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扶贫理念与脱贫关于扶贫理念与脱贫成效的理论思考
——习近平的扶贫观与科技扶贫的实践探索
2017-04-26
(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上海 201800)
关于扶贫理念与脱贫关于扶贫理念与脱贫成效的理论思考
——习近平的扶贫观与科技扶贫的实践探索
潘晓燕
(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上海 201800)
思路引领政策,改革决定成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6亿多人的脱贫,为人类的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与党和政府历届领导人对扶贫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密不可分,与科技扶贫的实践息息相关,更与全国人民矢志不渝、接力奋斗的付出紧密相连。本文通过对党的历届领导人尤其是习近平扶贫思想的梳理、分析,展示我国在扶贫历程中与时俱进的新变化、新成就,从而坚定贫困地区人们攻坚克难脱贫、齐心协力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扶贫;理念;脱贫;成效;科技扶贫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中国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全面迈入小康生活”,是本届政府向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立美丽中国的“中国梦”驱使下,全国各族人民正齐心协力奔小康。然而贫困问题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是最大短板,脱贫工作是未来几年老少边穷地区的关键所在。在科技引领创新,攻坚克难奔小康阶段,习近平同志的扶贫理念为该项工作的创新指明了方向、找准了思路、做好了布局。贯彻习总书记的扶贫思想,启动科技扶贫手段,总结以往扶贫的成功经验,分析未来急需解决的问题,创新制定扶贫工作方法模式,是实现精准扶贫,如期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
一、与时俱进的扶贫理念
任何伟大的壮举都离不开英明的领导和决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全国人民矢志不渝、接力奋斗,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进行扶贫,短短30余年让6.6亿人快速摆脱贫困,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模式,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为加速世界减贫进程贡献了力量,在世界减贫史上铸刻“中国成就”。“贫困人口减少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标志性成就。”①从2011年到201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22亿人减少到7017万人,累计减贫5221万人。仅201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就从7017万人减少到5575万人,减少1442万人(比上年多减少了21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上年的7.2%下降到5.7%。②这些举世瞩目的成绩,离不开历届领导和正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和得力举措。进入新时期,习近平又以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导,在继承与发展前辈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和实践了扶贫工作的系列新思路。
表1 习近平的主要扶贫思想
1、历届领导的扶贫思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作为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同时也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开拓者,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始终积极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确定国家重点扶持区域和人口,确定开发式扶贫方针。
“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就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国家的安定团结和长治久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将扶贫开发事业提升至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高度,制定了两个中长期减贫规划,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区域开发战略,推动扶贫工作向前发展。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完善国家扶贫战略政策体系,扶贫开发从专项扶贫为主转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从政府为主转向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我国大扶贫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扶贫事业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人,面对攻坚克难的扶贫任务,从天寒地冻的陇原大地,到人迹罕至的塞外边疆,从巍峨险峭的大山深处,到透风漏雨的棚户陋室,多次到我国最贫困、最落后的地区,察真情、看真贫,为推进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指方向、想办法。
2、全面的扶贫理念。“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中央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等都是习近平有关扶贫工作重要讲话的组成部分。习近平自2012年11月15日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深情牵挂贫困地区,截止到2015年末,3年内26次国内考察,15次涉及扶贫开发,7次是把扶贫开发作为主要内容。他多次深入贫困地区,特别是多次深入老、少、边、穷地区调研考察,看望慰问困难群众:从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顾家台村,到海南的琼海、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从山东的临沂、河南的兰考到新疆的喀什;从云南鲁甸地震灾区到革命老区贵州遵义花茂村等,多个贫困地区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曾说“困难群众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各地考察、参加会议等活动时发表的关于扶贫的论述梳理如表1所示。
表2 国家确立扶贫对象的变化
3、准确的扶贫定位。2013—2015年连续三年习近平同志新年首选的调研地区都是贫困地区(如表1中3、6、14显示),且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该思想的最大突破点是扶贫脱贫的对象由区域转到了精准的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使扶贫更有针对性了,让扶贫攻坚明确了方向和任务。2014年1月,中办制定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4年3月,习近平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2015年6月,习近平在贵州就加大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又全面阐述了“精准扶贫”的概念,提出“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强调扶贫工作要做到“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只有精准识别了扶贫对象,才可能确保扶贫资金、扶贫资源和扶贫力量精准配置到户到人。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③在当前扶贫攻坚的历史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将扶贫开发提升到全新的战略高度。
