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其解决策略
2017-04-24岳中瑶
岳中瑶
(甘肃省地矿一中)
根据作者担任多年班主任工作教学经验,对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有力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希望为同行提供参考。
管理工作班主任问题策略班级是属于学校的重要组成条件之一,其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对学校整体管理水平产生影响。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相对应有了新的变化。班主任除了要教书,更要注重育人,要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理念。班主任,其在一个集体中既充当了管理者,也是领导者,其不仅承担着培养优良学生的重担,还肩负着落实新课改的责任。所以,班主任应当重视其班级管理工作,努力营造融洽的班级气氛,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进而促使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守旧
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加强,使得对初中生的要求不再是一味地提升整体学习成绩。但也有众多教师认为,对一个学生的整体判断就是从日常成绩而定的。事实上,这种思想观念除了不适宜目前新课改目标,也表明了该教师在管理过程中其教育理念极为落后、守旧。一些班主任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快速提升,却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将学生变成学习机器,从而让学生失去了一段活跃欢乐的青春期。
2.心理负担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使得已进入了信息时代,那么随着在该条件下,我们所接受到信息来源路径越来越宽,信息量也直线上升。因初中生其天性单纯、意志力弱、自控能力差,易被社会中一些不良信息的灌输而误导,因此会严重的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影响,与此同时,还会加大班主任的工作难度。那么,教师会因受到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的双重压力,而导致其业务能力直线下降,从而对其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一定的弊端。
3.班级管理方式落后
时代在不断地前进,那么学生所接受外界新鲜事物的刺激也越来越多,这无疑会对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带来影响。因为一些学生受到外界信息的不良诱惑,进而将负面的气息带入课堂中,影响课堂秩序。但部分教师因管理方式过于落后,依旧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应对问题,进而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改正。这样一来,不仅对青春期学生的自尊心产生了极大的伤害,还不利于融洽师生环境的建立。所以,一味采取老的管理方式也是属于目前班主任管理中出现的重要缺陷之一。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相关应对策略
1.疏解心理压力
班主任过大的心理压力不仅对自身的身体健康存在弊端,还会对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不利,与此同时,还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对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带来一定干扰。所以,对初中班主任的心理承受压力进行适当的疏缓可有效助力教师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学校应当注重教师的负面情绪,尤其是对压力大的教师要及时开导,达到舒缓情绪的目的。另外,教师可以考虑采取锻炼身体、参与多元化的教师文体活动等相关方式,来保持心情舒畅,从而利于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2.重视学生的自主管理
初中生与小学生比较,其自我控制能力稍强一些,但好奇心依然很重。他们内心非常渴望自由,渴望可以自己规划、掌控自己的生活。那么此刻,则需要班主任及时进行指导,将教师管理慢慢转化为学生独立管理,进而将学生的自主管理规划为后期管理工作的重点。而班主任需要的是,积极主动对学生自己所安排的学习规划进行指导,让学生落实自我管理第一阶段。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按时对学习状况进行汇报,让其自己对日常的学习情况进行评析,并慢慢构建自主管理制度。
3.对班级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创新
初中班主任不仅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还是一个班级中的精神代表,而要想对学生的整体素养进行提升,给学生优良的方向指引,那么首先就要率先做出榜样,严格遵守班级班规,构建一套合理、科学且不失特点的日常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所接触的面也越来越广阔,那么在接受众多信息的同时,其社会不良消息也易传到学生的耳中,这时班主任应当对现存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提出更为科学的应对举措,在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之时,进而落实自身管理水准和教学观念的提高。
4.在班级中营造优良的教学氛围
班主任在学生心中是领导者,那么其日常的言行举止必然会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要想建立优良的学习氛围,班主任应首先做到以身作则,严格执行自己所制作的班级条文,助力学生构建准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外,班主任还应让学生掌握其自主权,让能力强的学生去担当班级活动组织者,使得让班级中所有学生均加入到为班级构建而付出的环境中,进而达到班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加强的目的,进一步为班级构建优良的学习风气。
5.提升班主任的整体素养
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班主任,应当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努力尝试多元化的管理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而想要做到这些,首先应当对新课改的目標有一定的了解,及时更新现有知识构造,加强自身的学术水平,掌握最前沿的教学管理方法。另外,班主任还需要耐心熟悉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征,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性格特征归纳出适宜学生全方位发展的管理基则,从而落实学生个性发展、整体发展。
6.加大与家长的沟通力度
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仅靠班主任一方努力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只有这样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对学生的综合水平达到提升的效果。班主任通过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家中的学习习性有一定的熟悉,以便于更深层次的对学生进行了解。一方面,家长也可以通过班主任去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及学习状况,进而更好地助力家长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另一方面,当教师在发现学生出现问题以后,应极大与学生的沟通力度,通过多种谈话的方式去帮助学生切实解决问题,坚决禁止采纳简单粗暴的行为去对学生进行管理。
7.强化班主任评析考核制度
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自主性在很大程度是由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评析考核和认可度而决定的。在新课改条件下,对初中班主任的评析考核制度不能再以简单的升学率作为评判方向,而应慢慢转向为民主、科学的评析考核。学校应当构建以“考评是为了改善”的考评理念,根据具体情况,让班主任做到善于反思,进而提升班主任工作积极性,且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植入到班级管理中,增强其工作使命感,落实班主任自身价值的提升。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其作为班级中的领军人物,面对繁杂的班级管理工作应当展开积极挖掘与探索,找到科学的管理对策,与此同时,要确保心情的放松,做到适当地减压,进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另外,班主任要紧跟新课改的步伐,积极参与到改革中,促使教育方式的更新,落实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广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读与写杂志,2015,(05):163-164.
[2]张月.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186-187.
[3]张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5,(06):212-213.
[4]陈秋兴.探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性提高的对策[J].科学报,2014,(05):56-57.
[5]张来芳,余小江.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