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打造最具生命力的“诗思立体课堂”

2017-04-25李楠

现代苏州 2017年8期
关键词:苏州园区博物馆

记者 李楠

知行录

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打造最具生命力的“诗思立体课堂”

记者 李楠

野外考察生态湿地,探寻远古文明遗址,撰写生态报告……11年来,苏州中学园区校的师生们自主结成研究小组,从“水乡特色菜谱”、“良渚文化玉器的艺术特征”等26个湿地研究课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创立了“绿色卫士”、“Green Plan”、“泽奇学社”等社团。他们用这种诗意的教与学的方式,保护身边的湿地,创建绿色生态有机农场,呼吁太湖湿地申报成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苏州中学园区校副校长胡慧敏说:“湿地文化”课程是我校原创的一种课程形态,是基于校园及周边湿地环境而创生的。该课程是融合自然与人文、学习与研究、学校与社会的跨学科的综合实践课程,它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倡导人地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广大师生在充满诗意的湿地上学习与生活,他们不仅比别人更懂得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而且也更懂得多元共生的意义。

“天人合一”,两个课堂的智慧碰撞

苏州中学园区校,坐落于如诗如画的湿地之中,校内还保留了一片近20亩的自然湿地。园区校的周边有草鞋山、张陵山等良渚文化遗址,良渚文化是建立在太湖远古湿地环境之上的史前文明。这些真实生动的地域资源,构成了学生身边可以感知、可以发现、可以探索的生活世界。湿地的灵动、多样性与生命力,给予了师生们无限的灵感与智慧。

如何让“湿地文化”深入学生的心灵?2006年2月,来自苏州中学园区校的生物、地理、历史、文学、数学等多种学科的老师,成立了“湿地文化研究”课题组,他们把湿地资源转化为课程体验,并编写并出版了《湿地》(中、英文版)校本教材。

作为个性化的课程基地,苏州中学园区校又建造了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西马湿地博物馆。由湿地生态馆、湿地生活馆、湿地文明馆组成的湿地博物馆,从自然到人文再到精神领域,成为全方位引导学生“质疑与思考”的立体课堂。

苏州中学园区校副校长胡慧敏介绍:以《湿地》教材为蓝本,苏州中学园区校创建了湿地生态园和西马(湿地文化)博物馆两个特色课堂,引导学生从平面的文本学习中走出来,进入生动活泼、充满探究感的“立体课本”中。

第一个课堂是“大自然课堂”。利用学校保留下来的一片湿地,还原湿地自然景观,构建了苇风芦影的湿地生态园。“大自然课堂”倡导实践与探究的学习模式,关注实践调查、实验取样、实证研究等科学实践活动。

第二个课堂是“博物馆立体课堂”。学校创建了1500平米的西马博物馆(湿地文化博物馆),自下而上构建了湿地生态、湿地生活、湿地文明三层“立体课堂”。寓意:生态保护是基础;生活智慧要建立在人地和谐的基础上;文明是流传后世的精华,是精神领域享受。“西马博物馆”倡导质疑与思考的学习模式,关注浸润学习以及项目研究学习。

“一人一品”,为湿地文化注入创新智慧

湿地文化课程,关注问题教学和实践教学,这给教师带来巨大挑战。很多知识和技能超越教师原先的知识积累和能力。胡慧敏说: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结成了“学习共同体”,和学生一起发展。地理教师朱仲之,是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他开设的《中国湿地现状》研究课,获得市级一等奖。在省级期刊上发表了《湿地课程的学习方式:浸润、实践和实证》文章,近期他被评为苏州市区地理学科带头人。

她补充说:我们还鼓励教师“一人一品”,利用自身专长,开发精品课程。语文教师闻一波有30多年收藏古玉的经历。他带领大家寻找失落的湿地文明,展出近百件史前玉器,开发了“湿地文明”课程;生物教师林子杰掌握鸟类观察的野外技能,开发了《校园湿地鸟类调查手册》;语文教师何一萍开发了“湿地文学”课程;数学教师樊亚东研究“如何利用数学模型研究湿地”;政治老师单伟峰研究“水的智慧”……丰富的教师专长为湿地文化课程注入了创新的智慧。

一批优秀教师倾心创造,以学科知识作支撑,以专业化视角形成湿地课程系列。目前已出版并投入选修课程使用的有6套,包括《湿地文学·植物篇》、《校园古代陶瓷片赏玩》、《西马博物馆英文志愿者讲解》、《江南水乡船拳》(全校大课间必修项目)、《江南园林建筑模型》和《史前玉器鉴赏》。

