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学生心理特征的班级管理对策探讨

2017-04-24蒋文红赵国华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后进生心理班级

蒋文红+赵国华

(临沂沂龙湾小学;临沂滨河实验学校)

管理好一个班级,对于教师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职责。班级管理首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考虑好每一个环节,需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更好地引导这些学生在新的环境下认真学习,才能促使全体学生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不断进步。

小学生心理特征班级管理对策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力进行,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奉献精神,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全心付出,将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一项光荣的使命。刚进入小学的学生面对新环境时难免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心理,尤其是进入封闭管理的学校,很多学生因为没有离开过家庭,适应能力和自理能力都相对较差,因此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与逆反心理,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下面这几点,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做到“四心”

第一,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责任心。教师要善于组织班级同学参与学校的活动,以此来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整个班级也会因为在学校活动中的良好表现而得到表扬,从而激发全班学生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同时有利于提高整个班级的参与积极性。

第二,要求教师具有充足的爱心。想要做好班级管理就要付出足够的爱心,教师应该拥有创造性思维,和全班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真诚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团结一致,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引导学生向着共同的目标积极努力。只有对学生付出足够的热情,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教师的关爱之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得到学生的信任。

第三,在遇到班级实际问题时还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对班级的学困生应该付出更多的耐心,才能帮助他们解决各方面的问题。

第四,细心也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生遇到问题时可能需要教师细心观察才能及时发现,尽快解决,以免问题扩大,才能做好班级的每一项工作。

二、教师在班級管理中要公平对待学困生

面对班级中存在后进生,教师要做到平等对待,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之处,多给他们一些支持和鼓励,使后进生能体会到班级同学和老师的关爱。教师可以鼓励一些后进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当中,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关注下,相信他们一定会努力改正并克服自己的缺点,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客观评价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因为此时期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与自我意识,但是容易冲动、敏感,还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也需要得到外界的认可,一旦遭遇打击或是批评都会产生反抗心理和消极情绪,所以教师要了解他们的想法,明确每个人具有的优势和差距以鼓励的方式来调动他们的上进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激励教育下快乐健康地成长。

三、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保证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班级中的优等生往往都是班级的焦点,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在老师和同学的关爱下会忽略他们身上的一些缺点,所以要及时发现问题,尽快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使他们在取得优秀学习成绩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要注重促进优等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证他们对同学有爱心,对自己严格要求,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成为同学们的榜样和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教师关于优等生的教育要更加严格,才能使它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中等生在班级中很容易被忽略,他们不会受到优等生同样的关注,也不会像后进生那样容易产生消极心理,他们往往心理都比较稳定。在班级当中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但又缺少积极表达的勇气,老师要及时发现这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变化,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理解,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要给予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有利于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从而更加努力学习。

四、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重视创建良好班风

在班级管理中还要认识到良好班风的重要性,保证班级拥有正确的舆论导向,老师是班级正确舆论方向的引导者,由于小学生的想法还不成熟,所以遇到大量事物时难以分辨对错,老师要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学生因为判断错误而出现错误言行。如果在班级中发现了一些不良风气,如打架、偷东西等问题,老师就要及时表态,使学生认识到哪些事是不该做的,有利于帮助全班同学共同纠正错误,树立正确意识。还要保证学生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开展一些竞赛类的活动,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帮助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

五、教师可以利用制订管理制度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通过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班级可以通过制订一些制度来管理学生的行为,这些常规管理方式要在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如可以设置一些职位,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有机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帮助同学,锻炼自己的机会,这样平时懒散的学生也会受到约束。班级制定的班规也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发现有的规定阻碍了班级发展,要及时更改,使班规更加人性化,使其在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学生在班规的管理下不断进步,实现自我管理。

六、教师要认识到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师生关系是学生在学校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这个时期的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和他们沟通需要付出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做到真正的关心和关爱,为他们付出的爱越多就越容易走进他们的心里,学生才会对教师敞开心灵,遇到困难时才会在第一时间想到自己的老师,在这种和谐氛围下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就会变得简单,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利用课外时间与学生开展广泛交流,在沟通过程中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可以及时纠正,引导学生关爱家人、珍惜生活、尊重他人,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还承担着指导和监督的责任,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遇有自理能力较差的学生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那些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动手能力差的学生,逐步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自理能力,既为学生提供了互相帮助的机会,同时增进了同学之间的理解,有利于帮助这些学生快速融入新环境。

七、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新时代发展中,只有取得人际交往的成功才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只有学会与人合作才能取得他人的认可。在实际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具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只有形成正确的与人相处的良好心态才能形成较好的团队意识,才能享受到人生的快乐。因此,笔者利用各种各样的活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小学生认识到只有与他人真诚合作、相互信任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团队精神。笔者用了一年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利用每天中午课前十分钟,鼓励班内每一名学生轮流走上讲台,表达自己的愿望与心理诉求,以此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利用这一实践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

总之,每个学生都是埋藏在泥土中的玉石,需要老师的发掘和精心雕刻,才能更加完美,只要付出努力,相信一定会得到回报。只有教师真心付出,在把握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马全有.探析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J].教育革新,2016,(11).

[2]万兴莉.育人育心——谈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J].新课程,2016,(10).

[3]孙桂荣.浅议小学班级干部的选拔及培养[J].网友世界,2014,(02).

猜你喜欢

后进生心理班级
班级“无课日”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浅谈转变“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心理小测试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