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科技创新之我见
2017-04-25王颖
王颖
[摘 要]热力与动力工程属于国家的重点工程,在工程中实现科技创新对于工程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简要介绍了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基础上,强调了这一工程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创新策略,以其能够为其创新效果的改善带来支持。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科技创新;措施
中图分类号:TK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5-0101-01
1 引言
随着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已经成了社会对各领域的主要要求,同时也成了各领域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对于热能与动力工程而言同样如此,加强科技创新能够使工程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提高,这对于其功能的发挥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能够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热能与动力工程概述
将热能转化为动能,从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节约的角度实现动力供给,即所谓的热能与动力工程。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各行业的发展都必须本质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节约的理念来实现,以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动能与热力工程与上述理念的要求相符合,因此得到了国家以及全社会的重视。就目前的情况看,热力发电是热能与动力工程的主要代表,除此之外,社会其他行业都与这一工程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将热能最大程度的转化为动能是当前社会研究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该工程发展的主要趋势,从长远的角度看,这对于我国环保以及生态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能够达到提高产业经济发展速度与合理性的目的。
3 热能与动力工程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3.1 市场化经济的主要要求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使得市场化经济成了我国经济的主要类型,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开始将综合实力以及竞争力的提高作为了发展中的重点,在当今时代,创新性已经成了人们评价企业实力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因此,热能与动力工程必须加大力度实施科技创新,这样才能使工程本身在市场中立足。
3.2 是工程水平提高的重要保证
加强科技创新能够使热能与动力工程本身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随着而来的便是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经济利润的增加,这对于热能与动力工程水平的提高十分有利。除此之外,创新还能够达到竞争力以及对于资源的吸引力,以此为基础,工程规模的扩大必定成为可能,这同样是工程水平提高的主要体现。
4 热能与动力工程在当前应用的问题
4.1 需要解决的能源方面的问题
我国是能源消耗的大国,每年要消费大量的石油和煤炭,而煤炭主要用于火力发电。目前,全国发电量的80%以上都是火力发电,其中又有96%是依靠燃煤。这一过程中,循环水和水汽带走了大量的余压和热能,它们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能源因此就被浪费了。当前,我国火电厂的能源利用率大约有35%,利用率较低。因此,我国工业领域节能工作的重点,就是实现火电的节能降耗。
4.2 需要解决的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
燃煤电厂会排放二氧化硫、粉尘、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因此被称为“环境杀手”。燃煤电厂的数量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而增多,而且有排污量大、污染物单一、排污集中等特点,电力工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严重干扰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工作和身体健康。因此,电力工业面临着愈发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
4.3 需要解决的安全方面的问题
在电站,锅炉中风机是为了压缩和运输气体,也就是实现机械能到动能的转化,在实际运行中,将气体运输到特定设备。随着机组的容量增大,转速和效率也越来越高,因此,对风机的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情况中,风机往往要运行很长时间,而且没有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定期养护,因此,锅炉风机常常发生发生烧坏电机、轴承损坏、窜轴、叶轮飞车等事故,不但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还给电厂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5 热能与动力工程科技创新策略
5.1 调节节流技术创新
热能与动力工程本身属于环保工程,而调节节流技术的应用同样是生态与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因此,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有必要将调节节流技术的创新作为重点。以火电厂为例,其发电过程需要依靠汽轮机来实现,因此,这一设备的工作效率以及技术创新性便成了决定火电厂的能源是否可以得到有效节约的关键因素。如何减少温度的变化对生产的影响是改善汽轮机运行状态的主要措施,而上述措施的实施则与调节节流的实现存在联系。为使调节节流能够有效地实现,将计算机以及自动控制技术应用到汽轮机的运行过程中十分重要,如此,在其运行过程出现突发状况时,自动调节则能够成为可能,这能够有效地保证调节节流的实现。
5.2 燃烧方式创新
同样以火电厂为例,作为其火力发电的主要燃料,煤是否能够充分燃烧决定着火电厂的经济效益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根据煤种的不同,其质量也有所不同,这会对燃烧的充分程度造成影响,除此之外,对燃烧方式的选择也会影响到燃烧效果。为了使煤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燃烧,必须对燃烧方式进行创新。根据不同的煤种,要选择不同的燃烧方式,以提高其合理性,同时不同质量的煤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燃烧。另外,燃烧过程中的氧气含量也会影响燃烧效果。对此,加强对氧气含量的优化控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总的来说,燃烧方式的创新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实现,要综合考虑燃烧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因素,合理选择燃烧方式,以使其能够更加符合火电厂锅炉的燃烧特点与需求,最终达到提高燃烧效率以及充分程度的目的。上述措施的实施不仅能够使煤资源得到有效的节约,同时也能够减少火电厂的运行成本,从使其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5.3 湿气损失的减少
汽轮机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蒸汽膨胀,这是到这湿气损失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无论从理论或实际的角度看,湿气损失问题都无法被完全解决或避免,只能通过一定手段,使其得到最大程度的减少,进而使火电厂的成本得到控制。为达到这一目的,做好技术创新工作十分重要,轴流动式汽轮机的应用是减少湿气损失的关键手段,而这一类型的汽轮机的运行原理则以热能与动力工程为主。由此可见,在火电厂中引入这一类型的汽轮机不仅能够达到减少湿气损失的目的,同时还能够使火电厂的运行更加符合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要求,这是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适应的一种措施,对于热能与动力工程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能够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6 结束语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而提出的一项工程,以火电厂为主要代表,这一工程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于各领域环保水平的提高以及资源的实现意义重大。调节节流技术创新、燃烧方式创新与湿气损失的减少是以火电厂为主的热能与动力工程科技创新的关键内容,对此,必须将上述技術的提升作为重点加以重视,以使工程的整体发展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璟,吴小华,李爱琴,俞接成,邹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方式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20:90-91.
[2] 吴江,郑莆燕,任建兴,何平.关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4:3-4.
[3] 李艳霞,张红光,刘中良,王焱,姚宝峰.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9:78-80+86.
[4] 战洪仁,张建伟,李雅侠,王翠华,寇丽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8,0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