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四年抗战”提案落地的背后

2017-04-24

新传奇 2017年11期
关键词:李敏抗联铭记

“十四年抗战”提案落地的背后

两会期间,“十四年抗战”这一话题再度升温。部分代表认为,将抗战时长明确为14年,是对中国抗战历史的恢复和升华。那么,这一提案落地的背后,民主协商制度如何落实?抗战历史时间为何修订?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提案:抗联老兵坚持不懈十四年

刚刚过去的开学季,哈尔滨市第17中学的师生们就发现,昔日课本中的“八年抗战”已被“十四年抗战”所取代。他们对抗日战争时间跨度的增加充满好奇,却并不知道这个重要历史概念列入教材,源自一个抗联老兵连续十四年委托提交的政协提案、建议。

去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洪袁舒受东北抗联老战士李敏的委托,再一次向大会提交建议,呼吁尽快将我国“十四年抗战”史写入中小学教材。

这次,令洪袁舒委员没有想到的是,教育部在6月份就迅速作出回复,并专题发出《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349号(教育类232号)提案答复的函》,明确要求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的概念。

“有生之年,夙愿实现,我当然最高兴!早些年我主要向专家学者、党史研究部门写信呼吁”,今年93岁的抗联老战士李敏说,自2002年以后,她每年都委托驻黑龙江的全国政协委员,提交“建议将‘十四年抗战’史写入教材”的提案。

“十四年抗战”提案得到采纳,让洪袁舒等多年参与该提案的政协委员兴奋不已。

把“十四年抗战”写入教材,让下一代铭记历史尤其重要。图为一些学生在沈阳市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广场的国歌墙前唱国歌

抗战“第一枪”来自沈阳北大营

“八年抗战是指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战。”洪袁舒委员说,这次修订为“十四年抗战”,是以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为起点,整整提前了6年时间。

当年来自沈阳北大营阻击日寇的枪声,成为中国抗战史上“第一枪”。多数专家认为,“十四年抗战”更符合历史事实,因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连续14年从未间断过,中国人民的抵抗这14年从没停止过。

从1931年到1945年,奋战在白山黑水的东北抗日联军曾一度壮大至11个军、3万余人。这支由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战时间最长的抗日军队,共歼灭日伪军18万余人,牵制日伪军76万余人,与八路军、新四军、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所在的华北、华中、华南并称“四大敌后战场”。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这支部队与日军浴血战斗14年,绝大多数将领和战士都牺牲了。它不只是发生在东北的故事,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李敏老人深情回忆说:“要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传承东北抗联的精神,我也会一直坚持下去!”

“把‘十四年抗战’写入教材,让下一代铭记历史尤其重要。”洪袁舒说,孩子是一个民族薪火相传的主要力量,他们的认知将来会成为全民族的认知。

还原和承认历史,才能不愧对先烈

东北烈士纪念馆馆长刘春杰说,从1931年开始,东北抗日联军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等一批著名的抗日将领。十四年间,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与数十万敌人殊死搏斗并付出巨大牺牲。

“抗联战士经历的艰苦难以想象,东北地区气候严寒,冬天大雪封山,缺衣少食,还被敌人围追,而且装备非常落后。”刘春杰说。

李敏曾经和战友们弹尽粮绝,被日伪军围困三天三夜,突围后几个同志忍不住趴在沼泽里喝泥水,没喝几口就被追来的敌人打死了。追忆当年战斗岁月,李敏老人依然热泪盈眶。

得知“十四年抗战”正式写入中小学教材,东北抗联烈士杨靖宇之孙马继民十分欣慰。他说:“东北抗联进行了十四年的浴血奋战,铭记这段历史是全民族的财富。我作为抗联烈士的后代,认为这是对东北抗联精神的肯定,丰富这一段历史将加强民族凝聚力。”

“必须还原和承认这一历史,才能不愧对先烈!”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高晓燕认为,把“十四年抗战”写入教科书是对历史本源的回归。

(《新华每日电讯》2017.3.12)

猜你喜欢

李敏抗联铭记
东北抗联精神赓续传承的价值意蕴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Watch the Performance and Keep the Mission in Mind 观看演出铭记使命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山河铭记
张碧晨 演绎新一代GIRL POWER
陈乔恩她不是女王
我们为什么要铭记向阳湖
小幽默二则
东北抗联的著名将领李兆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