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陆桥运输指标与中欧班列相关数据分析及2017年中欧、中亚班列发展预测
2017-04-24王德占
王德占
2016年世界黑天鹅事件不断,世界地缘政治日趋复杂。2016年连续出现英国脱欧事件、德法非洲难民、意大利宪法改革公投失败、韩国总统亲信干政和美国总统大选政治分裂等问题,加之乌克兰局势动荡、ISIS恐怖活动、韩国部署萨德、局部冲突不断升级等,使世界复杂地缘政治形势进一步显现。政治环境的变化也引发了新一轮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的问题,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延缓了世界经贸复苏的进程,经济增速呈现逐年回落态势,由2010年的5.2%降至2011年的3.9%,2012年和2013年进一步分别降至3.2%和3.0%,2014年出现小幅反弹到3.4%,2015年跌回到3.2%。进入2016年,在一系列黑天鹅事件和地缘政治形势影响下,世界经济增长压力重重,经济复苏步伐并未达到预期目标,IMF2016年10月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将2016年世界经济增速下调至3.1%,低于一年前3.6%的乐观预期,其中:發达经济体增速降至1.6%,低于2015年0.5个百分点;展望2017年,受美国经济回暖、就业增加和金融市场平稳等因素影响,世界贸易将稳定增长,但也面临逆全球化的挑战,特别是美国新当选总统的贸易政策、德国大选是否会再次出现黑天鹅事件值得关注。在2017年经济回暖的背景下,IMF依然看好2017年世界贸易发展,预计增速有望达到3.8%。
2017年1月19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在新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16年我国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客运结构持续优化,货运量、港口吞吐量主要指标走势“前低后高”,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位运行。在货运方面,与宏观经济走势基本一致,交通货运量增长逐季加快;铁路、民航客运量占比提高分别达到14.7%和2.5%,较上年分别提高1.6和0.3个百分点;水路完成客运量2.7亿人,与去年基本持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8亿吨,同比增长3.2%,增速较上年回升1.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速保持在2.3%左右,四季度增速明显提高,达5.8%。其中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亿标箱,同比增长3.6%。2016年我国铁路部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进展,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大幅增长,开行班列1702列、同比增长109%,其中返程班列572列、同比增长116%,而在德国境内始发与终到的中欧班列数量也已达到1034列(返程410列),一批境外铁路项目取得新进展。
一、2016年大陆桥运输相关指数分析
(一)2016年主要沿边口岸货物运输指标分析
1、阿拉山口铁路口岸
2016年阿拉山口铁路口岸过货746.8万吨,同比增长20.6%。其中,12月份铁路过货66.8万吨,同比增长52.1%。从进出口方面看,2016年铁路过货整体呈现“进增出降”局面。其中,进口465.5万吨,同比增长40.2%,占铁路过货总量的62.3%;出口281.3万吨,同比下降2%,占铁路过货总量的37.7%。整体而言,随着国家对矿产、林木资源开采管控力度加大和国内矿产资源价格企稳、需求回暖等因素影响,2016年途经阿拉山口铁路口岸进口的金属矿石、钢材、粮食、木材等货物分别增长176.2%、34.1%、143.5%、7.9%。自1991年铁路口岸通关过货以来,至2016年12月底,阿拉山口已累计过货2.01亿吨。
2、霍尔果斯口岸
2016年霍尔果斯区域进出口货物量2600万吨,增长0.8%,外贸进出口总额8亿美元,增长10%。作为中国西北集公路、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一体的综合性口岸,近年来,霍尔果斯口岸通过改善通关环境、优化商品结构和落实优惠政策等措施,促进了区域高新技术、纺织服装、鞋类、机电产品和优势农产品的出口,而进口商品主要是管输天然气、动物皮毛和甘草等。
3、二连口岸
