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初探
2017-04-24张晨
张晨
(山东省宁阳县泗店镇中心小学)
合唱教学的音色丰富、音域宽广,对小学生演唱兴趣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它还有利于发掘学生的表演潜能,从而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可见,合唱教学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阐述了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开展合唱教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合唱教学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音乐潜能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目前教育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素质教育,学生音乐水平的提升不仅能够增加其自信心,而且还可以提高其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为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的人才。作为小学音乐教育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自信心的提升,调动学生对小学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尽可能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挖掘。所以,在进行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合唱教学法,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创造前提条件。
一、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重要性
作为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唱教学在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目标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合唱教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乐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由此可见,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进行合唱教学,对于培养综合型、全面型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近年来学生合唱比赛和表演与日俱增,小学音乐教师也应该深入研究能够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水平及教师所掌握的先进教学理念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涵养和综合素质。
二、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开展合唱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法不够科学
开展音乐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学生不同声部的配合、音准的掌握以及气息的控制等进行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各部分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确保学生能够对所学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彻底的掌握。但是,因为大部分的学校都没有对音乐教师进行音乐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音乐教师普遍都存在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偏低的问题,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很难音乐知识的特殊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却仍然是使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这不仅没有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且还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缺乏热情和积极性,这会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造成负面影响。
2.学生对合唱教学缺乏兴趣
合唱教学有着非常严格的音乐素质要求,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开展合唱教学要求所有学生对每个音节必须唱准确,同时学生还必须将不同的声部也唱出来。这是因为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演唱相应的部分,如果想确保合唱具有和谐的效果,所有参与合唱的学生就必须进行反复不停的训练。重复的合唱练习往往会增加学生对音乐的枯燥感,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最初的激情燃烧到后来的消极态度,这将极大地把学生对合唱的热情和兴趣磨灭掉。
3.音乐教师的水平不够高
根据相关的调查表明,很多的音乐教师都不愿意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进行合唱教学,这主要是因为合唱教学具有很大的教学难度,它具有非常严格的音乐素质要求。现阶段还有很多的小学对音乐教学在学生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缺乏相应的意识,对音乐教学也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个别学校的音乐教师都是其他课程的教师兼任的,他们往往对音乐相关的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不够了解,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一般情况下,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从而也就无法真正的发挥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这些都是造成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愿意开展合唱教学的原因,自然合唱教学也就无法展现其作用。
三、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改善教学方法
与其他学科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不同,音乐课程不仅要讲授理论知识,而且它还会对学生的紧张情绪起到缓解作用。所以,学校领导和相应的音乐教师必须要对音乐学科的重要性予以足够的重视,加强音乐教师团队的建设,同时音乐教师也完善音乐教学方法,切不可以在开展合唱教学的过程中套用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此外,学校还应该定期对音乐教师进行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从而使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得以有效提升,根据培训所学的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再结合学校内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该教学方法,创造和谐的音乐学习氛围,尽可能的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2.激发学生对合唱教学的兴趣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开展合唱教学,音乐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最大限度的将学生对合唱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出来。合唱教学有着非常严格的音乐素质要求,与单唱相比,合唱具有更复杂的旋律,学生也很難掌握合唱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巧。教师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激发学生对合唱教学的兴趣,首先可以要求学生对合唱音乐进行鉴赏,可以通过播放经典的合唱作品教会学生怎样对合唱作品的技巧和唱法进行分析。然后再结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实际学习情况调整唱法,确保学生能够彻底掌握音乐合唱的技巧和唱法,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合唱教学的兴趣。
3.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其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对音乐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是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前提条件。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喜爱往往是因为喜欢该课程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的时候通过自己优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生保持良好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样的锻炼使自身的教学水平得以提升。同时,教师还应该在合唱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尽可能的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从而挖掘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小学音乐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学生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能够对事物间的联系有全面的认识。同时,合唱教学的感染力也是其在小学音乐课堂中不可取代的优势。所以,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的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从而使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静文.如何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5,(08):99.
[2]耿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音乐时空,2014,(15):180-181.
[3]史玉清.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J].科学大众,2013,(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