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代有大匠出明僧石叟冠群伦明正德石叟款铜罗怙罗尊者像欣赏

2017-04-25黄春和Huangchunhe

收藏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尊者银丝款识

□ 黄春和 Huang chunhe

民间代有大匠出明僧石叟冠群伦明正德石叟款铜罗怙罗尊者像欣赏

□ 黄春和 Huang chunhe

明清时期,由于佛教的进一步世俗化,佛教造像艺术在民间也广泛地开展起来,而且表现得十分活跃。民间造像形式多样,流派纷呈,艺匠辈出,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大有与寺庙和官方造像平分秋色的态势。其中,在造像材质上有竹木牙雕、石刻铜铸、陶瓷烧制等形式;在造像流派上有山西木雕佛像、福建德化窑瓷造像、浙江东阳木雕佛像、上海嘉定竹根雕佛像、广东石湾窑陶瓷造像、四川泥塑佛像等派别。而当时的艺匠比较著名的,明代有福建德化陶瓷艺匠何朝宗,上海嘉定竹根雕艺匠朱鹤、朱缨父子,山西永济木雕艺匠杨文昭,紫铜造像艺僧石叟等人;清代有福建的范道生、陈天锡、柯世仁,无锡的阿生、朱殳生,四川的黎广修等人。这些艺匠都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用纯粹世俗的审美观念,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进行创作。他们创作的佛像从形态到神态皆如世俗社会平常中人,观音菩萨形同民间仕女,弥勒佛大腹便便,善财童子、龙女天真烂漫,艺术形象不仅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而且诙谐生动,富于生活情趣,是当时民间社会广大民众喜怒哀乐的真实写照。在明清各种形式的民间造像中,不乏优秀的品类,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石叟造像。2016年北京巨力秋拍推出的这尊明代石叟款铜罗怙罗尊者像就是一尊石叟造像的代表作品,也是迄今为止所见体量最大、制作最为精美的石叟造像。

此像游戏坐姿,身躯整体向右后倾斜,姿态自然。头部刻画生动逼真,尤为引人注目。头部呈不规则的长圆形,顶部尖凸,光洁无发;额头既高且鼓,宛若中原常见的寿星的脑门;眼窝深陷,双目圆睁;双唇抿起,现出深深的嘴窝,嘴边可见密密麻麻的胡茬;鼻子短小,而鼻翼却有些宽大。其整体造型非常奇特,也近乎夸张,一眼观之即可看出,它表现的不是中原人士,而是印度僧人(古代习惯称“胡人”)的形貌。以其圆睁的双目、紧抿的双唇,结合其身体姿态不难看出,它表现的是罗汉一个瞬间的动作与神态。它的上身穿一件宽大的交领式长袍,长袍之内有一件名为僧祇支的内衣,下身着僧裙,全身被裹得十分严实。衣纹大起大落,简单概括,表现手法写实而高超,既生动表现了衣服柔软的质感,又准确表现了衣褶的自然走势与变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僧衣的边缘上都显现出华丽的白色缠枝莲纹饰,而在长袍的其他地方也出现有白色的云纹图案,这些白色的纹饰和图案都是用银丝嵌成的,正是石叟造像的高明和独特之处。它的双手完全隐藏于袍服之内,可以看出其相交而置于右膝的姿势,双脚也基本为僧裙包裹,唯右脚露出脚趾。背后以嵌银丝形式有“石叟”二字篆书款,款字外以嵌银丝形式的双线环绕,形成如同印章一样的方章款形式。造像的底部中央又以嵌银丝形式写有“大明正德年制”六字篆书款。两种款识都非常清秀柔美,朴拙无俗韵,完全符合明代书体风格。造像之下配有一个随形的台座,其形制明显来源于佛家的禅凳。虽其年代与像身略有差距,应为清代后配,但不规则的形制与皮壳包浆与像身可谓珠联璧合,共同彰显出罗汉真实自然的形象特点和隐迹山林、自我解脱的宗教特质。