4、及时的政策创新。党和政府长期以来一直重视扶贫开发工作,1982年“三西”农业建设拉开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的序幕,此后,又先后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出台,形成了全党全社会合力攻坚的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扶贫对象上也在逐步转变,如表2所示。
从2001年的整村扶贫,到2011年的对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进行重点扶贫(这种以区域为对象推进扶贫工作,有助于在短期内集中政策和资金资源,有助于改善发展的基础条件,有助于让有能力的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再到2013年精准扶贫(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逐步提升了扶贫的针对性、有效性。近年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深入,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标准提高。从1986年年人均收入206元提高到2008年年底的1196元,再到2011年年底的2300元到现今的2800元,国家扶贫标准实现10多倍增长,更多的贫困群众得到扶持。
(2)目标丰富。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转入巩固温饱成果、提高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保护生态环境、缩小发展差距,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
(3)模式改变。从“输血式”的生活救济型扶贫到提升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的“造血式”开发型扶贫,从大水漫灌式的全面扶贫到滴灌式的精准扶贫,我国扶贫开发方式日渐科学精准。
(4)重点转移。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转变,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进一步向关键区域、重点群体转移,实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近年来中央两次颁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连续10多年在“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中推出一揽子减免税费、增加投入的惠农之举,号令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对口帮扶西部贫困省区,为近1亿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向12万个贫困村派出驻村工作队……“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人为本,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扶贫模式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开发道路。在长期实践中,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发展为带动力量、以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为根本途径,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普惠性政策与特惠性政策相配套,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衔接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中国的扶贫实践丰富了世界减贫模式。中国独特的减贫经验得到国际组织的高度肯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海伦·克拉克指出,中国将她的人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贫困中脱离了出来,“我们呼吁各国分享中国的减贫经验。”
二、卓有成效的扶贫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扶贫思想指导下,短短三年时间,中国取得了4000多万人口脱贫的伟大成就④。习近平考察过的贫困地区和其他一些贫困地区的扶贫都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1、阜平选中项目,成为样本。2012年12月末,习近平到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顾家台村看望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工作。阜平县山多、水少、耕地少,这两个行政村村民年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在骆驼湾村608 口人中,428人为贫困人口。习近平在视察时强调“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并作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的重要指示。
之后,多方力量齐心协力帮扶,仅在2013年一年,阜平就接收各级专项资金12.61亿元,是当地财政收入的7倍,并且唐山、廊坊等几个城市对阜平进行对口帮扶。阜平立足县情,确定了“三年大见成效、五年稳定脱贫、八年建成小康”的奋斗目标,通过三年努力,山区综合开发、食用菌产业、家庭手工业等一系列扶贫攻坚计划在扎实推进,而金融扶贫、电商扶贫、“互联网+”扶贫等新机制、新模式为扶贫“输血”转“造血”开拓了新思路,提供了坚实保障。制约富民产业发展的瓶颈得到破解,农民增收多元化且收入显著提高,以住房为核心的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因学、因病致贫问题得到解决。如今,阜平成为了中国扶贫新的地标和样本。
2、定西规划出台,曙光呈现。2013年2月初,习近平到甘肃定西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临夏布楞沟村入户看望困难群众,调研扶贫开发工作。两村坐落在甘肃中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缺水干旱,处于连片特困地区。元古堆村2012年全村的人均纯收入仅有1465.8元,贫困面达83.4%,临夏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年均降水量290毫米、蒸发量却有1490毫米,贫困面高达96%。
之后,当地政府制定《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扶贫攻坚规划(2013—2020年)》、《布楞沟流域整体联贫扶贫开发实施规划》,村民喜迁新居入住新建成的元古堆村集中安置点,实施“众筹”入股,“能人+贫困户”、担保增信等多种金融扶贫方式。东乡族自治县实施“菜单式扶贫”,全县被列为甘肃省“1236扶贫攻坚计划”的7个试点县之一,通过筹资、融资并举的方式,在三年时间内所有行政村通水泥硬化路,破解了农村人畜饮水难题。
3、湘西创新模式,成为标杆。2013年11月初,习近平到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调研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之策。该村是处于武陵山区的苗寨,电灯是全村唯一的电器,人均纯收入仅1668元,居民用泥巴和竹篾、木板糊起来做墙壁。
之后,十八洞村成立苗绣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并创建苗绣等非遗传承基地,村民共同参股和苗汉子合作社合作,注册成立十八洞村苗汉子果业有限公司,进行猕猴桃产业开发,当地政府加大力度扶持十八洞村开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打造苗寨旅游精品村。如今声名远扬的十八洞村成为全国扶贫开发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
