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防”到“放”的转变
——小学生行为偏差心理辅导案例

2017-04-24陈晓红

关键词:小罗归因偏差

陈晓红

(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芝村中心小学)

从“防”到“放”的转变
——小学生行为偏差心理辅导案例

陈晓红

(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芝村中心小学)

一、缘起

“老师,小罗欺负我!”吃好饭刚回到办公室,我就听到班里的学生在门口这样喊。“唉——”长叹一口气,我急忙向班级赶去。带着这位“调皮大王”回到办公室,我问清了事情的原委,批评了他。整个过程中,小罗的态度极其端正,问他错哪里了,他一下子说到了要点。问他以后怎么办,小罗说他以后一定改正。该走的“流程”都走完了,小罗低着头回去了。可我心里有点儿忐忑不安,“调皮大王”这么快就能改正?下午第一节下课时,一个学生跑来说小罗在教室里玩的时候把日光灯砸下来了!

二、过程

我接班的时候,小罗已经是一个人高马大的六年级男生了,胖胖的,很魁梧,站直了和我差不多高。接班的时候,我刚教完三年级学生。面对小罗这样的学生,我真的有点儿措手不及。接班时,其他老师不止一次跟我说,小罗是个惹事大王,很难管。说实在的,管小罗我真的有点儿“发怵”。果不其然,刚开学没几天,小罗不是没交作业,就是欺负同学,或者把班级里椅子、窗帘、日光灯“不小心”弄坏了。班里的同学人人怕他,没人愿意和他坐一起。批评、叫家长等“狠招儿”,我都试过。可是,小罗总是前一刻在你面前痛哭流涕,看着就让人怜爱,下一刻转身就眉开眼笑。他变脸速度之快,不能不令人咋舌。对管小罗,我真的是“怕了”,真想抓着他肩膀问他:“你到底想干什么?”后来,几次“交锋”下来,我失望了——即使我这样问他,他也说不出他自己到底想干什么。面对不断有情况的小罗,我每天都想办法对他“严防死守”。找一个乖的成绩好的女生当他的同桌,以防他欺负同桌;空余时间找他到办公室写作业或者看课外书,防止他不交作业。但是小罗依旧“屡出奇招”,令我难以招架,焦头烂额。

(一)探究原因

静下心来,我仔细分析小罗的问题,发现造成小罗行为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家庭影响

小罗的妈妈和爸爸离婚了。平时,父子俩挤在一间小屋子里。小罗的爸爸是个小区保安,平时很忙,有的时候晚上还要值班。对小罗的学习,他能做的是每天问一下儿子作业做好了没有。如果小罗回答做好了,那么这天就“万事大吉”了。小罗的爸爸很关心小罗的学习,迫切地希望小罗可以用知识改变命运。在这样的期望下,小罗爸爸时常会打电话或者到学校来了解小罗的学习情况。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期望值太高。当小罗的行为达不到爸爸的要求时,小罗的爸爸就对他暴力相向。

小罗的爸爸习惯用“打”来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小罗不怕被打了。在父亲的潜移默化下,小罗也学会了用“打”解决问题。有一次,他和同学一言不合,就动手掐同学的脖子。

2. 归因偏差

归因是对造成结果的原因,进行推断和分析的过程。归因影响着个体对外部世界反应的途径与方法。有了合理的归因,学生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结果;有了不合理的归因,学生有可能采取消极、极端的反应方式。小罗学业上的归因就出现了偏差。他在几次难度较大的检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此,小罗将其归因为聪明,他认为自己平时不学习也可以取得好成绩。不好好学习,他的成绩逐步下降,最后导致他在学业上采取消极态度。

3. 渴望关注

小罗的行为偏差不是一天两天了。同学知道他的脾气,都躲着他。老师也希望他能安分些。平时,小罗“安分”的时候,同学也尽量不去惹他。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罗更加渴望被关注。他发现,他在犯错时反而能被老师和同学关注。于是,他的脑海中就建立了“犯错等于被关注”这样的条件反射。结果,小罗犯错的频率越来越高。他习惯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寻求关注,获得注意。

4. 同伴关系

平时,女同学见了小罗就怕,男同学见到他也是唯恐避之不及。有一段时间,班级里甚至是“谈小罗色变”。每一次给小罗安排同桌,第二天他的同桌就会来反映小罗的种种劣迹,不想和他坐在一起。坐在他前面的同学,也经常会说小罗上课的时候“不老实”。没有一个好朋友的小罗很孤独,而孤独的小罗则“四处惹祸”。

