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培养英语学习能力
2017-04-24王兴华
王兴华
(河北省唐山市王官营镇中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科目感兴趣,才能把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增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自信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学好英语的前提,它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使學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把英语学好。
一、了解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老师的品德或威信甚至能决定学生学与不学,喜欢与不喜欢某一学科,这是一种感情迁移现象。“爱屋及乌”也是这一个道理。因此,沟通师生情感,达成师生间的双向理解十分重要。教学中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念,平等地对待学生,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既当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相信每位学生,挖掘出他们身上的潜在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达到师生情感共鸣。尊重学生要从小事做起,在细节处也能体现。比如,有的学生虽然英语基础较差,但发音准确,还有的音色音调地道纯正,丝毫不亚于成绩好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可以多给机会展现他们的亮点,如在班级带读、参加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也有的学生英语书写工整、字迹清秀,甚至有书法特长,可以通过举行书法竞赛来展现他们的作品;另外还可以举行英语词汇比赛、阅读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多机会地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使学生在被尊重、被肯定的过程中感受自我,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向上的精神力量。
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作为一名农村初中教师,我发现这么一种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讨厌学习的迹象,其中又以英语为主,我们有相当多的初中英语教师由于学校办学条件差,缺乏一些现代的教具,课堂上总是表现为我说你听、我读你跟,充斥着不明就里的死记硬背。久而久之,不少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苦”的感觉,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索然。大家都知道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求知欲。
由于教学的需要,我常制作一些简单的图片或卡片,获取与之相关的教学实物来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巧妙地运用教具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比如,在讲prices涉及How much is it?One Yuan/ Two pounds/Three dollars和衣服等功能项目时,为了不让内容显得枯燥,增加对英语国家货币文化的了解,增强国际意识,我想办法借到了美元、港币、英镑等国家的货币和一些衣服的图片,然后利用这些货币和图片来进行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功能对话,如在Shops里进行对话与交流,学生的真实情感和表演激情油然而生。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学习兴趣也明显提高。
此外,还要巧妙设计教学,我充分合理地利用直观教具、音像设备和网络资源,进行大量的视听语言输入活动,大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拓宽了学习渠道,更好地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化学习,改变“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落后局面,多种媒体组织教学,使学习内容生动、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没有积极的兴趣,学生就没有求知的欲望,更不会产生兴趣。因而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他们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喜欢你这位教师,自然就会喜欢你教的课,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三、以情感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情感是产生兴趣的“催化剂”,有效的学习都是动情的学习。没有热情,就不可能对真理执着的探索。课堂上,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群体中,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的心情,用自己亲切的教态、文明的举止和富有感染力的话语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对学生在课堂操练中的表现要多说:“Good!”“very good!”“Great!”“Excellent!”“Wonderful”“You have done a very good job”等,给予学生适时鼓励。此外还要格外关注那些基础差的学生,认真帮扶,适时肯定,多予鼓励。活动中多用“Well done”“Very good”“So good a boy(girl)”“Take it easy”“I believe you can”等来肯定学生。在课外教师还要有计划地找学生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困难以及他们对教学的看法、要求,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要循循善诱,耐心帮助。如当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好或进步不大时,老师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点名批评,而应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指出他们的优势所在和不足之处,帮助他们制定改进措施,促使他们努力学习,争取进步。
四、求新求奇,寓乐于教
学生领新书的时候,读书的兴趣最高。为什么呢?兴趣就产生于“新”,喜新厌旧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求新求奇,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每节课都要有点新东西——哪怕是一个新单词,也要求新求奇。在教各国名称时,我把这些单词编成一首歌,教他们唱,这样学生不但懂英语歌曲,而且就很快能区别出不同国家名称。另外,我们要抓住学生求新的心理,不断在学生面前展现出灿烂的知识新天地。使学生在每次英语课后,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时刻保持对英语的新鲜感。
五、激励竞争,提高效率
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适当参与竞争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书写比赛、朗读比赛、自编对话比赛、看图写单词比赛等都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在竞争中得到提高。
在学习了七年级英语“what does he look like”这个单元后,英语课上我进行分组对话,那些平时不怎么爱说话的同学这回可不甘示弱,碰到不会的单词就举手问老师,学生个体学习动机明显地增强,我走近一个小组,两个男孩说得很开心,一个说:You are tall and fat.另一个说:I am medium build.So I am good looking.接下来是竞赛,由学生自由组合,按课本内容进行表演,看哪个组说得最多、最好和最流利。他们可以随便坐、随便站、无拘无束,看他们的神态是多么的轻松、愉快。有的在互相纠正发音,有的在练表情,有3个小组都是“学困生”,男同学比较调皮,眼下他们正乖乖地请教老师和同学,比赛开始了,“老师,让我们组先上吧)集体荣誉感及团队精神激励着学生,各组都争先恐后地举手。课后,有位同学对我说:“老师,我觉得学英语很过瘾),他眼光中透出自信,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当然,我们要注意不要伤害了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不难看出竞争对提高学生思维,参与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都大有帮助。可见,竞争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采用了上述兴趣教学法后,与使用传统的“注入式”教法相比,学生的学习气氛活跃多了,成绩也有所提高,很多胆小的学生都主动地向老师、同学请教,都能开口说英语了,虽说这样的转变要经历一段时间,但这个等待是值得的,在从教的十年中,我运用兴趣教学法,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使学生“愿学、好学、善学、乐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和基础,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后,就会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学的知识就能在愉快的情景中轻而易举地掌握,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黄中建.教学语言艺术.四川大学出版社.
[2]刘光吉,黄培松.对120名优秀教师和模范班主任心理特点的初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