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7-04-24魏大军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降落伞探究评价

魏大军

(重庆市万州区驸马学校)

罗伯逊曾经指出:“限制和顺从不能养成创造性,权威主义的教育只能造就驯服的而不是创造性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它是在老师组织、指导下,同学自己进行的科技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长科学意识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创新能力我们在课堂上必须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着教师转和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了再学的模式,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让孩子在自己的舞台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如何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实践,对此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与同行们商榷。

一、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创新火花

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礼物是人人都要的,若能将知识“包装”成“礼物”赠送学生,也就是将“知识的传授”变为“给学生赠礼物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培养特长的活动,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的活动。所以,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启发性的提问、追问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不断产生对事物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欲望,使学生广泛和深层次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满足小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需求。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充分表达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见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鼓励他们新颖的创意,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构思和设计,显示独特的操作方法。

二、培养问题意识激活创新潜能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在教学中应树立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即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問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有了问题才能探究问题,才能推动学生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因此,要让学生在观察、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1.在实践中提出问题。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而实践性正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性。我们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一定要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身经历。而学生往往就在活动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我们有很多学生家养金鱼,其中有个同学发现有时小金鱼看着好端端的,却不知道怎么就死了。他产生了疑问,这个问题促使他查找资料,并且向养殖专家请教等。

2.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观察是有目的有组织进行的感性知觉活动。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现象,获得丰富的科学事实、数据和经验。在实践活动中,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础,是研究和创新的前奏曲。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科学探究中,我经常要求学生观察事物。如教学《水往高处流》时,我让学生把餐巾纸的两角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学生发现水能沿纸往上爬。此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对于这一现象既有兴趣又惊奇,纷纷提出了自己想问的问题:为什么水能往上爬?水能沿着其他物体往上爬吗?能让水往上爬的物体有什么特征?这是一种什么现象?水沿着物体往上爬与什么有关?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等。

3.在阅读中提出问题。书本是学生每天都接触到的东西。特别是小学生都很喜欢阅读,除了课本,他们还会阅读许多课外书籍,阅读可以使学生受到启发,还可拓宽课外知识,更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我班的一位同学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有关“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新闻。他想到了有关航天的问题。于是,他开始大量查找有关航天问题的资料,最后他不仅收集到了大量的图片,也了解到有关航天的知识,等等。

三、以学生为主体感受创新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主体教育的思想。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要立足学生的学,要把学生的自主性摆在第一位,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实践,培养内在的动机,激发智慧的潜力,发展个性特长,推进个体的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呢?关键是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教师应该把讲的时间腾出来让学生去练、去说、去思考、去操作,为使“学生是主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我坚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活动的设计、准备到实施、总结,都放手让学生参与全程,使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活动,从而真正行动起来。

1.放手让学生参与主题设计。主题设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我坚持主题之前先有学生。学生不是因为课程存在而存在。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不是先决定教师能够做些什么,先决定学生应该学些什么,而是研究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等。如学生在学完语文中的《恐龙》一课,对恐龙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一致要求教师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来进一步研究恐龙。我安排了两课时让学生对这一主题设计了详细的方案。课上,我先让学生进一步欣赏了一些有关恐龙的图片、模型,让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组合小队进行研究方案的设计,并及时进行了交流、修改。

2.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一展身手。综合实践活动课重在过程,只要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动脑、动手、动口,那么即使学生在某项内容没有充分完成,这个活动也是成功的。如在教授学生制作降落伞一课,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自愿结合学习小组,自愿选择材料,根据提示,自行操作。在选择制作材料方面学生就产生了几种不同的想法,制作出了几种不同风格的降落伞。有的学生选择薄纸当伞面,有的选择塑料膜,还有的选择颜色鲜艳、但质地较厚的纸。一番忙碌之后,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跳伞比赛。把降落伞放在同一高度,随着老师的令下,全班同学一起放下降落伞,老师计时,学生记录下自己降落伞在空中飞行降落的时间。

3.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总结。让学生参与总结,能使学生在总结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认识到不足,不断完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开展。总结可先在自我总结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再在全班交流,最后由教师归纳升华。如“降落伞”一课成果展示会后,我说:“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你肯定有许多感触吧!例如,通过活动,你有哪些收获?遇到哪些困难?小队合作愉快吗?说出来,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同时,也让老师和同学分担你的忧愁。”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谈了活动中的收获,有的谈了活动中的安全问题,有的谈了自己的遗憾,等等。

四、转变评价观念,升华创新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视过程评价,重视评价的发展功能。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有不同兴趣和能力水平。我们的评价要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所表现出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每一步想象、创造和实践,激励和维持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评价使学生找到积极的参照点,从而调适自己的学习行为,提高探究和动手实践的水平,从而进一步升华创新目标。

总之,在活动中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书面评价与口头评价相结合等形式。让学生在评价中发现自我、欣赏别人,从而为今后的创新实践增添了更大的动力。

在充满个性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拥有了表现自我的舞台,学生获得了个性发展的空间,课堂也会因此焕发出开拓创新的活力。个性化的教学、个性化的引导、个性化的学习,课堂教学呈现出的将是一片个性化的天空。

猜你喜欢

降落伞探究评价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降落伞
降落伞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谁为你折叠降落伞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