2016年1-12月份,二连口岸进出口货物累计为1435.7万吨,同比增长2.4%。其中:进口货物为1104.8万吨,同比增长16.9%;出口货物为330.9万吨,同比减少27.7%。其中,铁路口岸进出口货物完成1231.6万吨,同比增长14.2%。其中:铁路口岸进口货物1099.3万吨,同比增长17.1%,铁路口岸出口货物132.3万吨,同比减少5.5%。
进口货物:1.铁矿石:进口运量为552.1万吨,占进口运量的50.2%,同比增长15.9%;2.木材:进口运量为129.1万吨,占进口运量的11.7%,同比增长19.2%;3.铜矿粉:进口运量为66.2万吨,占进口运量的6%,与去年同比增长10.6%;4.石油:进口运量为15.3万吨,占进口运量的1.4%,同比减少14.1%;5.纸浆:进口运量为57万吨,占进口运量的5.2%,同比增长3.6%;6.集装箱:进口运量为15.3万吨,占进口运量的1.4%,与去年同比增长16.3%。
出口货物:1.化工:出口运量为20.7万吨,占出口运量的15.7%,同比减少5%;2.沥青:出口运量为4.5万吨,占出口运量的3.4%,同比减少37.8%;3.金属:出口运量为5.7万吨,占出口运量的4.3%,与去年同比减少58.6%;4.石油:出口运量为4.8万吨,占出口运量的3.6 %,同比减少5.4%;5.矿建:出口运量为5.4万吨,占出口运量的4.1%,同比减少17.4%;6.集装箱:出口运量为41.9万吨,占出口运量的31.7%,同比增长6.2%。
4、满洲里口岸
2016年,满洲里口岸跨境班列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呈现五大特点:一是开行列次取得新突破,同比增长40%。全年经满洲里口岸进出境班列846列,68114标箱;同比分别增长40%和35%;其中,出境班列639列,51826标箱,同比分别增长45%和42%。其中,返程班列207列,16288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8%和17%;二是开行路线实现新突破,同比增长79%。2016年经满洲里口岸跨境班列开行路线日趋丰富,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全年新增“满俄欧”、“通满欧“、“粤满欧”、“冀满欧”、“赤满欧”、“满俄白”、“南满欧”、“昆满欧”“赣满欧”等11条路线,线路增长至25条;三是返程班列突破货物单一局面。新开通的返程班列“皖满欧”是满洲里口岸第四条回程线路,装载的主要货物有压缩机、家具高密度板、水泥、单螺杆泵、管道输送系统等,改变了班列开行以来满洲里口岸回程货物只有汽车配件和板材的单一结构,丰富了回程货物种类,缓解了回程班列放空的现状。四是冷藏专列开行,突破果蔬单一输运方式。2016年冷藏集装箱跨境班列首次经过满洲里口岸,标志着全国首发冷藏集装箱跨境班列经满洲里口岸成功开行,更标志着满洲里口岸成为对俄果蔬出口最为快捷的重要大通道。五是新增多式联运,突破单一渠道运输模式。“三星”海铁联运班列的开通,标志着中韩俄国际物流通道的正式开启,同时也标志着经满洲里口岸出境的中欧班列进入多式联运新常态。
(二)2016年与大陆桥运输相关的中铁联集主要集装箱站运输指标分析
1、2016年中铁联集成都集装箱中心站运量为56.9万TEU;较2015年43.56万标箱上升幅度较大。
2、2016年中铁联集重庆集装箱中心站运量为42.4万TEU;较2015年38.46万标箱略有上升。
3、2016年中铁联集昆明集装箱中心站运量为43.8万TEU;较2015年33.89万标箱有所上升。
4、2016年中铁联集大连集装箱中心站运量为20.88万TEU;较2015年22.55万标箱略有下降。
5、2016年中铁联集青岛集装箱中心站运量为16.02万TEU;较2015年9.79万标箱有大幅度上升。
6、2016年中铁联集郑州集装箱中心站运量为15.1万TEU;较2015年8.56万标箱上升幅度较大。
7、2106年中铁联集西安集装箱中心站运量为13.8万TEU;较2015年11.39万标箱略有上升。
8、2016年中铁联集武汉集装箱中心站运量为10.06万TEU;较2015年7.51万标箱有所上升。
(三)2016年与大陆桥运输相关的沿海港口国际过境运输指标分析
1、连云港港
2016年,连云港国际班列累计完成4.69万标箱,运量居全国班列之首。其中,东行完成0.68万标箱;西行完成4.01万标箱,同比增长3.9%。在西行班列中,国际中转出口完成1.21万标箱,同比减少32.7%;出口完成2.8万标箱,同比增加34.6%。
2、青岛港
2016年,青岛港海铁联运完成48.3万TEU,同比增60%,位居全國沿海港口首位。其中,国际过境集装箱完成2.4万TEU。集装箱场站箱量同比翻两番增长。
3、大连港
