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探析
2017-04-24林春香
林春香
(大庆市东湖第二小学)
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这个阶段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会为初中、高中以及大学做一个铺垫。数学课程是小学课程中最为重要课程之一,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小学数学的教育质量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小学数学和初中、高中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贯穿性,因此应当从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及手段的多元化应用入手,真正做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兴趣自主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这个阶段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会为初中、高中以及大学做一个铺垫。数学课程是小学课程中最为重要课程之一,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大纲当中,小学数学属于一种启蒙教育,依靠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小学数学教师主要工作就是进行启蒙,同时要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勇于解决难题的意志。在我国的教育大纲中,我们可以发现,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将试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诸种手段。小学数学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小学数学的教育质量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小学数学和初中、高中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贯穿性,因此应当从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及手段的多元化应用入手,真正做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延伸点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表明了兴趣的重要程度。兴趣对于相对枯燥的小学数学异常重要,坚持培养学生的兴趣。加强小学生们的积极性,尽量打造出活泼的课堂氛围。从而让小学生们真正感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数学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找到数学问题,引导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这样做就能让小学生真切地感觉到数学距离生活不远,从而喜欢上数学,提高学习兴趣。
举例说明,教师在讲“倍数与因数”的课程时候,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从兴趣入手,进行延伸教学,这样学生就可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有趣味性的知识,轻易掌握。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倍数当作一个军队当中的总司令。而因数自然就被看作士兵,每次做题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扮演司令和士兵,学生很快就会建立起直观的认识和感受,牢牢抓住倍数、因数的特点。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方式提问:“在3、6、9、12、15”这几个数字里面,有几个数字是“18”这个倍数司令的士兵呢?这样的方式既有趣又有教学性,同时可以让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
二、通过情景教学加强学生的思维运用
创新型人才是现代社会最缺少的一类人才。数学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的主要教学科目。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也正是为培养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夯实基础。
学校作为小学生最重要的教育环境,应该注重创新的氛围,而这恰恰是傳统的教育不能给予的。无论哪个行业,创新都是其精华所在。如何培养创新思维?首先,课堂上要鼓励小学生主动发言,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其次,维护个性成长,没有个性,就不存在创新,任何创新的基础条件就是个性。因此,尊重学生的发散性创新思维,尊重个性的存在,是小学教师应该注重的。
举例说明,教师在分析“鸡兔同笼”的数学题时候,可以事先准备一些道具,如鸡和兔的小玩具、透明的箱子。然后,把这些动物玩具放置在箱子里面,用衣服遮挡箱子。首先让学生自己思考数量的答案,最后揭开衣服让学生亲自数,如果答案是错,想想为什么。这样的话对学生的直观性思维可以进行刺激,提高思维能力。再如,讲解“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想象:“在一张纸上画三分之一的红色,画三分之二的绿色,最后究竟是什么图案呢?”然后学生可以自己进行亲自操作,通过情景设置,学生可以很快地领会分数的意义和现实作用。
三、开展课外活动
只靠课堂教学这一种形式,很难真正做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保障。数学是一门工具类型的学科,主要突出它的应用性,因此课外活动的教学方式,可以将应用发挥到最大。随着多媒体互联网的发展,课外教育活动必不可少。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应该让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互结合。根据学生特点和具体情况,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己成为必然趋势。
四、加强师生关系的融洽度
师生的关系是建立在和谐关系之上。如果没有和谐的关系,就很难让师生之间达到融洽。师生之间应该多进行沟通交流,教学上的交流和生活上的交流多一点,增进感情。只有这样,师生关系的调节才有可能。教师要多关心学生,让学生信任自己,感受到温暖,安心学习。教师也可以多做家访,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认真对待学生。在落实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并非单一的建立于表扬基础上,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教师还需要通过批评教育来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端正态度与行为,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在学生知道自己犯错误的同时,能够将教师的话听进心理以起到教育的作用。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心理都较为敏感,自尊心较强,要避免使用过重语言,以暗示或是引导性的语言就可以让学生明白教师的用意,同时又给学生保留了面子。
五、针对差异性格进行适当教学
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爱好也不一样,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差异进行培养。不能落入应试教育的框架当中。对于中学生更应该如此,教师要积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以素质教育为主,鼓励学生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遵照个性的培养,如音乐、美术,做好平衡教育。当今是一个个性差异化的年代,只有抓住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够做好教育工作,这是教师要注意的问题。
六、结语
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要抓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切入点,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来提升整体质量。我国教育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教育根深蒂固,现代以来我国教育仍然受其影响。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方式。在我国课堂上几乎都是以教师为核心,学生只能服从,听话,按照老师的指令完成任务即可。时间久了,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机械呆板,创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就会严重下降。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要时刻注意,这不只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使命。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数学教育的普及将会成为全社会的热点。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小学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对小学数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主动与小学生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耐心指导,还要及时洞悉小学生的特点,发掘潜质,引导其走向正确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徐金燕.浅谈小学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商业文化,2010,(12):238.
[2]徐进勇.浅谈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科技风,2014,(22):68.
[3]徐金燕.浅谈小学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J].商业文化,2015,(11).
[4]王珍梅.浅谈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关爱明天,2014.
[5]李安鹏.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6]张光霞.高中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实证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
[7]陈汝平.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重庆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