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征:意料之外全在情理之中

2017-04-24

新传奇 2017年11期
关键词:突围苏区蒋介石

长征:意料之外全在情理之中

长征是意料之外的,长征使红军由分散而集中更是意料之外。蒋介石原不过是企图通过重兵“围剿”“追剿”,将红军各部围歼于各苏区,却没料到不仅不能消灭任何一支红军,反而将各路红军逼到一起,拧成为一股合力。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有个有趣现象:图上的红军行动标示恰似落在图上的一条气势磅礴一泄万里的江河。这等奇观,是红军长征各部基本走向和主要路线大体一致的写照。长征并不是预先设计的却形成如同激流归大海的奇观,实属意料之外。这种意外之处,既有其形成的原因,又有其蕴涵的哲理。可是,这些迄今仍没有引起史家的注意,故我们把它作为一个论题来探讨,试图说明一切意料之外皆在情理之中,揭示其历史的教益。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敌情决定红军长征各部首先也必须西去

红军各部苏区的西部乃至西部的西部,皆为敌之力量相对薄弱地区,这决定了以保存力量为当前目的的红军各部,在被迫战略转移时,首先必然也必须西去。

先后长征的红军各部,除红四方面军主动撤出川陕苏区外,都因为已不能在苏区内线打破敌之“围剿”而被迫突围。这样,首要的问题便是突围的方向。突围目的在于保存力量,因而,其方向必然也必须是敌之薄弱部位。当我们综合各部突围前的当面敌情时,就会发现先后被迫长征的红六军团、中央红军、红二十五军、紅二与红六军团,其苏区的东、南、北三面,皆为敌之重兵进攻或主要辅攻方向,唯有西边是敌之兵力相对薄弱部位。这就决定了这些部队必然也必须从敌之这一薄弱部位突围,才能达到最大程度地保存力量的目的。实践上也正是这样,故没有一支红军在突围时遭受挫折损失。

严重的敌强我弱态势决定,红军只能在国民党统治力量相对薄弱地区生存发展。这就形成了红军的战略基地苏区,一般都在远距中心城市的两省或3省甚至4省边界。严重的敌强我弱,也决定了红军从苏区突围后,必然是不约而同地转入敌之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西部;并且决定了从长江以南苏区突围的红军,所走的路线大体一致。

国民党“围剿”军给红军“留下”突围的缺口,对红军必然西去未能有效防止,绝不是出于他们手下留情,更不是他们愚蠢。从蒋介石到“围剿”军各将领,无一不想一举消灭红军,他们也十分清楚红军在万不得已时必然从这些地方突围西去。蒋介石早在红六军团“西征”和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前,就在赣西南起沿湘、粤、桂边到湘江,构筑了以碉堡为支撑的4道封锁线;蒋介石也把堵住赣西南严防中央红军突围的任务交给广东国民党军。“围剿”鄂豫皖苏区红二十五军的国民党军将领,也清楚两年前红四方面军主力就是从鄂豫皖苏区西北部突围西去的。可是,他们心知肚明并加以防范是一回事,力不从心特别是不同心协力又是一回事。他们虽然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常备军,但红军的多战略区格局,迫使他们不得不多战线应对,难免顾此失彼。他们大部队作战,决定只能以便于大部队展开和补给的地区为主攻和主要助攻方向;他们更害怕红军突进至发达地区造成政治上的轰动效应,只能首先确保其根本重地发达地区的安全。他们派系繁杂,各从各自利益出发,谁也不愿意在与红军作殊死战斗中丧失自己的部队,丢官丢地盘。他们更没有能力在落后的西部强化自己的统治。正是这些不以他们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因素,决定了他们无奈于红军突围西去。

以上这些,就是长征的红军各部不约而同地西去,西去都达到了保存力量目的的原理。

此后,强敌的“追剿”,迫使红军长征各部必须也必然继续西去直到青藏高原东侧。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条件,又决定了红军长征各部必然也必须折转北上。沿青藏高原东侧北上,不仅可以避开敌之重兵的围追堵截保存力量,而且与下一步的落脚开创发展新局面的终极目的一致。