(二)几条策略

1.明事实,悟道理

小罗很聪明,有些知识只要他在课堂上听到一点儿,做起作业来就很顺手。用数学老师的话来说,他“悟性高”。正因为小罗有这个特点,老师就希望小罗上课时能尽量多听一点儿。各科老师总会时刻去关注他有没有听,或者时不时地让他回答问题。这样下来,小罗的数学、英语水平在班级算中上等,而语文、科学要在课后下功夫的,他只达到了中下水平。

“小不治则成大乱”,痛定思痛,我狠下心来,在学习第二单元的课文时,我故意在课堂上不再给他特别关照,不去提醒他要认真听。结果可想而知,在第二单元检测时,小罗的成绩变成了下等。于是,我趁热打铁把他找来,和他一起分析原因。首先,我承认他比其他同学聪明,别人要十分努力完成的事情,他努力五分就成。接着我反问他:“这么聪明的你,为什么这次会这样?”接着,和他讨论聪明人是不是就不用努力了。结合这一次的实际例子,他说还是要努力的。最后,提高目标。我让他自己选择要达到优秀还是良好,对他明明有能力达到优秀却满足于良好的现状表示可惜,希望他能更进一步。

“吃一堑长一智”,经过那次沟通,我和他提议用第三单元测试当试验。结果,他轻松地取得了优秀成绩。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这一次,他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接下来的几周,他学习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了。

2.展特长,促人际

小罗与同学间的人际关系相当差。同学们都觉得他太吵,老是欺负人,所有违反班规的事情和小罗这个名字都画了等号。可大家在议论他的缺点时,往往也忽视了他的优点,其实,小罗做起事情来是非常认真的。每一次交代的事情,只要他想做,他总能做得很漂亮。学校卫生检查时,屡遭扣分的地方是教室卫生角。我把教室卫生角的保洁任务交给了他。前几次,他还需要我提醒,后几次他很自觉地完成了任务。班里也因此连着好几个星期获得了“优胜班级”的称号。在我有意识的引导下,同学们都觉得小罗的功劳最大,对他刮目相看了。

聪明的小罗也可以当别人的小老师。数学课上,数学老师常指派小罗教其他没学懂的学生。有一次,班级里一个很受欢迎的女生跑过来和我说她想和小罗坐在一起,这样小罗就能教她学数学了。这真令人惊讶,于是我高调地当着全班的面说了这件事,给他换了位子。经过这次事件,小罗一下子从“滞销货”变成了“抢手货”,下课时总有许多同学围绕在他身边问问题。同学们玩的时候也会叫上他。

在例行谈话时,我站在他的立场,把他的心声说了出来。我顺便也提了一下其他方面的优点。他对同学好,同学也会对他好,慢慢地,小罗欺负同学的行为少了。

3.写感恩,触真情

即使你对自己的父母有再多的不如意,但他们的出发点都是爱。毫无疑问,小罗的爸爸很爱小罗,只是用错了方法。小罗只看到了爸爸打他的事实,却忽视了那深藏在背后的如山的父爱。

在家长会前夕,我们班搞了一个给父母写信的活动。班队课上,我们聆听了《时间都去哪儿了》。听了歌词我问他们:“这是写给谁的?”第二遍看着视频去听,去回想,最后在音乐声中写下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开始,其他同学奋笔疾书时,小罗一个人转来转去,十分不安定,提醒了他好几次,他才静下心来。写着写着,一个同学说了一句:“小罗,居然哭了!”望过去,小罗低下了头。我不知道哪一句话打动了小罗,但小罗开始写字了,但信写得并不长。在家长会上,小罗的爸爸看了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这是他写的!我以为是他抄的。”爸爸也提笔给小罗写了回信,父子间的交流就从两封信开始变多了。

三、反思

从对小罗最初的“防不胜防”到最后的让他“放手去飞”,真的算得上峰回路转。在班级里,总有像小罗这样有行为偏差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有个共同的特点:批评时,他低头“听着”;表扬时,他好像无所谓。在慢慢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发现了那个撬动心灵的支点,以点为突破,改变了他们。

世上没有不想进步的孩子,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优秀,只是他一时没有找到方法。毫无疑问,寻求良策,让“小罗们”更快地走出成长困境,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责任编辑:谭颜葳

猜你喜欢

小罗归因偏差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50种认知性偏差
小罗给《吐槽大会》写段子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90分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参考网上
机械装配偏差源及其偏差传递机理研究
大学生外宿心理的归因及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