4、昭通发展特色,精确投入。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新年考察的第一站是云南鲁甸地震灾区。他到昭通市查看灾情,强调灾后恢复重建和扶贫开发一起抓,时不我待,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昭通地处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乌蒙山贫困片区腹地,是云南省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全市11个县区中有10个县区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之后,云南昭通经过五个月的研究并召开“向贫困宣战建幸福家园”系列新闻发布会。形成并制定出台“千村帮扶行动计划”,“五小水利”工程,培育苹果、天麻等高原特色农业,以金沙江、牛栏江、横江为主的峡谷片区和镇彝威革命老区为区域开发重点,加快制订和完善两片区扶贫攻坚规划。同时,投资139.8亿元,以县级为平台,加大交通、住建、教育、医疗等行业项目和资金的整合力度,进行精确投入。
5、花茂村政策鼓励,脱贫显著。2015年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到遵义就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研考察。他专门到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进行脱贫考察并强调,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花茂村为了摆脱贫困,建立了“红色之家”农家乐,为165户贫困户建档立卡,找准贫根,同时,建立300亩高效农业园区,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引导村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旅一体化。经过一系列政策鼓励,花茂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6478元增加到2015年的12607元,贫困人口剩余25人,2016年可全部脱贫。
6、茅坪红色之旅,别具特色。2016年春节临近之际,习近平到江西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进行考察。神山村山高路远、信息闭塞,是茅坪乡最贫困的村庄。村里壮劳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医疗、上学等需求成为难题。习近平指出,扶贫、脱贫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准,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不能大而化之。强调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之后,当地政府确定继续大力发展红色培训、红色旅游,根据各家各户不同的情况制定产业帮扶,力争每户贫困户加入一个合作社,发展一个以上农业增收项目。因地制宜,开展毛竹低改、黄桃种植、山羊及娃娃鱼养殖等项目,同时,干部到村里定点帮扶21户困难户,开发“山里人家”旅游项目,发展农家乐。
7、重点地区脱贫显著。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老、少、边、穷地区,在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的脱贫观指导下,这些地区的脱贫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西安。2013年初,西安市共有贫困人口38.56万人。市委、市政府提出3年完成36.6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让“两不愁、四保障”覆盖所有贫困人口,同时启动实施了“扶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大力推进移民搬迁、整村推进、产业发展、能力提升和政策兜底五大工程,铺设驻村帮扶“管道”,实施精准扶贫。按照现行标准,西安市2013年完成脱贫11.6万人,2014年完成14.96万人,2015年全面完成12万人脱贫任务。
(2)广东。广东省精准扶贫帮扶“双到”(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谁的贫——对3407个村36.7万贫困户158.6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谁去扶贫——全省派出3541个工作组11524名干部进村驻点;用什么去扶贫——筹集227.3亿元资金为“双到”提供支撑;如何去扶贫——创造金融扶贫、劳力转移扶贫、产业扶贫、移民搬迁扶贫等扶贫模式。
(3)云南。“十二五”期间,云南省累计脱贫997万人。2015年末,农村扶贫对象人口规模下降至474万人,比2010年的1468万人减少了997万人,减贫规模近1000万人。2015年全省103万人脱贫,减贫规模居全国第三,减贫率达17.9%,圆满完成全省贫困人口减贫100万人以上、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省的目标任务。按照2015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5元的全国农村贫困标准,云南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574万人下降至2015年的471万人;全省贫困发生率12.7%,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⑤
(4)青海。青海集民族地区、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所有特征于一身。全省46个县(区、行委)中,戴贫困县“帽子”的多达42个,贫困村有1622个,贫困人口有52万。青海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国6.5个百分点。2015年专项扶贫成效显著:在全省368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扶贫产业基地79个,“十二五”期间累计达到1274个,建设扶贫产业示范园15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10个,搬迁安置13853户、59501人。培训贫困劳动力1.5万名、致富带头人1024名,资助“两后生”、贫困大学生9333名。“青春创业扶贫行动”带动6000名贫困大学生和青年就业创业。
(5)新疆。新疆“十二五”期间累计脱贫174万人,贫困人口减少到185万人(2015年底数据),贫困发生率由32%下降到15%。重点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543元增长到6690元,年均增长17.2%,高于全疆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
三、攻坚克难的扶贫布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提升至治国理政新高度,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经从9899万人减少到5575万人④。如今,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城拔寨时期,西部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的短板。如何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让5000多万贫困人口一起步入小康社会,2016年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尤为关键。
1、艰巨而复杂的目标任务。按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的人均GDP正处在“中等收入陷阱”的量化阶段。从现在的7800美金到12000美金,即2016—2020年,13亿多人5年冲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人均GDP达到12000美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距离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只有几年之遥。中国在已经实现6亿多人脱贫的基础上,还有近7千万人口等待脱贫,592个贫困县要摘帽。5年时间解决剩余的这些人口贫困问题,任务艰巨而复杂。因为剩余的这些贫困人口是脱贫比较困难的群体,他们有一类是丧失劳动能力的,无法参与到经济发展中,政府只能承担起“兜底”责任;剩下的则是未来5年扶贫开发最关键的“着力点”,需要从上到下的全国总动员,采取超常规的扶贫举措,各种措施“多管齐下”,核心目的是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和自我发展能力,最终达到稳定脱贫。特别是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六成,医疗支出仅为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60%,劳动力文盲、半文盲比例比全国高3.6个百分点,还有数千个村不通电,近10万个村不通水泥沥青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扶贫目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并确立了“五个一批”工程。努力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也是我们吸取二战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教训,尽快使贫困人口脱贫、小康人口致富、富裕人口富有,提高中产阶级的体量,是成功实现跨越的关键所在。
