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大学城空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

2017-04-25肖彬

文教资料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创新大学城思想政治理论课

肖彬

摘 要: 本文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依托世界大学城的空间教学实践为基础,阐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在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城 教学方法创新

随着世界大学城的开通,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高校各门课程迎来了空间教学的“春风”,通过这种教学推广实现了信息化技术与理论教学的深度融合,让老师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自2013年以来,大力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城空间教学的改革与试点,积极探索空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步步创新。

一、创新教学理念

为进一步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落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在依托世界大学城空间的基础上,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四个结合,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湘商文化相结合、思政理论课教学与思政实践教学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建设与高职学生特点相结合、依托世界大学城空间的“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实现全方位育人。

二、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

依托世界大学城的空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以学生和教师等个人和机构建立的空间为基本单元,构建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的交互式教育教学平台,该平台实现了互助互学和交流分享的理念。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全院的老师和学生都有世界大学城账号并实行实名制管理,实现教师人人有空间,学生人人有账号。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精心设计了自己的个人空间,空间内有课程資料、教学视频和具有老师个人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资料,老师可以利用空间完成一部分课堂授课特别是思政实践课,可以布置和批改学生课外作业,还可以进行考试;学生则可以在大学城空间开展部分教学内容的自主学习,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并与老师进行交流互动,平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在实践中,我们主要运用了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自2013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利用大学城空间积极探索和实践了“空间里”的任务驱动式教学:除了利用大学城云空间建立了一批面向学生开放的思政实践教学的数字化资源平台外,还积极探索了更多网络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比如通过整合数字化资源平台和思政实践网络教学系统,构建了体现学生的个体特性和符合当前时代特性的思政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建立学生思政实践任务库,基于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针对各个专业的高职大学生安排相应的学习和实践任务,发挥向学生的个人空间分发学习任务等功能。各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喜好自主查阅和选择自己的任务安排,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调整相关任务和内容进度。学生在任务驱动下的学习过程中,可全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互动交流。通过这个系统,学生完全可以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时时了解自己的进度,时时提交学习成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成果进行在线点评和考核。

2.对分课堂教学法。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老教师利用大学城空间,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资源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堂延伸资源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习题库和试题库。并在这些基础上,以对分课堂教学法为主,整合以上各资源库内容建设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开展基于大学城空间的信息化教学。所谓对分式教学法就是把一次课堂教学时间(九十分钟)对半分,教师讲授教学内容四十五分钟,学生自主或分小组合作完成空间任务(或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课题)四十五分钟。对分课堂教学法重视的是学生的知行合一,它使课堂承载的功能不仅是老师向学生讲授知识或提供相关学习资源,而且搭建老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助及合作平台,把个体学习和实践变成合作以完成学习和实践。

3.翻转课堂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运用主要把原来的以老师为中心的讲授课堂转变为以大学生为中心的交流和讨论学堂。在实际中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利用大学城空间的功能将需要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提前布置给学生在课前学习,方式可以是老师的教学视频、微课视频和课件等。在课堂上,老师主要是通过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检验和掌握学生课前学习的情况,对于学生自学的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授。另外,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学习和典型案例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化对章节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中,我们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与开放”这部分内容作为试点,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在空间给学生提供了老师讲课视频、多媒体课件、案例视频和延伸阅读资料等,上课时学生自主开展讨论、小组汇报和交流,老师针对讨论内容进行点评,进一步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将原来大部分以老师讲授的课堂变为以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即便有学生的参与,也只是有限的学生课堂展示,难以做到所有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教学,这就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依托大学城空间将翻转课堂的理念和方法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迫使学生提高课堂参与度,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大学生思想的激荡甚至观点的交锋,相较于过去让人有些昏昏欲睡的满堂灌输,无疑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创新教学管理

自开展空间教学以来,我们在教学管理上进行创新,对日常教学实行任务驱动和项目管理。老师根据班级专业和学生特点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自己选出组长,在空间发布教学研究任务或项目,学生以组为单位领受任务和项目开展研究,每个小组的成员在组长的管理和分工下合作完成。组长在任务项目进度表上详细记录小组研究进展,每周在空间里向老师汇报情况,老师利用平台空间进行指导。期中或者期末,每个小组都在空间(部分项目可安排在课堂)里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上传任务项目进度表和研究报告。老师根据学生完成研究项目的过程和结果考核学生。这种管理方式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以我的大学城空间为例,我在空间建设的课程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我在空间首页的课程导航中设置了课程资源区、课堂内容延伸区、我的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展示区和实践教学成果区,与学生的在线交流包括思政实践任务发布、学生成果提交、在线测试和成绩评定等栏目。课程资源区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课程介绍、课程教案和课件、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参考资料、考核方案、教学素材、习题集和试题库等;课堂内容延伸区包含我介绍给学生阅读的各类课外书籍、杂志和报刊资料,还包括许多经典的红色电影和近期上映的许多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我的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展示区主要是我從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一些研究和探索,包括我创新授课方式的“人物传记”和“档案解密”型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创新授课内容的“微宣讲”、“微解读”型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全套教学资料和教学视频,供学生课前和课后学习。实践教学展示区是我给学生的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此栏目下有学生在思政实践教学中完成的任务和项目展示,包括微视频、时事评论展示和研究性学习成果等内容。只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团队才能在此舞台上展示,这是一种奖励也是一种激励。这些栏目的设置和内容是不断完善和更新的,体现了我的各个教学环节,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以信息化手段展示于大学城空间中。

参考文献:

[1]郭玲玲.“世界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模式探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4.

[2]胡恒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2.

[3]黄丹.空间教学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04).

[4]林海春.基于世界大学城平台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方法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09).

[5]胡梅.因势利导搭建世界大学城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方论刊,2012(12).

[6]张桂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构建及应用研究以世界大学城空间为例[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14(06).

基金项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2015年度职业教育专项课题《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GX1536)。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创新大学城思想政治理论课
“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在我校大学城校区举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初中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
绘本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探讨
大学城经济对城镇化影响初探——以呈贡大学城为例
大学城体育课程资源共享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