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人本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2017-04-25刘笃举高岩刘方强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人本理念教育管理小学

刘笃举+高岩+刘方强

摘 要: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过了长期的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之后,我国的小学教育水平也实现了进一步提升。人本理念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能够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通过运用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手段,来满足人才的培养需求。下面,就针对人本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 教育管理 人本理念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人本理念的实施是促进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与此同時,其也是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保障。传统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一定限制,管理者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得不到提高,同时学生主干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一、人本理念的基本概述

从本周四奥鸿来说,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本教育管理理念的确立,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越来越多地把注意力倾注于精神文化,更多地关注人的自由、权利和自身个性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但由于受传统文化观念与传统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当代教育管理者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仍然带有挥之不去的体罚、威胁甚至暴力等非人性化的烙印。“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将更加关注人的自由、人的情感、存在和价值,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等人文精神再次成为时代的呼唤”。这种历史使命体现在教育中,要求管理者树立人本意识与人本教育管理理念,尊重人、培育人。

二、传统小学教育管理的不足之处

(一)不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养成

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丝不能偏离这一方向,否则就会被认为不合常规,而引来一片批评和责难。学生以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考核标准为基础,以所用的教材为核心,以教师的教学要求为根本进行学习和生活,稍有离经叛道就会被制止。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尊重和充分发挥,迫于管理者的种种管理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创新想法。

(二)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使很多学校通过学生成绩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通过学生成绩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做使得学校只注重语数外的教学,学生只注重语数外的学习。然而小学教育是学生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的重要阶段,不能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抓好学生智育教育的同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促进学生德智体全方面发展。

(三)不利于教育管理的科学进步

招生规模的日益加大,一方面加剧了师资的短缺,另一方面使教学资源捉襟见肘,使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越来越不足,只好用传统方法教“大众化”的学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教书匠,无形中使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却越来越低。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也是今后走向成才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在小学教育中就扼杀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管理模式,能否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可想而知。

三、人本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一)树立起科学的人本管理理念

学生属于教育教学管理的主体对象,教育教学要将学生作为中心。管理者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差异,促使学生主管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管理者制定学校规章制度过程中,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学校特色的管理制度。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要防止规章制度限制学生创新行为。此外,学校为管理者提供更多的空间,管理者充分发挥自身主管能动性,善于词用新颖、可行的管理方式进行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此外,教师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的时间,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学生的引导者,科学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索。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学习和探究,促使学生知识储备增加,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关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学生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学生和教师的行为,对管理者自身行为也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在人本思想管理制度下,管理者要客服“人治”,采用相对规范的手段,促使管理者各司其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但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促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根据心理学习相关知识,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充分体现出学校管理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体现个人主义思想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管理过程中,注重民主性,促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均能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员,对学校产生归属感。通过这种形成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管理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状态良好,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相对轻松,从而形成被管理者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在思想上和能力上均得到发展,管理者轻松管理,尊重被管理者的良好状态。

(三)引导全员参与教育教学管理

学校发展是基于培养优秀学生,促进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的。因此,学生的全面发展便是学校需要高度重视的内容。为了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教师以及学校管理者要严格遵守学校规定,并充分落实学校规章制度。首先,管理者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自觉遵守相应规则,避免规章制度上的死角存在,对各个角落进行全面监管。教师引导学生尊师重道,学习教师身上的优秀品质,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实施过程中,管理者要坚持贯彻人本理念,帮助学校每位职工均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日常工作。教师属于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主体,这就需要学校大力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教师参与到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提升教师归属感和成绩感,促使其工作积极性得到提升。此外,学校教师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对于学校教学也具有积极影响,提高了学校教学水平。提高管理人本思想意识,将人本思想渗透到交易教学的全过程。

四、结语

总而言之,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树立人本思想,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此外,管理者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采用科学可行的方式进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引导学校全员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当中,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促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慧芳.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人本主义理论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1-3.

[2]任可斌.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23):25.

猜你喜欢

人本理念教育管理小学
关于家居纺织品设计的情感化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本理念的运用探讨
试论人本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的路径创新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