图1.1 明正德 石叟款铜罗怙罗尊者像正面

图1.2 铜罗怙罗尊者像背面

图1.3 铜罗怙罗尊者像款识

图1.4 铜罗怙罗尊者像底部款识

图2 铜持经观音菩萨像 首都博物馆藏

图3 铜水月观音菩萨像 首都博物馆藏

由像身铭文可知,此像出自著名民间艺匠石叟之手。然而,遗憾的是石叟的生卒年和生平事迹都不清楚,有人说他是福建一带的僧人,活动于明代崇祯年间。唯见《萝窗小牍》记载他“善制嵌银铜器,所作多文人几案间物,精雅绝伦,款‘石叟’二字多在底,体兼篆隶,亦朴拙无俗韵。”他是著名的冶炼专家,也是雕塑专家,他制作的铜佛、铜炉名扬四海,有不少保存下来,在国内外许多博物馆里收藏有石叟制作的佛像和铜器。英国大英博物馆也收藏有石叟的铜佛、铜香炉,列为东方最重要的艺术,英国收藏家说石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艺术家”。根据目前遗存的作品,石叟的作品主要有三大特点:其一,用材精良。一般认为是继承了宣德炉所用风磨铜的冶炼方法,经过了多次提炼,没有一点杂质。铜质细密,抚之如婴儿肌肤,给人一种温润且富有光彩之感,特别是历经岁月的摩挲,神采依然,透过厚重的古韵可以触动每一个欣赏者的灵魂;其二,作品造型美观。作品从整体到局部,从发丝到指尖,从须眉到皮肤皱纹,无不细致入微,无不体现出他的独具匠心,巧妙构思,整体造型自然流畅,给人以独特的美感和无限的遐想;其三,书画与雕塑完美结合。石叟作品上一般都有嵌银丝款识和云纹图案。其制作方法是,先在铜体上书写或绘画,而后挑槽,而后卧入银丝,形成精美的款识和图案。所嵌银丝与铜器表面相平,工艺难度极大。不管在佛教造像史,还是中国工艺史上,都是僧人石叟的独创和贡献。通过上述观察,我们不难看出,石叟作品的特点在巨力公司推出的这尊罗汉像上有着充分的体现,而同现知的石叟造像比较,此像无论在风格和工艺上,还是体量与品相上,罕有与之比肩者,堪称目前所见石叟造像中最为突出的代表。

我们知道,罗汉是一个组合式的供奉群体,常见为十八罗汉的组合式形式,而十八罗汉中的每一罗汉都有其具体身份和来历。那么,这尊罗汉像表现的具体是哪一尊罗汉呢?根据其形象特征,再参照五代禅月大师贯休所画十六罗汉图和宋代苏东坡为此两组图画所作的赞文,我们认为它表现的应为十八罗汉中的第11位罗怙罗尊者。苏东坡对其题赞曰:“面门月圆,瞳子电烂。示和猛容,作威喜观。龙象之势,鱼鸟所惊。以是幻身,为护法城。”此像形象特征与苏氏所赞罗汉罗怙罗完全吻合。罗怙罗是释迦牟尼佛的儿子。释尊未出家前在父亲净饭王的强烈要求下娶临国(天臂国)公主耶输陀罗为妻,释尊35岁成道时,耶输陀罗生下了罗怙罗,罗怙罗在母胎整整呆了6年。6岁时,释尊应父亲净饭王请求到迦毗罗卫城看望耶输陀罗母子,罗怙罗第一次见到了父亲,并随释尊加入了僧团。释尊巧施方便,让弟子夏仁布引导罗怙罗,罗怙罗遂从夏仁布出家为僧。罗怙罗出家后,严格要求自己,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释尊对他也非常关怀,但这种关心并不同于世间的父子之情,而是伟大的佛陀对苦难众生至诚的关怀,因为罗怙罗出家较一般人有更多的压力和障碍,他要克服骄傲和自满,他要在各方面比别人做得更好。罗怙罗在僧团中密行忍辱,并赢得“密行第一的称号,足见他完全领悟了释尊对他的关爱。罗怙罗至今没有涅槃,率1100罗汉住在毕利澈飏瞿洲,共同护持传播佛法。

由上可见,这尊石叟造像的艺术特点和价值可以归纳为四点:其一,它是一尊典型的明代石叟铸铜造像,体现了石叟造像的鲜明风格和工艺特点;其二,石叟造像一般以小型多见,这尊造像体量超出一般所见,具有明显的稀有性;其三,这尊造像表现的是人们熟悉的释迦牟尼佛的儿子罗怙罗尊者,题材具体而明确,具有重要的宗教价值;其四,此像银丝所嵌“大明正德年制”款识极为罕见,不仅显示了极高的艺术地位和品质,而且对于研究石叟造像的时代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由此四点足可看出此像的非凡艺术价值。

(责任编辑:郭彤)

猜你喜欢

尊者银丝款识
中江挂面:银丝飘香九百年
降龙尊者
基于离散度的药柱端面银丝位置视觉识别方法 ①
金石学视域下陶瓷款识的学术独立性研究
背影
土观呼图克图驻京期间的贡献探析——从摩利支佛母像款识谈起
吐鲁番发现的明代成化瓷器款识字体结构研究
浅述清代瓷器的款识特征
读郑重《十八应真像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