教师参与有关课题研究并结题的有三项,其中省级重点课题《构建“学校湿地文化”的研究》获省级精品课题奖。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7篇。研究成果获3个省级一等奖和1个特等奖。其中,“湿地文化”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获“江苏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

其实,“获奖、出版”等成果并不能代表教师发展的全部,教师内在深层次的体验与幸福感,是无法用数据来说明的。国家督学成尚荣对湿地文化的开发曾经高度评价:一个课题要有崇高的价值追求。寻找湿地就是要寻找失落的文明、失落的文化,“西马学社”就是他们对失落文化的一种寻找,一种重新建构和坚守。这个崇高的价值追求,形成了一个志同道合的研究团队,这个团队有兼收并蓄的智慧,摒弃功利心,坚持和勇气。这是他们崇高的价值。

“诗思特质”,湿地文化促学生全科发展

苏州中学园区校课程教学方式的改变,不仅带给学生开阔的视野,而且让学生有质疑和表达的自由。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带给学生多样化学习体验。戴思宇是来自河南的少年班学生,在选学湿地文学过程中产生了创造灵感:搜集校园周边的湿地古诗词以及挖掘那些被遗忘的诗人。为此,他奉献了所有双休日,走遍图书馆,翻遍地方志,最终编撰出版了《湿地诗词选粹》。方欣是一位纤弱的高二女生,她对西马博物馆里的史前文明产生了兴趣。她曾带着自己的研究文章《良渚玉器纹饰的考据》参加了北大考古夏令营,因表现优异,获得了北大自主招生资格。金雨琦、朱缃绮、石育之同学对吴地山歌的历史渊源有兴趣,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周边搜集、录音、整理,编纂了《吴地的天籁》一书。书中记录了从先秦一直到现代苏州地区的民歌发展历程。

多年来,“西马学社”成员带领学生,对草鞋山文化遗址进行了多次寻访、考察,经过不遗余力的宣传,最终带动了草鞋山文化遗址的修复。林汐石同学选修了西马博物馆的古琴课程,她以题为《假如没有那柄麈尾》的读书论文在第八届复旦大学“博雅杯人文知识大奖赛”荣获全国二等奖,于2012年被复旦大学录取。

课程学习方式的创新,最根本的是让学生获得了学习主动权。八年来,一批学生在参与创业式学习时脱颖而出。现已是剑桥大学学生的全逸君,创立了“泽奇学社”,主动担负起关注湿地文化的使命。生物课代表刘皓天是“泽奇学社”骨干成员,他的好奇心、探究热情以及渊博的蛇类知识,在学校里获得了“湿地蛇类研究专家”的美誉。蒋旻曦、王迪甫、林汐石分别是2010级泽奇学社、精英社、模联社社长,他们联合举办了“太湖湿地模拟申报世界遗产”活动,吸引了50多名学生作为48个国家代表出席。第二年他们又代表学校参加了“中英学生模拟申报世界遗产”活动,全英文精彩陈述和睿智回答,获得了“最佳团队奖”。已在纽约大学留学的冉鑫安是“Green Plan”社团的第二任社长,热衷于环保事业,创建了校园“有机农场”。俞天沐同学是学生会直选主席,他利用暑假组织中外社团联盟成员,开展了苏州、杭州、北京三地大运河调查与走访活动,最后将第一手采访资料编撰成《遇见运河》(双语版),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国“大运河申遗”,得到了世界遗产保护组织的赞赏。

胡慧敏说:多年来,广大师生通过湿地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学习,共同创造出崭新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湿地文化。湿地,自然与人文结合,其内涵的丰富性为构建独特的课程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湿地,多元与共生结合,其暗含的和谐相融的意境与园区校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相合。作为一种课程文化,它不仅是师生探究学习的实践平台,也是师生共同追求“天人合一”,充满人文情怀的发展平台。

在胡慧敏看来,苏州中学园区校通过湿地课程文化的建设,已经形成了课程文化的“诗思”特质,将湿地研究的“诗意”与课程开发的“思性”统一起来。如果说“特色”也是一种“质量”的话,那么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课程文化则对学校发展形成内在的、长远的、整体的影响,并以浸润和濡染的方式具体而深刻地影响师生外在行为和内在气质,使学校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气场和气韵。

猜你喜欢

苏州园区博物馆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博物馆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露天博物馆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