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败家”女孩沈芯菱

2017-04-25刘志坚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败家助人妈妈

●文/刘志坚

“败家”女孩沈芯菱

●文/刘志坚

她出身于贫寒之家,却好了疮疤忘了痛,非但不去好好看守财富,反而成了一个“败家女”,在10多年间,把辛苦赚来的500万身家全部“败”了出去。

这个“败家”女孩叫沈芯菱。

1989年11月,沈芯菱出生在台湾省台北市。那时,她的父母从云林县老家到台北谋生,开了一间加工服装的小工厂。由于汇率飙升,小作坊抵御不了市场带来的冲击倒闭了。家里除了剩下一台小货车,其余的都化作乌有。还在襁褓中的她,只能随着父母开着“大篷车”过起了四处流浪、摆摊糊口的日子,饱尝生活的艰辛,小芯菱变得异常早熟。

一天,沈芯菱跟着妈妈去庙里上香。她跪在佛像前暗自许愿:长大之后,一定要赚很多的钱,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这时,她听到了妈妈轻声的祈祷:“佛祖保佑,只要给我们留一条生路,能有一口饭吃,我一定教孩子以爱待人。”她有些疑惑地望着母亲,然后若有所思起来。

转眼,沈芯菱到了上学的年龄,尽管家里依旧赤贫,但妈妈还是送她到学校读书,并当掉结婚时的玉镯,给她买了一台二手电脑。沈芯菱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地认真读书,成为班里的学霸。

也正是因为这台电脑,沈芯菱捞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她用这台电脑帮父母的服装厂建立了网站,拯救了企业;帮外公在网上售卖柚子,盘活了资产。到她14岁的时候,就赚到了500万新台币(约合100多万人民币)。她满怀希望地边学习边赚钱,每天忙得像陀螺,不但参加各类演讲,还积极参与写作比赛,只要有奖金,绝不放过,俨然一部敛财的机器。

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但沈芯菱却兴奋不起来。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加深,她发现依然有许多人承受着困苦生活的煎熬,于是便萌生了帮助别人的念头。可是,助人是需要金钱作支撑的,好不容易好起来的家境,会不会因此而败光呢?她有些犹豫起来。

妈妈似乎看透了她的心思,对她说:“孩子,助人是快乐之本。即便你败光家产,只要你做的事情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也是功德无量的。”

有了妈妈的支持,沈芯菱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败家”的助人行程,一边千方百计辛苦赚钱,一边开始无偿地帮助那些需要扶助的人们。

2003年,13岁的沈芯菱创办了“安安免费教学网站”,汇编各种多媒体影音教材,帮助穷苦人家的孩子求学;2004年,她创办实体免费补习班,为家乡林云县的贫寒子弟授课;2006年,出资资助200名青少年举办艺术展览;2007年,向全台原住民部落捐赠了1600多台电子词典……10多年来,沈芯菱奔波20多万公里,走访全台各地,拍摄了30多万张照片,访谈了3600多位乡亲父老,写了超过40万字的记录,汇总民间疾苦,掌握了最迫切需要帮助群体的意愿。然后,以个人小小的力量,倾尽全力帮助他们改善生存境况。

沈芯菱公益助人的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赞叹,先后获得“十大台湾潜力人物”“台湾百年代表人物”“少女慈善家”等美誉。一些机构打起了沽名钓誉的主意,表达了有条件赞助的意向,但都被沈芯菱拒绝了。她说:“我帮助别人不是为了荣誉,更不会沽名钓誉,我只不过是做了一件平凡的事情。”她谢绝了所有机构和企业的赞助,以一己之力支撑“败家”的善举,全然不去理会身心的疲惫和伪善的杂音。

沈芯菱用她的仁爱之心,给这个世界涂上了一抹温暖的色调。她的“败家”之举,是爱的情怀,是人性的美丽。

(田龙华摘自《大学·作文独唱团》)

猜你喜欢

败家助人妈妈
神回复
无敌上上签
助人无需等待
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败家娘们等
不会看钟的妈妈
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