2016年利用“辽满欧”大通道,大连市开行了多条专业定制化班列。2016年1月27日,大连港集团为韩国三星电子产品量身定制的“三星班列”正式开通,拉开“中韩俄”物流大通道建设发展的序幕;5月18日,为我国设在白俄罗斯的海外最大投资项目“中白工业园”提供钢构件的“中白班列”正式开通;6月24日,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至大连的“中航互联快线”回程班列开通运行,主要服务于俄罗斯进口木材项目;7月20日,大连至莫斯科的商品车过境班列开通,销往俄罗斯的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乘上了“辽满欧”;8月10日,由大连开往莫斯科的我国首列全冷藏集装箱过境班列开通,为中俄间冷藏产品贸易构建了一条稳定、高效、便捷的全新物流通道。一年多来,“辽满欧”物流大通道不仅吸引了我国东南沿海和环渤海地区出口至俄罗斯腹地及欧洲的货源,也吸引了欧洲、俄罗斯发往中国的货源。
4、天津港
2016年大陆桥运输46000标箱,同比下降29.1%;以二连口岸为主,主要是过境货;阿拉山口和满洲里口岸运量加起来共计2000标箱;回程货空箱较多。
(四)2016年有关中欧、中亚班列的运输指标分析
2013年以来,“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一带一路”的规划,更离不开相关地方政府的努力推动。部分内陆省份将建设“中欧班列”视为重要机遇。一方面,拓展和畅通货物出境通道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围绕“中欧班列”建设跨境货运通道能为地方对接“一带一路”提供抓手。
2016年中欧、中亚班列成为铁路集装箱新的增长点,中欧、中亚班列的开行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2016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702列,其中回程572列48394TEU,占去程班列的49.7%。中国铁路部门与哈铁快运公司密切配合,利用哈铁快运公司提供的境外段站到站全程直达班列优惠运价,组织开行了连云港—阿拉木图直达班列、连云港——塔什干直达班列,2016年中铁国际多式联运公司代理的中亚班列开行646列66162TEU。
1、“渝新欧”班列
重庆市经信委日前发布消息称,自2011年开通至2016年底,渝新欧班列已累计开行910列;2016年全年开行420列,其中去程278列、回程142列,并实现了一系列自我突破:10月,渝新欧实现全程运邮,开辟了中欧班列全程运输国际邮包,并使用安全智能电子关锁,在海关与邮政的数据共享、电子化通关等方面实现了突破;“欧洲—重庆—新加坡”铁空联运分别于5月和11月试运行,形成了以重庆为核心的4小时航空经济圈,降低了运输成本;11月,渝新欧成功试运欧洲进口药品。2016年渝新欧还新增了途经霍尔果斯、二连浩特口岸的两条出境线路以及德国黑尔纳、汉堡和立陶宛舍什托凯等分拨点。目前渝新欧已在德国、荷兰、比利时等12个国家建立集结分拨点,可辐射沿线40多个城市。此外,渝新欧的去程货源已由开行之初的IT产品为主,拓展到机械设备、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咖啡豆等多个品类;回程货物方面,已覆盖欧洲多国的汽车及零配件、机械设备以及化妆品、啤酒、奶粉等。
2、“蓉欧”班列
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数据显示,2016年,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开行数量超过450列,实现了“天天有班列”的目标。列车运载的产品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去年,口岸海关监管外贸集装箱量为3.7万标箱,除电子、机械产品外,首次新增花木。从成都到罗兹,跨越9826公里,走蓉欧快铁仅需11天,这个时间是海运的三分之一,而成本仅为空运的六分之一。去年3月25日,蓉欧快铁为TCL开通专列,此后每周都有一车TCL彩电半成品通过蓉欧快铁运往TCL在波兰的组装基地。“老家”在广东的TCL选择从内陆“出海”,重要原因就是看中低成本和优服务。
3、西安国际港务区长安号班列
2016年“西安港”实现货物吞吐量13万标箱,同比增长20.3%,货物合计约262万吨。始发于“西安港”的中欧、中亚班列“长安号”在2016年开行146列,同比增长54%,实现10636标箱的运量。其中回程3列,实现了回程班列“零”突破。大大降低了当地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物流成本。据了解,“长安号”货运班列从最初的中亚五国,覆盖至华沙、汉堡以及莫斯科等地。随着阿姆斯特丹—西安、首尔—西安跨境货运包机航线及新西兰利特尔顿港到“西安港”的陆海联运新航线的开通,“西安港”以陆港和空港为基础的立体化物流网正在形成。
4、“汉新欧”班列
