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

2017-04-23李胤廷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年5期
关键词:结构设计变电站

李胤廷

摘 要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和人民生活用电需求在不断提升。变电站的安全有效运转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和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用电保障,对我国平稳渡过经济转型时期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以往变电站现场运行管理的相关状况,从供电公司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管理系统的需求背景、软件技术、效能结构的设计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对变电站安全管理和智能化发展带来新的启示。

【关键词】变电站 现场运行 安全管理系统 结构设计

变电站的现场运行是一个复杂的管理体系,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有着严格的流程操作要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即时通讯技术以及远程控制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变电站现场运行的智能控制。为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的电子信息化带来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1 变电站现场运行管理概述

变电站内电气设备较多,不同等级的变电站其内部管理的工作内容和操作流程也不同,但是其运行管理都需要严格遵守供电公司制定的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管理系统正是随着当前管理信息化的潮流,在规程约束下应运而生。

1.1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及其管理系统研发的必要性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是由变电站运行专业人员根据上级供电系统颁发的变电站规程、制度、反事故措施、设备技术与使用说明书、图纸等资料编写而成,有着较强的技术、安全指导性。但是在以往的变电站实际的操作、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管理不严格、操作流程执行不彻底、变电站设备型号差异的问题,直接影响着规程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所以,加快利用电子系统进行变电站现场运行的管理是一种重要的管理趋势,也是电力企业提高管理规范化的必由之路。

1.2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管理系统在工作中的作用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管理系统软件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变电站现场运行管理的规范化与智能化。因此该软件的设计对于推动变电站的管理有以下几点重要作用。

(1)管理系统的设计严格遵守了原有的规程与其他管理规定,并且严格依照变电站的运行参数设计,实现了对纸面规定的电子化升级。

(2)管理系统的设计,采用了运行规程结构模型,带动了远程技术服务支持的联网。

(3)管理系统提供了应对设备异常变化、信息数据处理、常规操作等方面的自动化预警和分析设计,让变电站运行管理变的严格、规范和具有前瞻性,增强了变电站运行管理的效能。

2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管理系统软件的结构设计措施

提高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管理系统的效能,必须从系统的结构设计出发。强化基础技术的选择,完善系统结构的设计,细化软件功能的分区,实现系统在应用中的兼容与稳定,具体有以下几项措施。

2.1 选择基础技术

基础技术的选择是管理系统结构设计的关键。如果基础技术选择不恰当,则会造成软件与变电站现有的电子设备不兼容,或者运行功能不匹配的问题,严重者甚至会伤害变电设备。对此,系统在开发过程中首先要对变电站原有的电子设备、管理路径和线路设计进行分析,然后才能选择适合的基础技术。本项目主要采用J2EE技术,内部的数据库系统主要选择oracle,负责核心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实现了对变电站基础技术的对接。

2.2 设计系统结构

管理系统软件的结构设计是整个系统的关键,对于变电站的管理,系统结构是贯彻变电站运行管理命令的重要渠道。因此对于结构的设计,要制定完整并且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运行结构。对于规程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从变电站实际工作出发,要建立自上而下的系统结构层级,依次是应用技术、框架应用技术客户端应用,保证变电站在技术管理上的优先级。

2.3 制定软件功能

对于变电站的软件管理系统,需要在软件的功能上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分区。变电站的管理是一项严谨、复杂的体系化工作。因此软件功能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符合具体工作的需要,不能过于理想化。在与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沟通和交流,充分掌握变电站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后,实现软件功能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促进功能,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具体而言,规程管理系统主要按照以下功能进行分区:工作台、参数设置、模块维护、初始化规程、编写规程。

2.4 规范应用条件

为了实现对变电站规程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必须对软件的运行条件进行科学的设计。唯有如此,才能在软件的下载、安装和运行后不至于出现卡机、故障等问题、妨碍变电站原有的运行管理。本系统主要针对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客户端运行环境进行了参照设计:

数据库服务器:具备2GHz的CPU、内存:8G、200G及以上硬盘空间;Windows 2003及以上版本操作系统,Oracle11g服务器等。

应用服务器:CPU:2 GHz ,内存:8G,硬盘空间:200 G以上,软件运行环境:Windows 2003及以上版本。

客户端:具备1.4GHz的CPU、内存:8G、20G及以上硬盘空间、IE8.0及以上浏览器、Microsoft office 2003及以上版本办公软件。同时配备网络(10/100MB/s网卡),保证通畅无阻、网速较快。

通过以上具体的设计措施,在有限的软件开发时间和资源投入下,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软件系统在变电站管理中的高效和便捷。

3 结束语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管理系统软件的结构设计已经初步形成,经实践检验具备良好的管理效能,当然我们也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实践,掌握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充分了解现有系统的不足之处,才能挖掘出深层次需求,实现对变电站安全管理和现场运行管理的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刘红兵,杨林学,王琳,黄兵.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模板化生成系统设计[J].通讯世界,2014(17):102-103.

[2]李升山,尹琼.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在线系统构想[J].云南电力技术,2007, 35(06):56-57.

[3]胡永強.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模块化修编探讨[J].农村电气化,2011(07):26-27.

猜你喜欢

结构设计变电站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220kV户外变电站接地网的实用设计
一种新型卫生防疫车结构设计
BIM结构设计应用
某排水虹吸井结构设计
变电站,城市中“无害”的邻居
移动式变电站之应用
基于220KV变电站仿真系统的实践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