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017-04-24韩春兰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小伙伴心理健康交流

韩春兰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左家坞镇仰山小学)

人际交往能力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往活动,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小学生人际交往也是必不可少的。他们不仅需要与同学、老师来往,还要与亲戚、熟人、朋友来往,而且也要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陌生人交往。因此,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作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尤为重要的一项。

人际交往能力重要性培养现在社会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善于交往的人往往能受到大家的欢迎,解决问题也较容易,而一个不愿与人交往或缺乏交往技能的人往往会感到孤独与寂寞。那么,我们作为小学老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呢?

一、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1.小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我是唐山市丰润区左家坞镇仰山小学的一名老师,我从事教师行业已经八年多了,在我的教学生涯中解决过各种各样的学生问题,今天我想在这和大家谈一谈小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

现象1:三年级学生徐兴旺:学习成绩特别好,平时上课也特别认真,我交代的任务完成的又好又快。但由于他不爱讲话、太老实,在班级里显得很不合群,别的同学也老欺负她。

现象2:五年级学生郭彦志,由于他的妈妈是幼儿园老师,平时傲气十足,对同学不屑一顾,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与同学在一起常常趾高气扬,喜欢指手画脚。如果同学不接受他的意见,他就大发脾气,甚至打骂人,弄得学生们对他敬而远之,不想理他。导致他在班级里很孤立,没人愿意和他交朋友。

现象3:我们班有四个班干部,他们对待班级工作都非常认真,都是我得力的小助手,学习成绩也是不相上下。只是在课下活动时不同,李思源和班里的每一个同学玩的都很好;董思彤和刘美莹只和自己喜欢的小伙伴玩;贾禹轩喜欢看书不爱和同学交往。在评选优秀班干时最能和小伙伴打成一片的李思源超过半数当选。

2.小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首先,人际交往是学习的需要。2009年,我第一次走上工作岗位时,贾小民校长就给我们培训了由美国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内容。在塔尖的学习方式“听讲”两周后可以记住5%的学习内容;中间的“小组讨论”可以记住75%;而作为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教别人”两周后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不管是“小組讨论”还是“教别人”记住的学习内容都比听讲效果好得多,而这些学习方式都是以人际交往为基础的,所以我们从小就得重视人际交往。

其次,人际交往是心理健康的需要。心理的疾病比生理的疾病危害更大。现在孩子们成熟的都比较早都有一些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压力,而与小伙伴的交流玩耍会让他们忘记压力。还有孩子们也有心情不好或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他们能和小伙伴交流交流说不定问题就解决了,心情也会编号。现在社会上好多报道学生自杀事件,他们就是承受不住压力,缺乏交往。所以人际交往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人际交往是生活的需要。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不是真空的,他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在家会遇到爸爸妈妈、亲人,他们需要和这些人表达自己想吃什么、穿什么、自己的想法等;在学校会遇到老师、小伙伴,老师需要通过与孩子的交流,了解孩子的学习掌握情况。小伙伴之间也需要通过交流建立友谊,而有些社会技能只能通过和小伙伴交往才能掌握。所以人际交往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

小旺同学我了解到他是单亲家庭,知道母亲很累,他回家只是好好学习从不与母亲交谈,导致他养成了这种自我封闭的生活方式。如果他总是这样不善和他人交往,又经常受同学们的欺负的话,他的心理压力会很大,对同学和老师的话会过于敏感,容易导致心理疾病。

小志同学总是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不能容忍别人的反对意见,经常对别人大打出手属于盛气凌人型,这类人主要是交往不善,对他人的伤害要大于自己,易引起他人反感。

4.影响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

家庭与社会因素。(1)家长不注意与孩子的交流。(2)家长与孩子交流时总是顺着孩子的意思,让孩子养成这种自大的意识宠着孩子。(3)当孩子一犯错误时,不是说明道理而是武力解决。(4)孩子与人交流时受到过打击。(5)学校和家庭没有做正确的引导。

自身因素。(1)胆小不善交流。这些孩子很想关心他人,与他人交流,但是他们不敢和别人说怕别人嘲笑或不知从何说起。(2)有些孩子骄傲自满,嫉妒心强。这样在和别人交往时,往往只爱表现自己,这样小伙伴会离他越来越远。

二、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1.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首先是要有克服自身的那些不良的个性品质。交往时不能盛气凌人,不能认为以自己高人一等,他只能听我的,要知道交往是平等的,只有平等的交往才会得到友谊。一定要让同学们认识到只有尊重他人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友谊。比如,对小志同学我就是首先告诉他你这样的态度是交不到朋友的,你看他们都在一起玩,你不羡慕吗?如果你按我的方法做你也会加入到他们当中。他其实也很想和他们玩,我就是利用他这一点,然后教育他在和别人交往时要使用礼貌用语,不说粗话,不打架,在别人有困难时要能帮助别人,我说你这样做下去不出一个星期孩子们就会愿意和你交朋友。然后告诉班里的其他同学监督他,如果他能坚持一个星期,希望同学们再给他一次机会,能和他从新成为朋友。在同学们的监督与信任下,郭彦志同学果然没再打架,同学们也遵守了诺言,和他成为了好伙伴。

2.树立交往自信心

许多学生由于对自己缺乏交往的自信,在交往时表现出被动和较强的心理防御性,从而使交往无法展开。因此,要让同学树立交往自信心。让孩子们树立交往自信心的方法很多,如多与性格开朗的人在一起活动,情绪就会受到感染,也会使自己变得开朗起来,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还有让他感受到交往后的快乐。如小旺同学我暗示他我非常喜欢他,很喜欢和他交流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这样他就会主动和我说他的心里话。同时,告诉他,他是一个受欢迎的人,你应该积极向别人发出友好的信号,主动关心别人,这样你会更受大家喜欢。

3.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增加学生的相互了解

在组织班级活动前一定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和自我表露,告诉同学们在倾听时不应该出现打断对方的谈话或出现打哈欠左顾右盼等心不在焉的行为,还要积极地表露自我,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如课下,我会组织一些小游戏如猜成语、接力跑、两人三足跑等。孩子们为了赢得比赛,总是一起交流经验,实践联系。这样班级里自然是“热闹非凡”。

4.家校联系

即学校与家庭配合,改善他们与周围的关系,特别是应注意融洽他们与亲人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满足他们爱与归属的需要,让他们感到家庭和班集体的温暖,心理上有安全感,消除戒备心理,能够接受别人与之交往。例如,当孩子有人际交往的障碍时,我就会和他的家里联系,让家长知道小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让孩子的爸爸妈妈在家多和他聊聊他在学校的情况,家长要听的认真,再不时地问一问,多使用肢体语言,让他感受到你们的爱。在家校共同努力下,帮助孩子学会人际交往。

5.开设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孩子不愿意和老师和家长说,闷在心里又容易生病,还有在和陌生人交往时也需要一些安全常识,这时孩子们就需要一些专业的人员来帮助他们。

总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高分低能的学生不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所以教师应注重对学生人际交往的评价,用来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小伙伴心理健康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小伙伴”等十七则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河里的小伙伴
致远方小伙伴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