2016年岁末,从湖北武汉开出的X8017/8次列车满载“中国造”的电子元器件、食品、饮料、服装和机电产品,经由焦柳线驶往德国汉堡。2016年,武汉共发出122趟中欧班列,平均每三天就有一列,开行量比2015年增长三成多,预计2017年还将开行200列。据了解,2014年武汉开行的中欧班列仅23列;2015年开行数量大幅增加,达到92列;2016年开行122列。目前的线路包括武汉至汉堡/杜伊斯堡、武汉至波兰、武汉至捷克、武汉至中亚五国等12条,返程的中欧班列数量也在增加。俄罗斯木材,白俄罗斯牛奶,法国红酒、汽车零配件和德国肉类等进口商品,搭乘中欧班列进入湖北以至华中及周边市场。2017年中欧班列(武汉)还将计划开拓“武汉—哈萨克斯坦—伊朗”的海铁联运线路、以及“中南半岛—武汉—中亚”和“中南半岛—武汉—俄罗斯”的国际铁路货运通道,实现资源与市场的优势互补。
5、“义新欧”班列
截至2017年1月11日,“义新欧”中欧班列已往返运行139列,10566个标箱。去程班列共发运118列,9966个标箱,其中义乌—马德里班列发运97列,8074个标箱,义乌—俄罗斯班列发运6列,580个标箱;义乌—白俄罗斯班列发运1列,92个标箱;義乌—阿富汗班列发运11列,984个标箱;义乌—伊朗班列发运1列,64个标箱;义乌—拉脱维亚班列发运1列,84个标箱;义乌—伦敦班列发运1列,88个标箱。回程班列共发运21列,600个标箱。2016年,“义新欧”班列共运送9524个标箱。
6、“苏满欧”班列
2016年,“苏满欧”中欧班列总计发送出口班列120列,发运货值9.77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3.3%和12.8%。“苏满欧”中欧班列全程运输运距11200公里,虽然跨距长,但是途径国家少,通关相对简单,是全国唯一以小时为单位计时的中欧班列,也是在国内众多中欧班列中做到市场化运作的线路。单趟班列运载货物量高达82个标准集装箱,出口班列全程最短12天,进口班列全程最短14天,最高时速达120公里/小时。
7、郑欧班列
2016年,作为“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中欧班列(郑州)勇立潮头,实现高频往返均衡常态化开行,货值、货重等综合指标在中欧班列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构筑内陆开放高地,打造河南靓丽名片。2016年,中欧班列(郑州)开行251列,其中去程137列5935车11870TEU,回程114列4776车9552TEU,总货值12.67亿美元,总货重12.89万吨,超年度开行计划200列目标。
8、“湘欧快线”
2016年1-12月,“湘欧快线”共发运进出口货物17.3万吨、货值4.93亿美元。2017年,“湘欧快线”将围绕霞凝货场打造“湘欧快线国际陆港中心”,常态化运行明斯克班列,拉通广东石龙到长沙的“湘粤快线”支线班列,拉通越南河内的东盟班列,并将在俄罗斯、波兰、德国等地设置驻外机构。
二、2016年大陆桥运输国际运输呈现的特点和成效
据不完全统计,中欧班列自2011年1月首次开行以来,中欧班列始发城市已达25个,到达境外10个国家10余个集散地。据了解,目前中欧班列承运的货物品类主要有家用电器、机械设备、汽车配件、食品、服饰百货以及电商货物等,货物品类逐步向高附加值转移,IT产品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中欧班列的基础货源。
中欧班列初步释放了亚欧陆路物流和贸易通道的潜能,促进了我国与沿线国家以及其他欧洲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也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据悉,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开始布点投资,在相关国家设立集散分拨中心和海外分支机构,改造运输场站和物流仓库等。
1、中欧、中亚经贸发展迅速
2016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与欧洲及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发展迅速,物流需求旺盛,国内一些城市立足本地区位优势、路网条件和产业基础,不仅有效促进了沿线各国间的经贸往来,也有力推动了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2016年末,欧元区经济和物价、就业三大经济指标全部超预期数字,并且2016全年经济增速自金融危机以来首次超过美国。同时,据中国海关统计,2016年1-12月,中亚双边贸易额达3.88亿美元,同比增长20.7%。
2、铁路总公司高度重视
