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传统文化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2017-04-25李春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李春玲

摘 要: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下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与发展基石。我国古诗词蕴含了大量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文学智慧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古诗词教学向当代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巨大的优势与深远的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学包括古诗词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忽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倾向。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学古诗词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将查找相关资料进行研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的指出,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吸收传统文化,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文化修养,促进学生精神领域不断丰富。为了落实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古诗词教学,更应着眼于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古诗词中的深远的意境、丰富的情感、精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符合小学阶段的认知发展与价值观念,学生在学习诗词的时候必然会受到熏陶,启迪学生心灵不断发展。古诗词教学是当代优秀文学文化的载体,在教学中要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逐渐陶冶学生的情操,注重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在这种教学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要不断提升,主动担负起传统文化的传播责任,下面将对传统文化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分析。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

1.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如果能够在小学阶段记忆大量的诗文,就会逐步积聚深厚的文学功底,因此,加强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小学阶段掌握的古诗词,可以帮助其奠定扎实的中华文学基础,同时对未来诗词曲赋的理解与传统文化的学习,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发展正处于在由他律向自律的阶段,道德标准受到外界的影响相对较大,加强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符合学生的认知标准,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学阶段通过古诗词教学是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好时机。

2.符合语文教育特点。义务教育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思想感情的培养与熏陶,在语文课程中提炼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学生自觉地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从小学教育开始就需要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古诗词教学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符合语文教育和教学特点。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人文性,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渗透了大量的民族思想、历史和精神,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念,是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阶段,传授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就是进行古诗词教学,教师应该通过古诗词教学,挖掘其中传统文化的内涵,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奠定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让学生感受语文教育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

3.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关键阶段,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符合学生道德情操的需要。小学生是祖国的明天,通过古诗词教学,可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的语文教学形式比较呆板,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低迷,把传统文化渗透到古诗词教学中,需要利用体验式、情境式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当前小学生中也有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不尊敬师长,胆小怕事,缺少责任感,这都需要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中提升其综合素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传统文化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1.确定明确的教学主题。在当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确定明确的教学主题,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认知规律,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构建新的学习体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材的编写中,每个单元的主题确定都要注重古诗词中传统文化的挖掘,确定明确的主题才可以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習产生巨大的帮助作用,并能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理清教材前后、课文之间的关系与脉络,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对传统文化的掌握更加牢靠,对传统文化的记忆更加深刻,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加透彻。根据相关的学习理论,在具有明确的单元主题的情况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会更加的得心应手,后续课文的学习理解会更加巩固。

2.加强教师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激发教师传播传统文化的热情。教师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不断积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只有教师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才能够在古诗词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教师自身具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备课中才会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想要给学生一瓶水,自己就要是一条小溪,想要学生感受到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教师就要自身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学校需要开设传统文化的培训课程,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语文教师之间要相互帮扶,共同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对古诗词教学中的知识要善于学习、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教师还要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丰富自身的知识系统,激发对传统文化热情。

3.更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比较多,一般来说,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知识,例如在学习《悯农》的时候,可以将诗歌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编成一个小小的故事,加深学生对农民的认识,搜集农民辛苦劳作的资料和故事,并让学生讲述这些小故事,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农民生活的辛苦,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在学习传统习俗诗歌的时候,可以利用情景式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进行表演,展现古代节日的特别之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了解古诗词中的节日习俗。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古诗词教学中,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提升发展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参考文献

[1]孙芳芳,安晶.论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2]李墨.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比较研究巧[J]浙江师范大学,2013.

[3]刘晓晴.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4]王扬.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