面对紧迫形势,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到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从北京的中南海到贫困村的村头,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对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做了系列战略部署。2014年开始,中国将每年的11月17日定为“扶贫日”,习近平在2015年10月16日北京减贫与发展高峰论坛上的重要讲话:制定每年减少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宏伟目标;改革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管理体制;推进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改革考核机制,建立约束机制,完善退出机制;开启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内源扶贫等扶贫新思路等为“十三五”期间的扶贫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2、攻坚脱贫的思路模式。“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习近平的讲话为我国新时期扶贫攻坚指明了方向:一是要紧紧扭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个基本保障、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这个治本之策;二是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的帮扶;三是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四是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内源扶贫;五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六是一份档案一份情,一个农户一对策。对扶贫对象、贫困村逐步建立起“专属档案”的工作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建档立卡便于分析致贫的原因,逐户制定帮扶措施,有针对性地予以扶持。使扶贫开发由“漫灌”式,转为更加有的放矢、精准到户的“滴灌”扶贫新阶段。
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习总书记2016年新年贺词:“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我们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全党全国要勠力同心,着力补齐这块短板,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反映了他对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的殷殷期待。
3、重点地区和领域。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的贫困县(旗、市)绝大部分都是分布在山区或高原地区,特别是群山连绵区更是呈现集中分布的状态。除去少数呈现离散分布的县之外,我国集中连片分布或基本呈现集中连片分布的贫困县共计三百多个,可以分为乌蒙山区、横断山区、秦巴山区、六盘山及陇中南地区、武陵山区、吕梁山区、太行山区、大小兴安岭南麓、南疆地区、三江源地区、桂黔川滇毗邻地区、赣南地区、琼中地区共计14个片区,约170万平方公里,经过多年的脱贫致富工作,我国的贫困面和贫困层度都在不同层度上得到较大缓解。但是,目前“全国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到2020 年一定要实现全部脱贫目标。这是我当前最关心的事情。”习近平强调,“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今后脱贫攻坚的重点依然是这些地区,要贯彻习近平新时期扶贫思想的核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精准扶贫”。扶贫的方向要从扶贫向扶智转变,实现“要想口袋富,先要脑袋富”。
四、科技扶贫的积极探索
要落实新时期习近平扶贫理念凸显的“点上”、“根上”、和“准上”等系列新特点,就需要明确“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关键问题。还要依靠科技的力量,通过教育把发展的技能和意识带给贫困地区的人们,让他们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掌握科学的种植、养殖、经营等方式,从而走出贫困,由“输血”变成“造血”。李嘉诚曾指出:科技主导未来,社会要创富,才可舒缓贫困问题。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很多科技团队正为改善贫穷者的处境努力,如:目前全世界还有14亿人用不上电,GravityLight团队发明了用重力发电的电灯,价格不足五美元。松下2015年推出了面向贫困地区的便携太阳能电池。美国团队Solight今年推出了更为轻巧的SolarPuff,一款可以折叠的太阳能电灯。超过6.6亿人还在饮用非干净水源的水。比尔·盖茨投资的Janicki Bioenergy发明了一款设备,可以在数分钟内将污水转化为干净可饮用的水、电力以及不含病菌的灰烬。贫困地区没有网络,谷歌气球项目将放飞带有太阳能电池、网络接收器、高度控制器等精密仪器的氮气球,为贫困地区带来网络连接等。
近年来,我国推行的科技特派员工作就是落实科技扶贫理念的具体体现,它对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5年中央1号文件还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队伍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也助力了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在帮扶地区的基础建设基本完成的前提下,下一轮就是要靠科技扶贫的手段,帮助这些地区做好产业布局与发展工作,让百姓能领会到科技在引领创新中的魅力和力量,使其感受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温暖。
总之,利用科技这根杠杆撬起贫困这座大山,摆脱贫困这个顽疾,在尽短的时间使整个国家实现共同富裕,在尽短的时间使中国立于发达国家之林,是实现“中国梦”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习近平与时俱进的扶贫思想会指引国人不断取得扶贫攻坚的新成就。
注释
① 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副主任曹洪民.
② 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③ 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副主任李珍.
④《中国日报》2016年7月26日.
⑤ 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发布.
[1]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 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3]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Z].中发〔2011〕10号.
(责任编辑:张琼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