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建模

2017-04-23郑海涯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年5期
关键词:继电保护可靠性变电站

郑海涯

摘 要 数字化变电站建设不断增加,不仅带动着变电站技术的变革,也给继电保护系统运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数字化变电站运行的效率,对此加强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建模分析,有着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数字化 变电站 继电保护 可靠性 建模

当下时期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使得继电保护系统运行水平得以极大的提升,新型保护装置与互感器等,被应用到继电保护系统,由于设备成熟度不高,在运行的过程中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可靠性较差,因此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内容。

1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特征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系统中,元件仪器众多,为继电保护系统运用,提供了基本支持,但是因为元件众多,使得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受到极大的影响。电子式互感器运行原理与结构等各不相同,极大程度上影响着系统可靠性。继电保护系统传输方式为以太网形式,拓扑结构以交换机网络为主,进而使得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复杂性较高。继电保护系统网络通信形式,主要以报文式为主,影响着系统可靠性较低,甚至引发丢包问题与网络风暴问题,而优先级队列技术等的应用,能够确保变电站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2 继电保护系统通信模型分析

2.1 信息回路分析

2.1.1 同步对时信息

在同步对时信息回路中,同步时钟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快速的接收时钟信号,比如GPS或者北斗系统等,间隔一段时间,将相关信息传输给智能终端以及保护单元等。我国变电站采取的对时方法,主要包括网络对时与编码对时,以及脉冲对时。网络对时是基于以太网与对时交换机开展的,网络结构的核心是树状路径。脉冲对时与编码对时具有特定的对时网络,通过相关传输介质,同步时钟源与相关对时设备能够直接连接,由星型结构与分级星型结构等构成。编码对时与脉冲对时的对时回路结构图,如图1所示。

2.1.2 SV报文信息与GOOSE报文信息

通常情况下SV报文信息回路,其主要源自互感器,若想保护单元,则需要合并单元,使用相应交换机网络。交换机网络的表示主要是以虚线形式,由于采样值传输规约之间存在不同,若能够符合点对点传输需求,则不需要使用交换机网络。目前我国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主要使用的规约包括IEC60044-7/8,以及IEC61850-9-1等。

GOOSE报文指的是面向对象的数字化变电站实践,通过订阅人员或者发布人员的形式,能够实现单点向多点传输数据的功能。GOOSE报文的可靠性以及实时性较高,为通信模型的一种。

2.2 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计算

基于信息流角度,具有通路则能够确保各类信息的有效传递,确保继电保护能够完成相关功能,信息回路的连通率直接影响着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若继电保护系统由多个元件或者子系统构成,其中任意部分运行失效,造成系统失效,则系统为串联关系,利用

Rj来计算可靠性,其中Rsys指的是系统可靠性,而m指的是系统元件个数或者子系统个数,Rj指的是第j个元件或者子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若某元件或者子系统为冗余配置时,各个部分故障时,则系统会失效,系统为并联关系,运用

(1-Rj)来计算。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最小路集算法,先找出首末节点之间的全部最小路径,Li(i=1、2、...n),n指的是最小路径数量,路径可靠性表达式为

R,P(Li)指的是最小路径的Li连通的概率,Rj指的是第j个元件运行的可靠性,元件可以为节点,也可以是线段。

2.3 OPNET网络建模

基于OPNET仿真系统,面向继电保护分析的过程层网络建模,其作为主流仿真工具与建模,运用面向对象的系统建模方法,使用图形化编辑器,能够支持通。此建模主要分为网络域、节点域、进程域。网络域利用网络设备模型与设置设备属性,实现现实网络映射。节点域则实现功能组合,进行层次结构描述,实现设备功能。进程域利用C语言与核心函数等,进行节点域功能模块定义。

2.4 MU模型

基于OPNET节点编辑域,构建MU节点模型。MU模型上层是应用层,通过接口达到MAC节点模块,最终通过物理层,实现数据发送。MU节点模型主要是进行数据SV包装,实现数据同步后,将数据发送给IED。MU模型的应用层主要是负责数据搜集。在OPNET进程域中,进行数据包创建,将获取的数据编写到数据包中,在将数据发送给链路层处理。

3 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提升策略

3.1 插值算法

利用插值算法,能够有效的避免使用外部时钟完数据采样同步时,对时钟源的依赖性,所存在的故障隐患问题,避免继电保护设备发生不正确动作。此算法步需要依赖外部时钟,遵循等间隔采样,由继电保护装置,依据固定的传变延时,做补偿与插值计算,能够在同时刻开展重采样,各间隔的电子式互感器采样值能够同步,使得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得以极大的提高。

3.2 软件积分

基于Rogowski原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所输出的信息,需要经过积分处理后,才能够获取被测电流信号。在采集器中,利用硬件积分以及合并单元处理软件积分的方式。软件积分处理在稳态精度以及暂态误差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应用优势,其能够利用代码实现,能够避免元器件特征给积分造成的影响,使得采集器功耗得以降低,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以及经济性。

4 结束语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采取通用建模方法,从信息流角度,构建可靠性模型,能够准确的评价继电保护系统方案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但是人工计算方式较为繁琐,若能够合理运用软件,则能够提高可靠性评估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同文,谢民,孙月琴,沈鹏.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06):58-66.

[2]张弛,曹建东,李一泉,王慧芳.数字化变电站繼电保护方案定量评估系统研究[J].广东电力,2012(05):24-27.

猜你喜欢

继电保护可靠性变电站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措施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220kV户外变电站接地网的实用设计
关于配电网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几点探讨
变电站,城市中“无害”的邻居
基于可靠性跟踪的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在省级电网可靠性改善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