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过敏的几大误区
2017-04-24刘永生鲍文玉
刘永生++鲍文玉
为什么会过敏
有的人吃了海鲜以后会全身发痒,甚至长出皮疹;有的人嗅到油漆的气味或者皮肤沾上油漆就会红肿起来,有时候还会发炎、发痒、淌水;有的人用某些药膏或化妆品以后,皮肤就会发炎。这些都是过敏的症状……
为什么有的人容易过敏呢?容易过敏的人属于敏感性体质,当他们接触到一些物质时,比如海鮮、油漆、药物等,体内就会产生一种物质来对抗它们。在对抗过程中,体内一些细胞和组织会发生变化,释放出某些化学物质,使人体的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这时,大量的血液成分就会渗透到皮肤里去,皮肤就会出现疹块、发痒等症状。
由此可见,过敏是因为免疫系统机能失衡,对外来异物防范过度导致的。过敏一般有两个条件:首先是过敏原的存在,可以是药物也可以是食物甚至接触到的外来异物;其次是免疫机能要处于失衡状态。因此,过敏可以是阶段性的,不一定终生都过敏。同时,即便之前不过敏,但最近免疫系统功能失调了,原本不过敏的东西也可以引起过敏。曾有一个在海边生活了40年,吃了40年海鲜的人,50多岁的时候突然过敏了。
有的人可能是过敏体质,有的人只是一个阶段,过了这个阶段,就不会再这么敏感了。一方面因为免疫机能恢复了;另一方面因为免疫系统除了能识别外来敌人,还有遗忘作用,被称为“免疫遗忘”。例如一个人对某种食物或者药物过敏,一段时间不接触,再吃的时候可能不过敏了。只不过遗忘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几年,之后再从小剂量开始试着接触,就能发现是不是对这个外敌不再“记仇”了。
常见的误区
对于过敏,除上述误区外,我们还需要避开以下比较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认为过敏是免疫力低下引起的。
过敏是指免疫平衡失调,并不等于免疫力低下。容易过敏,不是说你的免疫力不好,相反,免疫力过于旺盛,也会导致过敏。免疫系统的定义是人体抵御病原性生物侵害和清除体内异常细胞的特殊防御机制,相应的防御系统就是免疫系统。正常的免疫力是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一旦免疫力失去平衡,就会导致身体的各种异常表现,包括皮肤过敏。
误区二:我已经很忌口了,怎么还会发作?
过敏不一定是食物引起的,不要以为过敏就是吃东西吃坏了。可导致皮肤过敏的物质很多。比如食入性过敏原,有鱼虾、牛奶、禽蛋、坚果、小麦等;吸入性过敏原,有尘螨、花粉、真菌孢子等;接触性过敏原,有芒果、生漆、金属镍、铬、酸碱类化学物质及生活、工作中接触的物质等。还有些是多个过敏原引起的过敏,这种情况下过敏原比较复杂,不容易查找,如湿疹、特应性皮炎等。另外,某些皮肤瘙痒疾病不是过敏引起的,而是精神或者神经因素引起的,如神经性皮炎。药物也可以导致过敏。
误区三:认为只要把皮肤瘙痒止住就好。
并不是所有瘙痒都是皮肤过敏。有些瘙痒是皮肤病,并不是过敏引起的,比如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秋冬季皮肤瘙痒症、内脏疾病或系统性疾病诱发的皮肤瘙痒(有尿毒症、恶性肿瘤、糖尿病、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等)。这些皮肤病应该对症治疗,而不是以治疗瘙痒为目的。
误区四:只注重治疗,不注重护理。
只注重用药不注重护理是绝对错误的。皮肤就像衣服一样,平时需要很好地进行护理。得皮肤病后,皮肤屏障被破坏,所以用药后还要多用保护和修复皮肤屏障的医学护肤品。建议大家平时远离酸碱化学物质,接触时要戴手套;不要长时间反复接触水,特别是热水;皮肤要注重保暖、防晒、降温。
误区五:过分关注药物不良反应。
过分担心药物副作用会影响疗效。门诊中很多患者因为担心副作用,怕用药,这是因噎废食。药物有没有副作用?这个问题是很多患者都会问的一个问题,胆子大的病人,当面问医生;胆子小的病人,当面不好意思问医生,回家想想感觉害怕,就把药扔在一边了。还有些特别仔细的病人,回家把每一份药品说明书都拿出来仔细阅读,一旦发现说明书上写着这个、那个的副作用,越想越担心,最后还是不敢用药。
