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渭

2017-04-24孙宏庆

经济 2017年6期
关键词:徐渭梵高

作者简介:

孙宏庆,1996年毕业于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画家、中国煤炭文联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协会员、山东省书协会员。

孙宏庆的作品有传统文人画作的格调,既厚重,又有文气、雅气,给人以清新之感。

初读林语堂先生的《东坡传》,其笔下的东坡竹杖芒鞋,素笳短褐,牵着小驴,茕茕独行。这样的形象给我一种感觉——与其说是苏轼,毋宁说是晚年的徐渭。

少时学国画,花鸟是一大科,画花鸟则必学泼墨大写意。于是在丹青之中,邂逅了徐渭。笔者幼年审美能力有限,学徐渭的墨葡萄,只觉得粗丑,不及花青配了紫色画的葡萄好看。后来读《明史》,与徐渭再度相逢,其光芒又被戚继光和唐寅等人掩盖,因其战功不及元敬,而风流又远逊于伯虎。但随着自身际遇的变换,加之阅历的增长,了解了徐渭的生平并常常欣赏其作品,以至于如今写起徐渭,其生平种种如同亲历,而下笔时又如鲠在喉,诸多郁结的情绪不知从何说起。

东方的梵高

先说徐渭的生平。有人把徐渭称作“东方的梵高”,这种说法在美术史中基本成为徐渭的标签。所以比之梵高,一是因为徐渭在东方美术史中,地位不亚于梵高之于西方美术,皆为其流派之开山鼻祖。二是因为二人都是在天才与疯子之间游走徘徊,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徐渭晚年行为疯癫怪诞且屡次自杀自残,与割掉自己耳朵的梵高相似。再则二人皆死于落魄之中,辞世多年才被后人认可和追捧。但徐渭与梵高生平之大不同,恰恰也在这生前不得志上。梵高一生颠簸流浪,未曾得志,故而成疯。但徐渭生于官宦之家,少时成名。虽屡试不第,但生而逢时,深得经略东南沿海、总揽江南七省军务的胡宗宪赏识,任其帐下幕僚。明朝中后期的东南沿海倭寇猖獗,胡宗宪负责剿除倭寇,身处在这样波澜壮阔时代的徐渭,运筹帷幄,屡献奇计,以笔为兵,大破徐海,诛杀汪直,一时间风光无二。中国文人在政治上的执念深重,一生的抱负都在政治上,身家性命也如浮萍般随政治的波涛浮浮沉沉。奸相严嵩倒台后,树倒猢狲散,严嵩的党羽胡宗宪入狱而死,失去伯乐的徐渭作《十白赋》哀之,又作《自为墓志铭》。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徐渭此时已近癫狂,先后九次自杀,手段诡异而残忍,长钉入脑、斧劈脑门、锥碎肾囊而均未得死。妻子阻拦时却被徐渭失手杀死。欲死者未死,欲生者偏逝,命运和他开了最恶毒的玩笑。正所谓最痛苦不是生在地狱,而是生于天堂却又坠入地獄。历经七年牢狱之灾,重获自由时,徐渭已然白首,不复雄心。这样的坎坷境遇,怕是流浪一生的梵高难以企及的。

狱中的徐渭钻研画工,尤善泼墨大写意,自成一派,后人称之为“青藤画派”。晚年的徐渭开始了落魄的流浪生活,辗转北京、辽东,直至蒙古。时任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拜他为师,学习兵法。在万历年间的援朝战争中,李如松所学兵法大放异彩,在对日作战中屡建奇功。李如松功成名就之时,他的老师却在饥寒交迫中溘然辞世。暮年的徐渭走不动了,于是结束了漂泊,孤身一人,卖画为生。乡居山阴的时间里,徐渭彻底放弃了政治抱负,加之世态炎凉带给他的无尽苦难与折磨,催生出他在生命尽头最凄美的艺术绝唱。相比于徐渭,梵高是幸运的,所有西方饱受苦难的流浪艺术家都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没有像徐渭这样,怀揣着伟大的艺术灵魂,却在宦海沉浮中粉身碎骨。梵高与徐渭,皆是“不疯魔,不成活”的主儿,但梵高是自由的,是为自己的内心而疯魔,而徐渭却是在高洁的艺术之心与浑浊的俗世人情的碰撞中被活活碾压成魔。梵高成全了自己,徐渭则成全了世道,做了被世道击垮的孤胆英雄,在黄尘中粉身碎骨,零落成泥。

人间惆怅客

“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徐渭在暮年所作之联彻底表现了他在生命尽头的生存状态。那时候的徐渭已不再是凭一己之力几乎荡平倭寇的江南第一幕僚,也不再是九次自杀血溅七尺的疯子,更不是风云诡谲的官场上身世浮沉的俗世政客。他是真正的徐渭,是在笔墨间恣意纵横的书画家,是“笔底明珠无处卖”的吟游诗人,是饱经沧桑饮尽风雪的人间惆怅客。他的“南腔北调”,不光是因为他游历南北,口音混淆,更是因为他学贯古今,才兼文武,诗词书画无一不精,无一不成大家。在艺术上,他从未做过任何一派的“幕僚”,从来无依无傍,自成一格。明代中后期拟古之风盛行,徐渭对此批评尖锐。鸟学人言,终归为鸟,拟古拟得再像,终归是鸟学人言。徐渭的诗歌风格与李贺略近,出入盛唐宋元,但不失真我,其诗歌风格为后来公安派吸收,主张抒发灵性。公安派主将袁宏道评价徐渭的诗:“如寡妇之夜泣,羁人之寒起。当其放意,平涛千里,偶尔幽峭,鬼语秋愤。”徐渭所经受的,是为真苦难,所抒发的,是为真愁绪,不做作,不矫饰,在苦难中表现出他的情趣。徐渭善书善画,其诗作多为题画诗,虽是描绘草木花鸟,实则尽是人生之叹。“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首《题墨葡萄诗》与其所画墨葡萄传世最久。而徐渭本人,虽被明王朝“闲抛闲掷”,却成为中国文艺史上的“明珠”。

徐渭的一生终究是悲剧的,这种悲剧源于中国文人亘古不变的价值观。他们满腹才学,不满足于留在纸上。他们期待着学有所成,经世致用,建功立业,光照后人。而艺术上的造诣,从来只是他们的闲情逸趣。中国自古以来,有遁入空门的画僧,却无放下抱负的诗翁。即便是采菊东篱,即便是孤居陋室,他们的愁苦,源之于世俗的梦想;他们的希望,也寄之于世俗的梦想。

猜你喜欢

徐渭梵高
徐渭的“逆挽诗”
梵高的星空三部曲
梵高的世界
《星月夜》和梵高
被盗窃的梵高
蒋勋:梵高的受苦与救赎
『四声猿』唤文长痛——徐渭的一生
徐渭《畸谱》考
须知书户孕江山——徐渭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