中国革命必然以西北为大本营

长征的终极目的是开创发展新局面,即重新建立战略基地苏区,依托苏区逐步争取革命斗争胜利。但是,苏区的建立、存在和发展是一个诸因素的最佳组合问题,除了必须是敌之力量薄弱地区和主观指导不犯错误这些前提条件外,还有其必须具备条件和有利形势的大环境。

西北陕甘地区,首先是敌之力量薄弱的区域,同时有红军和苏区基础。由于此前,蒋介石国民党军的战略重心一直被南方的红军和苏维埃运动吸引在南方,后起又偏居西北一隅的陕甘红军和苏维埃运动,从1932年兴起以来一直稳步发展,成为长征大潮中未被卷入的部队和仅存的苏区。这就为长征的红军提供了落脚的选项。正是这样,首先北上的红二十五军首先落脚在陕甘苏区,其力量的加强又使陕甘区的革命基础进一步巩固。

从1935年夏开始,全国形势急剧变化。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华北,中日民族矛盾迅速上升到主要地位,抗日民主运动浪潮迅速高涨,全国性的学生、市民和各界人士强烈要求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抗日救国,国民党内的部分爱国人士和将领,也呼吁蒋介石停止内战抗日。团结抗日,已成为中国政治形势发展的主流。

正是上述的这些条件,决定了党中央坚定地将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以陕甘苏区为基础的西北。

这种客观因素的决定作用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而转移的。是年6月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和张国焘率领的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党中央力主北上,张国焘不顾党中央的“南下是绝路”的断言坚持南下,不惜以分裂党分裂红军实行他的南下战略。实践检验证实了张国焘南下战略的错误。在川陕苏区已丧失、国民党中央军薛岳兵团的10万大军已入川,川军已把战略重心移到川西平原且按照蒋介石旨意实行“堡垒主义新战略”的新情况下,张国焘企图先取川西平原再“赤化四川”的战略岂有不败之理;在川康边不适合于红军大部队生存发展的现实面前,他硬是命令所部退入川康边以求休養生息而再起,岂有不使所部因饥寒和疾病交迫而遭惨重损失之理。

有了北上胜利和南下失败的实践检验,也就有了三大主力红军在西北革命大本营的会师与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是意料之外的,长征使红军由分散而集中更是意料之外

长征是意料之外的,长征使红军由分散而集中更是意料之外。蒋介石原不过是企图通过重兵“围剿”“追剿”,将红军各部围歼于各苏区,或者在追击中将其歼灭,却没料到不仅不能消灭任何一支红军,反而将各路红军逼到一起,拧成为一股合力。红军无奈之下被迫转移,原不过是旨在避开强敌进攻,到边远地区开创新局面,却没料到此去却是万水千山的长征,从江南丘陵区、大别山区、大巴山区走到黄土高原,更未料到通过长征,实现了由分散至集中的历史性转变,从此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整体的政治影响力和战争能力。历史在嘲笑蒋介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历史在磨砺红军不幸之中有万幸。

然而,这一切意料之外全在情理之中。战争乃至其他的一切社会实践指导,说到底莫过于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而在这一点上,前人早已总结出朴素而又形象的哲理,即“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人算不如天算”。这里所谓的“天”,当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诸客观因素。蒋介石的失败,在于他奉行主观主义;红军长征的胜利,在于主观能动作用与客观决定作用的相一致。

(《党史文汇》2017年02期)

猜你喜欢

突围苏区蒋介石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苏东坡突围
苏区创业致富人
堵车“突围”记
“稀有气体”刘成城的少年突围
任弼时与湘赣苏区的“肃反”
饿了么突围
蒋介石为八路军改名的真实目的何在?
叶剑英与蒋介石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