度、客观性和科学性上都更有保障。另外,在教学效果的分析上,因为质量较高,使得接下来的教育方式调整会更加精准,对于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提升有着十分明显的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互联网+”融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可对传统的教学形式进行创新,可充分整合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可有效革新落后的教学理念,增强党校干部教育管理的科学性等。但是将“互联网+”融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当中也存在党校教育机构的信息化设备薄弱,体制和机制均存在一定障碍,工作的创新挑战性大等制约因素。结合“互联网+”教育的特点以及我国党校干部教育的实际需求,可以通过深化和转变教育培训理念,创建针对性的一体化教学平台,创新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因地制宜促进教学资源高度整合,追踪和完善教学效果评价等途径,切实实现“互联网+”和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融合,提升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志永.网络时代下的干部教育探析——对县级党校干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3(16):116-118.
[2]周明全,熊云,尹琴容.互联网时代的区级党校干部教育——以武汉市武昌区网上党校建设为例[J].长江论坛,2010(06):88-91.
[3]刘长发.浅谈互联网技术条件下党校研究式教学[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03):125-128.
[4]薛瑞漢.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与对策[J].中州学刊,2013(11):174-176.
[5]蒋颖.互联网技术赋权与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提升[J].新闻界,2013(19):50-52,65.
[6]王维.成都市干部网络培训方式创新研究[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6(02):93-96.
[7]詹新惠.领导干部应善于与网络媒体打交道——读刘伯贤新著《网络舆论引导艺术:与领导干部谈识网用网》有感[J].传媒,2015(11):79-80.
[8]曹瑞明.政府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渠道的拓展——以“学习中国”APP为例[J].传媒,2015(1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