2016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强化对中欧、中亚班列的组织和管理,中欧中亚班列开行实现新的突破。(1)强化过程控制,提高服务质量,从铁路商定电报抓起,落实班列操作每个环节,强化国际联运运单和随车单据的制作和审核,加强与沿途口岸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提高通关效率;(2)完善口岸转关代理比选办法,在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代理公司中,通过内部比选的方式选择效率高、服务质量好的报关行,压缩报关、转关时间,提高口岸通关效率;(3)积极拓宽境外代理网络,新增俄罗斯欧西公司、德国易普公司等4家境外代理公司;(4)加强资源整合,力推中欧班列统一品牌。6月8日,按照统一部署,从重庆、成都等8地顺利组织发运了中欧班列统一品牌;(5)提高中欧班列全程运输代理比例。与成都、武汉等六地平台公司签署全程运输代理协议,中欧班列全程运输代理的比例从2015年的不到15%提高到目前的 34%。(6)积极发展直接客户。利用铁路总公司给予的量价捆绑政策,以分公司为平台与工厂或者贸易公司直接签署货物运输协议,当地分公司作为当地的平台公司直接与政府对接。
3、欧洲国家对中欧班列的重视
2016年11月8日至9日在德国西部城市杜伊斯堡召开的国际物流商会议上,德国杜伊斯堡港集团负责人埃里希·斯塔克在会上表示,中欧班列不仅是一条贸易线路,它连接了不同市场,使世界工业和物流活动发生变化,沿线国家都希望参与其中并受益。“5年前,中欧班列最初在重庆和杜伊斯堡之间开通时,我们就看好中欧班列的未来发展,当时需要19天才能抵达,如今已缩短至11至12天,每周开行超过20列,”斯塔克说。近来,杜伊斯堡港集团还和中国成都、香港的合作伙伴围绕新建运输枢纽签订多项协议,以更好利用合作商机。
格鲁吉亚铁路公司首席执行官马穆卡·巴克塔泽说,格鲁吉亚参与了“一带一路”倡议,认为这一倡议将为沿线国家带来诸多积极影响。格鲁吉亚也是亚投行的创始成员之一,期待通过各项合作促进本国的基础设施现代化,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
参与中欧班列运营的俄铁远东陆桥公司首席执行官托马斯·卡格尔说,相对于海运和空运,中欧班列是一种特殊的运输途径,目前已作为一种非常可靠的运输方式被市场接受。中欧班列全面建成后,将获得更高运输效率,拉动欧洲和中国内陆地区的运输和贸易,俄罗斯已经在这方面有所收获。他认为,中欧班列未来一定能连通欧亚物流链条的每一个部分。
波兰PKP货运公司业务发展经理安娜·罗扎尔斯卡说,波中两国的良好关系使该公司对未来业务发展有着良好预期,“中国政府向波兰和波兰运营公司提供了巨大帮助和支持,我们为此非常感激”。
三、2016年中欧班列存在的问题
“中欧班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各条线路运营情况参差不齐,回程货较少和线路重复等等。
1、各自为政,无序竞争
从资源配置视角看,内陆多个城市纷纷开行“ X新欧”,导致争抢货源,运力浪费。一些内陆城市为争夺中欧铁路通道起点,对内不计成本,由政府大量补贴运费抢货源;对外概不议价,任由沿线国家抬高运价,价差都由当地政府下属的企业补贴消化。这种分散货源、多口对外的无序竞争,导致铁路资源的浪费。以中部省份为例,现在开通的有合肥、西安、武汉、重庆、成都、郑州和长沙等城市,规划中的还有太原和南昌两地,因为货源地几乎一致,而且这些城市距离太近,揽货时争夺客户在所难免,因此竞争十分激烈。目前,中欧班列每标箱运输成本不低于6000美元,有的班列为争抢货源只收取成本一半的运费。低价竞争使大部分班列处于亏损运营状态。
实际上,国家发改委和铁路总公司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从2016年开始采取了相关措施。2016年6月8日起,中国铁路正式启用“中欧班列”统一品牌,从重庆、成都、武汉、长沙、苏州、东莞、义乌等地始发的“渝新欧”、“蓉欧”“郑欧”等班列都统一名称。此次国家发改委出台的《规划》中也提出,要发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密切与沿线国家合作,寻找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与潜能,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2、线路重复问题严重,沿途基础设施落后
商务部在2016年对郑欧班列运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后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中欧班列主要存在线路重复现象严重和沿途国家配套基础设施落后等情况。目前,国内各地开往欧洲主要区域或同一目的地的班列线路重复,既造成往返空载率居高不下,资源浪费,提高物流成本,也导致对外谈判铁路运价难度增加,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影响我国国际形象。另外,沿途国家配套基础设施落后。目前,中欧班列途径中亚、俄罗斯、东中欧、蒙古等国家,其中不少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信息化程度低,多式联运和分拨都存在很多困难,货物仓储、转运很不顺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班列成本的降低。
