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2017-04-24徐丽娜
徐丽娜
(山东省泰安巿宁阳第一中学)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种包含信息科学常识以及简单的电脑技术的基本课程。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假如依然采用原始的“授-受”的方式来进行教育,那么会导致直观明确的信息技术知识成为僵硬,也会令学生在学习时枯燥无味,如此的教学方式成为教师以及学生完成教、学两方面的阻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需要积极研究适合这学科的教学方式,因为作为一个新兴学科,不仅没有符合此学科的学习特点,也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借鉴。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模式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了解、使用电脑信息技术并养成专业素质,达到学教统一。包含两个内涵:一是教授学生掌握并运用信息技术;二是把其作为组织进行教育的一种手段。而组织电脑信息技术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借助信息技术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为了增强学生信息素质,以其能符合未来社会对于精英人才的标准,增强其未来在信息社会的竞争力。
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思路,我们需要明确:不单单是使学生可以真正地懂得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并且实施关于细心技术方面的教学,同时以信息技术教学为一个手段,而使全体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得以提升。另一个方面来说,信息技术教学不能说就是关于电脑软件的学习,是为了符合未来信息社会的工作生活发展的标准要求,所以需要来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知识的意识、伦理情感,增强对于知识的吸收、梳理和创新发展的能力,想达到这种想法就需要让学生真正的懂得计算机、以及网络信息等其他种类的工具的合理使用的方法。以下则是笔者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数年所收获并得出的教育理念,只为了和大家共同讨论研究出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方面更符合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让信息技术教育的程度可以提高一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可以在学生学习中起到推进作用的就是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了,而学生的认知需求的情绪表达其中以点就是兴趣了。大家都知晓,学生对于玩游戏的喜爱程度,这刚好是学生极大兴趣的一个种类。在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教育中就有很多有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练习本学科。比如,在初中二年级信息技术的一些基础简单的常识性知识介绍当中,为了展现电脑的一些特点和功能时,就采用一些电脑自带的游戏来引导新课,这样可以使学生自己动手、耳濡目染,进而增强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又比如在教授学生如何使用鼠标练习的过程中,只需要做一次简单易懂的示范,然后保证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鼠标练习,使学生玩与练相结合,尝试利用“蜘蛛纸牌”“扫雷”等规则简单的游戏进行练习,这样可以切实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許多的学生都能独自找到一些适合自身的小技巧和对于一些数据参数的设置等,之后教师可以进行一个小小的总结以此来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有了对于凭借增进成功学习的骄傲感,不仅增进师生感情,还能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二、以任务来驱动学生
以任务来驱动学生,也就是指教学相关方面的知识前,布置一点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习气相关的任务,可以在指导学生通过利用电脑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同时掺杂信息技术学习方面的知识。老师也可以依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来组织一些合理的相关游戏和专业知识,如此就可以使学生明确目的来进行实践学习,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怀有真确的学习观,对于掌握和了解知识更加有积极性,能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效率,提高问题解决的独立性和探究能力。
时常在一门新课程和新知识开始时,会倾心准备些设计,用来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把他实现出来,之后依据学生们的成果作品,有针对的对学生们的作品加以讲授解答。我总会在讲word前给自己制定一个相对大的任务,就是在细心技术这门科目教学之后让没一个学生来制作一篇小报,然后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对比,然后依据情况进行奖励。而在每节课堂上的教授时,将较为繁杂的大目标简化为更加细致的任务目标。例如,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教授word中的图文混排时,先给学生们放映一些优秀的图片作品,这些设计文字和图片合理的结合、排版规整,之后又包含艺术字、插入图片、字体还有图片与文字的各种组合,图片透明等。最后就是该布置课堂作业了,让学生们设计一页小报,完成后进行相互评价,多种评价方式也可以是学生自评或者教师评也可以。和想象的一样,这种方式成功的增强了学生们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动力,学生们把学习信息技术当作是一种兴趣、一种游戏的方式。他们的思路广阔,脑洞大开,进行了许多天马星空的尝试,而我先补充的知识也是轻松稳固的了解并掌握了。如此,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另类特长,也在对于计算机的实践过程中充分的了解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领会了电脑的基础能力,又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了学习的热情,让他们懂得了老师在教-学中并不是指挥着而是引导者也是合作者,这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也让学生切实地做到快乐地学习。
三、合作教学
推动学生们之间合作来解决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团队合作已然是当今社会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了,如果不懂得团队合作,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推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同时,适当地针对这方面进行一些合理的指导和训练,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合作能力,我们可以依据各班级的具体情况把班级拆分为个个小组,然后把班里计算机技术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小老师”,让小老师多次地循环性指导,在这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在小组中国可以相互研究、相互指导等方式来寻求解决方案,以此来完成各个小组的学习目标从而掌握知识。这类型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松紧张的课堂氛围,同时增进了学生们之间的感情,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在“小老师”的“点”的引导下,我们应该观察学生们“面”的学习情况,这样“点”带动“线”,而“线”连成“面”实现了全体学生信息技术素质的提升。
四、独立自主学习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鼓励和提倡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时间合理地分配,再给学生提供学生生活所需要的资源,而不是把时间用在效果不大的讲授教案上面,这是符合当今学生的教学安排的。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探索讲过的知识与将要讲的知识的交流与区分,这样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更条例清晰的传授新知,在学生更轻松的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又巩固了对学过的知识的了解与认知。借助使学习根据遇到的问题独立学习、研究、交流、最终找到答案,来开发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培养自学意识。
总地来说,新兴的信息技术作为一个新型学科,需要教师采取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并进一步地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状况,以其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教育技术培训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谢丽丽.多媒体演示软件综合实训.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陈琳.现代教育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3.
[6]甘仞初.信息系统开发[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