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班主任如何成为班级工作的灵魂

2017-04-24王立建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班委支点集体

王立建

(临沂滨河实验学校)

班级管理是教育的基层管理,是对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作为一名班主任来讲,在设计班级管理、班级建设、班级规划等工作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班主任班级工作班级管理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社会在不断变化的时代,时代的发展变化要求学校要教育出品质过硬、技能过硬的人才,而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工作尤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每个学生都是班集体中的一员,都是班集体的主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集体的形象。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我从刚刚接这个班的那天起,便采取了相应的方法。班委成员开始是老师自己指定的,为了选出学生心目中的人选,我让学生自己选举班委,选出后,由我、班委和全体同学一起讨论制订我们班的班规、今后的努力方向,经过这一活动,既使学生参与到班级规划中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更加自尊、自律、自强,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促进了学生的个人社会化。

二、全员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1.通过量化管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高低,自我管理能力的增强,会推动良好班风的形成,能使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管理意识得以提高,并为班集规范化管理提供有利的条件。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我采用了如下的方法:将学生分成7个组,每组选出两名组长,各个小组之间在学习、卫生、纪律、作业、积极回答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赛,将比赛结果进行分数量化,分数的高低由前一天执勤的班委记录的情况反映到班主任,再与各科老师的反映的情况相结合,及时将前一天的分数公布在墙上的表格中。两周总结一次,进行评比发奖。通过这项活动,提高了学生自律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合作精神,增加了学生的危机感,并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了保障。

2.运用多样的形式,给学生搭建一个舞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心。具体做法如下:(1)充分发挥班委的作用。班委是班主任的眼睛,对管理班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锻炼和发展班委的管理能力,我将一周中的某节自习课交给班委,由班委决定如何利用本节课,要求班委制定出活动计划,指出组织者、监督者。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主导作用。通过这项活动,不仅可以提高班委的管理能力和亲和力,还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大大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2)通过班会的形式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创造力、培养博爱之心班会要适时,题目由班委和老师一起商讨制订,而形式则由班委和学生一起讨论,集思广益,让学生们直抒己见,自己做主。这样做,班会的内容会丰富多彩,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正确对待有问题的学生

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孩子的生理发展,孩子的思想、行为、价值观都会受到冲击,一些不良的现象会侵蚀到孩子的内心深处。思想偏激的孩子越来越多,性格古怪的学生越来越多,早恋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因为班主任直接和学生们生活在一起,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和工作作风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班主任,为了教育好孩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

1.对于犯错误学生的管理应该讲究方法。学生毕竟生活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低,犯错误是难免的。孩子的内心是脆弱的,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其实他们的内心是非常矛盾的,第一,想对老师说实话,但又怕挨批评。第二,他们也渴望被原谅、被理解。如果对学生大发雷霆,狂轰乱炸,势必会增加学生的恐惧感和抵触情绪,不但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而且师生间的关系也会变得紧张,长时间下去还会导致学生厌恶集体、厌恶班主任,同时,班里的其他学生对班主任也会有一些看法,长此下去,会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为了解决问题,要学生对老师讲实话,班主任应该放下架子,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朋友,轻轻地、亲切地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学会朋友般的倾听,倾听学生的陈述,拉近师生的距离,减少学生的恐惧感。从学生的叙述中找到学生犯错误的动机,再心平气和地和学生交谈,以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倾听,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轻松、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受到了教育,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是自己可以信赖的人、老师是宽容的人。

2.要帮助学习障碍生树立自信。每个班的学生都是参差不齐的,每个班里都有反映较慢的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不是很理想,总是给集体扯后腿,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一定要切记,他们很自卑,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如果老师再讽刺、挖苦、排挤,总让他们看到老师冷若冰霜的脸,会伤害学生的自尊,给学生们造成心理障碍,使学生内心蒙上一层被人抛弃的阴影,久而久之,他们会厌学。这种结果是不但与教育要求相违背,也是教育的失败。其实,针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不应该吝啬自己的微笑,应该把更多的微笑给他们。

3.关注性格孤僻的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与其沟通,帮助其树立健康的心态,朋友般的交谈,帮助其学会合作,为这类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有的同学,性格孤僻,对人冷漠,学习成绩较好,但如果任其性格发展下去势必会影响该生的发展,班主任应放下自己的架子,与其交朋友、谈心,用自己的真诚感动学生。

班级管理是教育的基层管理,是对学生直接教育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班主任的管理风格、个性行为对学生有潜移默化作用,学生自然而然地在潜意识中把班主任作为学习的楷模,尤其为人处世方面。因而,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万不得已不要随便变换班主任。在必须变换班主任的情况下,班主任的交接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许多优秀班主任就栽在中途接手班级管理工作上,怎样才能顺利完成班主任交接工作及新班主任顺利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已提上班级管理教育工作的日程。

第一,定位班级管理基调,抓准班级情感支点。

管理定位是关键,定位准确,班级管理工作則事半功倍。民主式、放任式、粗暴式、铁血式,用哪一种管理方式将决定于班主任的管理风格及班级的基本情况。因为新班主任中途接手对班级内部相对陌生,反而学生对班级的情况十分熟悉,同学之间相互了解,并且已习惯原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无论其管理效果如何。新班主任要融入班级集体中,必须找准班级情感支点,使班主任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更顺利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对学生没有产生爱,教师的教育工作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所以班主任必须对学生产生爱,热爱自己的班级,热爱自己的学生;没有管不好的班级,只有忽视班级管理的教师。班主任情感支点、学生情感支点、班级情感支点成三点一线,就会产生一个优秀的班级。师爱的教育效果是促使学生的情感共鸣,以及一种积极的情感因素的心理发展。

第二,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使班级管理做到有的放矢。

班级是个共同体,但也是由学生个性组成的。抓准班级情感支点,必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班委支点集体
假如给你一个支点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例谈如何选拔与培养新生班委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集体逃学
“终极班委”诞生记
难在寻找那个支点
泛滥的集体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