3、通关手续繁琐
中欧班列由于经过国家较多,通关需要多国协调,浪费在检疫和通关等方面的时间不同程度存在。并且任何通过地区的政治不稳定都会导致班列的通行受阻。
4、轨距不统一,频繁换装
中欧班列沿途的各个国家的轨距标准不一致,中欧班列在驶向欧洲的时候至少需要换轨两次,降低了通行效率。在中哈边境、白俄罗斯和波兰边境的换轨操作,影响中欧班列的运行速度,但很难做到沿线国家统一标准。
5、回程货源不足,返空箱現象严重
一直以来,从欧洲回程班列,很多是“空手而归”,这使得多条班列面临着“盈利难”的问题。由于没有返程货物,很多运出去的集装箱在卸货后无法运回,不得不在国外直接卖掉。
6、成本偏高,依赖政府补贴
各地方政府的补贴标准从每个集装箱2000元升到4000元,有的甚至达6000元。一个集装箱从中西部城市运到欧洲城市的成本是6000~7000美元,但有的城市以3000多美元的价格销售。
四、2017年中欧、中亚班列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中欧班列作为贯穿欧亚大陆的陆上快速通道,不仅事关国家安全战略,而且充当着“一带一路”的桥梁和纽带。解决中欧班列运行中存在的若干问题,需要整合资源、科学统筹,强化市场主导和运营管理。
1、建立中欧班列国际层面的协调机制。由于国际贸易涉及通关、安全等问题,需要与国外海关、铁路、安全等部门沟通协调,而各地区和物流企业缺乏国际谈判的经验和能力。因此,建议在国家层面搭建服务平台,建立中欧班列国际层面的协调机制。在中欧班列经过的沿线国家中找到利益的契合点,促进共同信任。因此,建立中欧班列国际层面的协调机制,通过设立由沿线国家参加的、高层次的“中欧班列国际运输协调委员会”,为沿线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之间相互沟通和协商提供交流平台,以便协调解决各种问题,帮助破除国际贸易中可能碰到的各种障碍。
2、统筹规划,整合提高中欧班列的利用率。因中欧班列多条线路、长距离线路重合,班列之间的竞争将不可能避免。因此,首先应该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目前,中铁集装箱运输公司已在做“六个统一”工作,包括统一运输组织、统一价格、统一品牌等工作。其次,明晰沿线各省、区、市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资源整合等重大事项,避免重复定位,优化布局运输路线、分销路线,作好各地之间的协同物流行政规划,以实现大规模的成本效益。
3、采取“1+N”的模式选择分拨点,组织回程货物。“1+N”的模式是指在现有线路的基础上,从沿线和终点延伸出去,发展N个分拨点,并建立回程货物的集货点。要在深入分析从欧洲运回中国产品的内容、价值、走向,寻找稳定的回程货源,尤其是高附加值货源。如,渝新欧已经在俄罗斯、波兰建成分拨点,同时负责集货;从德国延伸出去,则考虑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和荷兰的鹿特丹设置新的分拨点和集货点,在法国、意大利建立分支点也在研究中。按照该方案,渝新欧境外辐射范围将囊括中欧、中亚和中东。一旦解决了回程货物问题,回程班列常态化,渝新欧的运行成本将从现在的集装箱运费是0.7美元/公里左右,降低到0.6美元/公里。
五、2017年中欧、中亚班列仍呈快速发展势头
1、2017年初,多个城市提出了“运力翻倍”计划。2017年1月1日,满载各类货物的X8024/X8065次中欧班列(义乌—伦敦)从义乌西站始发,驶往伦敦。中欧班列将首次穿越英吉利海峡,抵达英伦三岛。同日上午,2017年首趟西安—莫斯科中欧班列从西安铁路局西安西站新筑车站驶出,前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业内人士认为,中欧班列自2011年首次开行以来,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近两年,辐射范围快速扩大,货物品类逐步拓展,开行质量大幅提高。虽然世界经济正处于低迷衰退期,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放缓,但是中欧班列发展并没有停滞,反而逆经济形势蓬勃发展,显示了其独特的竞争力。预计2017年中欧中亚班列将在原来的水平上取得更大成绩。
2、“一带一路”战略将继续推动中欧班列发展。中欧班列既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最大受益者,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积极践行者。中欧班列必须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获得快速发展。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我国举办,已有多国领导人确认与会,亚洲、欧洲、非洲、拉美等地区均有代表,体现了国际社会对高峰论坛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视和支持。这一盛会的举办必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更快发展,也为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绝佳机遇。