误区六:过度清洁或者从不清洁。
正确的皮肤清洁方法很重要。皮肤一定要清洁,即使患了皮肤病,也要适当清洁。用什么清洁剂清洁皮肤?肥皂、硫黄皂、药皂、香皂、透明肥皂或者沐浴露?建议使用不含香料、防腐剂的沐浴产品,要弱酸性温和无刺激产品,也可以使用医用护肤品。注意,有香味的、有颜色的、泡沫丰富的,添加物质较多,皮肤过敏的患者谨慎使用。另外,皮肤过敏的患者洗澡不要用热水烫洗、不要频繁过度清洗、不要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洗后应立即擦干,涂保湿剂。
误区七:忽略精神因素、生活规律对皮肤过敏的影响。
皮肤过敏患者要注重生活品质。有些因素会加重过敏皮肤病,比如精神紧张、焦虑、烦躁不安;过度疲劳、熬夜、不注意休息;饮食不注意、大吃大喝、不忌口;有不良嗜好,比如抽烟、喝酒;长时间处在空气不好的环境中。要想皮肤好,不再过敏,要方方面面调整自己的生活。皮肤过敏是个病,说难治不难治,说好治也不容易,要大家信任医生,积极配合,更要有足够的耐心。
误区八:认为过敏症不会遗传。
环境因素可能会导致空气中的花粉含量增高,但这只是部分原因;另一个罪魁祸首就是基因。有研究成果显示:有10%的遗传标志与过敏性疾病有关。某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估计这些遗传标志物在所有被确诊的过敏症中发挥了至少25%的作用。换句话说,如果你不幸患有过敏症,不要责怪大自然,而要归咎于自己的父母。
误区九:认为食用本地产的蜂蜜能缓解过敏症状。
并没有证据表明蜂蜜(即使它产自于本地蜂巢)能够缓解过敏。事实上,有文献指出:与食用玉米糖浆相比,食用蜂蜜并不能明显缓解过敏症状。蜂蜜之所以无效,是因为经由空气传播的草木花粉引起了春季过敏症,而不是蜜蜂用来酿造蜂蜜的花粉。
误区十: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摆脱过敏症的困扰。
人们对过敏原的反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但并不会消失。事实上,201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6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13%~15.4%的人报告说他们患有过敏性鼻炎。某卫生研究院的研究表明:50岁以上成年人的过敏症发病率的确较低。然而,专家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系统的功能会被削弱,过敏症状也就不会那么严重了;但对过敏原的反应并不会降至为零。
过敏也有好处
那过敏是否就有百害而无一益呢?非也!据美国一项研究显示,长期患过敏性鼻炎的人,寿命可能更长!
研究者检索了南加州病患的数据库,其中包括109229名过敏性鼻炎患者以及109229名无过敏性鼻炎者,这些人的年龄、性别与种族相仿。之后,研究者确认了这些人从1995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之间的心血管和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各种原因的死亡率。排除了糖尿病、高血压、癌症、自身免疫疾病、肾脏病、血脂异常、抽烟、肥胖等因素后,结果显示,相较于无过敏性鼻炎者,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急性心肌梗塞风险低了25%,脑血管事件风险低了19%,各种原因死亡率风险低了49%。
研究者认为,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免疫系统即使在非必要时,也保持过度警觉,积极地对抗疾病及引起的相关症状,这一本能反应也许就是他们长寿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