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2017-04-24董和森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方式

董和森

(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北校)

通过新课改的学习和对《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研究了解,《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了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目标、课程内容及教学实施建议等,内容详实。这就要求高中美术老师要认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在实际教学中研究教学方式方法,建议老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培养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地完成普通高中开设美术课程的目的。

新课改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课程标准教学方式高中美术课程教学应该采用的教学方法,说起来似乎简单,做起来才感觉不容易。正确的教学方法建立在教学方式之上,方法与方式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我们要解决教学方法问题,先要研究教学方式。尹少淳教授有个非常精辟的比方:方式是篮子,方法是装在篮子中的水果。也就是说篮子中各种各样水果就是方法,谁都可以去取用,而水果放在篮子中还是装在袋子里情况就不同了,因为教学方式不一样了。所以,教师在课前要充分研究所教课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师在采用教学方式方法的同时,应注意能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感性综合能力,注重体验和感悟。

美术教学法,是师生为了完成美术学科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对实现教学目标有着重要作用,好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方法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和美术能力提高得快慢,还关系到学生人格的成长。所以,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

一、以语言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解授课法。讲解授课法是教师通过语言描述、说明和解释,口传心授向学生传递信息、传授知识的教学活动方法,是讲述、讲解、讲演等教学方式的总称。是美术鉴赏教学必须采用的基本教学方式。关于美术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美术规律的学习是必须要采用的。讲解授课法是美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方法,运用其他教学方法的同时,也不可缺少讲解授课法的配合的。大家都知道语言是人交际的主要手段,人们主要依靠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就是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口传心授”没有“口传”何来“心授”。所以,要做一名优秀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是极为重要的。

2.谈话问答法。谈话问答法,是美术老师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或学生提出问题要求教师解惑,并通过正确的解答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和巩固旧知识的教学方法,是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组织形式,有着与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问答,使学生精力集中,专心听讲,思维活跃,引起学生定向的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利于交融师生情感。这也是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较常用的教学方式。

3.讨论学习法。讨论学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而进行的信息交流与讨论,以求得知识的掌握,从而获得知识,启迪智慧。这个讨论不只是学生之间讨论,老师和学生之间也在互动,讨论的最高境界是在没有感觉讨论时而讨论已经发生,老师在设计讨论时构思要巧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只有在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讨论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能动性,学生在讨论中积极思考,争辩说理,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不仅获得对知识的深刻认识,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还可以锻炼学生思维敏捷和口语表达以及艺术想象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抒发个人的独到见解。所以,新课程的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应多采用讨论法,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二、以直观形象为主的教学方法

1.表演示范法。表演示范法是美术鉴赏课中教师配合讲解授课法及谈话问答法而进行的示范操作,通过让学生观看教师的示范操作,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获得知识和对技法的了解的教学认识。美术教学的许多知识和技法问题仅用语言讲解是不够的,必须借助表演示范法使学生获得直观视觉信息,绘画的笔法、技法、配色等这些知识须通过表演示范解决,通过演示,学生马上一目了然。教师的表演示范过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进一步领悟学知识。

2.欣赏领悟法。《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较广泛的接触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拓展美术视野,探索人文内涵,提高鉴别和判断能力。因此,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最多的教学方式是老师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挂图、幻灯、电视、多媒体等让学生欣赏经典的美术作品,领略大师的艺术,品味艺术美。美术欣赏中,学生在观赏美术作品时,最初的感受往往是获得美感的重要基础。凭第一印象来欣赏美术作品确实受到知识和经验的局限,但确实能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体会艺术形式特点、认识形式法则及高超的表现手段,也是非常有助于教学的,从而启迪创意和开拓美术视野。同时,欣赏作品时不是对美术作品的全面介绍评价,而是配合各课业教学内容,围绕重点对选择的作品进行欣赏活动,课前要求学生要充分预习,利用图书馆、网络查找收集相关资料,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起到领略美感的作用,再通过讲授的配合就能更好的完成鉴赏教学目的。

3.情境创设法。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为了深化主题,突出被鉴赏作品鲜明的时代、民族个性特征,可以针对美术作品、美术家、美术现象,用有关的音乐、文学故事、影视作品等方式来创设背景情境,也可以通过学生上台直接扮演,增加学生学习乐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感染学生情绪,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三、以实际操作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鉴赏应与绘画、工艺结合,鉴赏课不应一味地看作品讲理论,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可进行些创作、设计与制作等练习,以学生独立动手操作练习为主,通过临摹、写生、默写、创作、设计、制作等操作手段进行实际动手训练。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加深对艺术的理解,也掌握些技法及美术创作能力。其实,美术课堂教学就应该有很多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的,美术学习个体性强,美术的表现与个体感受、想法是分不开的,教师的指导就是学生进行训练,是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能力的训练,造型技法的训练,形象思维的训练,艺术创造的训练,实用工具材料的训练等,一句话,就是对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的训练。在学生训练中,教师辅导要准备充分,对学生提出明确的练习目标,明确交代操作的方法步骤,使学生明确的按步骤有序进行操作练习,已达到美术鉴赏课的真正学习目的。

高中美術课程教学的目的,不是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艺术家,而是着眼于全面素质和艺术品位的提高,通过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艺术敏感性。美术教育理论和体系随着教改发展不断变革,这也就给高中美术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把握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现阶段高考不变的情况下,要深刻研究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才能实现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的目的,并为社会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实验教材——美术鉴赏.人民美术出版社.

[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方式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