3、我国政府仍将是中欧、中亚班列强有力支持者。2016年10月8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运量稳定、便捷高效、安全畅通的中欧班列综合服务体系;中欧班列年开行5000列左右,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规划》从组织领导、对外协调、资金投入、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等5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推动中欧班列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措施。《规划》要求,在遵循多边程序和市场化规则的基础上,利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投资机构,在规定业务范围内支持中欧铁路通道和节点建设。发挥各类投融资基金作用,鼓励境内基金机构“走出去”,以股权投资、债务融资等方式支持中欧班列建设。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鼓励铁路、地方、企业共同出资建设,共享投资收益。
《规划》提出,加大土地等政策支持力度,保障通道、枢纽等建设用地。落实相关税收政策、执行相关税收协定,清理不合规的口岸收费,加大对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口岸建设和运行支持力度,保证口岸的正常建设和运营。
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将中欧班列有关议题纳入我国与沿线国家双多边投资、贸易、外交、运输等磋商机制。下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积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加大对各部门、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力度,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4、我国和中亚、欧洲间的经贸仍呈上升势头。2017年1月9日,哈萨克斯坦战略研究所所长叶尔兰·哈林在接受哈通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2017年,中国对中亚地区的投资将持续增长,保持过去几年的增长态势不变。2017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将联合启动12个大型合作项目。这些项目得到实施,将带动中国和中亚国家的经贸、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6年欧盟28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41.3%。中欧经贸合作基础坚实,前景广阔。商务部网站2017年2月6日发文称,2017年商务部将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布局,继续积极推进中欧发展战略对接,不断深化中欧经贸务实合作,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和分歧,为建设好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继续努力。无疑,中欧间稳固的经贸发展将对中欧班列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5、铁路总公司将深化与沿途各国铁路基于中欧班列快速发展的合作。2017年,铁路总公司将促进中欧间国际铁路运输通道的快速发展,共同构建安全畅通、快速便利的中欧运输通道,推动通道沿线各国铁路段基礎设施协调发展,提升线路技术标准,提高其运输能力和通过能力,铁路总公司将与沿途各国铁路深化中欧班列合作,优化中欧班列既有开行方案并制定新的开行方案,扩大中欧班列开行范围。
6、海关将对于中欧班列通关给予特殊照顾,通关效率加快。2017年,满洲里、阿拉山口、二连浩特等口岸将加快对中欧班列检查的速度,最快可以四个小时通关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