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物农药的特点和使用技术

2017-04-23李晓娇

科技资讯 2017年4期
关键词:实用技术生物农药环境污染

李晓娇

摘 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时期生物农药被广泛应用到生产和制造领域,尤其是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应用,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生物农药以其高效、无毒的优势特点,成为病虫害治理工作的首选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故此,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中,结合生物农药中各类特点,选择合理的实用技术,有助于更为充分地发挥生物农药优势,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该文主要就生物农药的特点和实用技术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为后续实践活动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农药 特点 实用技术 环境污染

生物农药是一种利用活性生物体或是代谢产物,有针对性地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以此来实现病虫害防治目的。生物农药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相较于以往的高毒副农药而言,病虫害防治效果更为突出,还能够有效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在当前农业生产阶段中,病虫害防治工作多数选择喷洒农药进行治理,而生物农药作为一种行之有效消灭病虫害的药剂,想要充分发挥生物农药作用,就需要充分考虑到生物农药使用的影响因素,科学合理地使用生物农药,明确生物农药使用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有序开展病虫害治理工作。

1 生物农药特点

就生物农药来看,主要可以将其分为3种:动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其中动物源农药是指动物和代谢产物,最为典型的是赤眼蜂、食虫瓢虫、草蛉以及虫类的代谢产物和毒素等;植物源农药是指植物本身和代谢产物,包括苦参碱、烟碱、大蒜素和基因激活素等等;微生物源农药,微生物活体和代谢产物,包括白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以及线虫等[1]。

生物农药较之传统农药而言,具有十分突出的特点,相较于人畜而言更加安全,多数的生物农药毒副作用较小,所以很少会对使用者产生毒副作用,环境安全;传统的杀虫剂多数是神经毒素,而生物农药作用机理则是多种多样的,种类繁多,在自然界中,对病虫害有控制作用的动植物以及微生物都可以作为生物农药的研究对象;生物农药容易分解,在消灭病虫害问题的同时,可以降低对农产品的污染,提升农药质量安全,避免人们食用带有大量农药残留的食物,更加放心、安全;病毒类或者引诱剂农药防治对象较为单一,病虫害问题防治选择性较强,只对防治的病虫害问题起到作用,对于其他的花、鸟、鱼并不会产生影响,很容易被分解和稀释,回归到大自然;生物农药不容易产生抗药性,在针对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治标又治本,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更为突出;生物农药开发利用途径较多,可以通过人工繁育或者引种的方式,将天敌昆虫引入到病虫害防治区域,也可以通过生物工程和基因转化来开发更加高效的生物农药;相较于传统的高毒副农药而言,生物农药研发费用更低,对于环境的污染更小,一个化学农药进入市场前需要耗资8 000万美元,而生物农药则是将近200万美元,在科研成果登记费用方面同样要低于化学农药,低成本,高效益[2]。

2 生物农药的使用技术

2.1 根据防治对象选择生物农药品种

就当前农业发展现状来看,所使用的生物农药种类较为繁多,其中主要包括杀菌剂、杀虫剂和微生物代谢产物、抗生素杀虫剂等等,这些生物农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生物农药并非是简单地利用药剂来杀虫,更不是所有的病虫害均可以有效防治,需要有针对性进行选择,结合病虫害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生物农药,确保病虫害防治效果。如果生物农药选择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病虫害防治效果,甚至可能造成错过最佳的病虫害防治时机。由此不难看出,应科学合理选购生物农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根据不同种类病虫害选择农药,确保治理成效满足实际要求[3]。

2.2 根据防治对象选择用药时间

在病虫害防治中,生物农药是否能够发挥原本功效,一个关键性因素在于生物农药用药时间的选择。用药期间需要根据病虫害发育期和生长进度来选择生物农药品种,病虫害不同发病期对于生物药剂的敏感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诸如在病虫防治工作中,由于幼虫自身的抗药能力较弱,最好是在害虫幼虫期间施药,充分发挥生物农药的作用,尽可能提升病虫害防治成效,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4]。

2.3 根据防治对象适量用药

在病虫害防治中,生物农药的用量选择尤为关键,需要根据商品上的介绍来使用,控制好药品的使用量,不能随意地减少或者增加,任何一种情况都可能对病虫害防治效果产生影响,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2.4 根据防治对象选择正确的施用方法

随着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广泛应用,生物农药品种和生物农药剂型种类也在逐渐增加,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充分了解和掌握生物农药的特性,根据防治对象的特性、气候条件和农作物长势等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生物剂型,更为灵活地施用药物,确保生物农药施用效果[5]。

2.5 均匀施药

生物农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自身属于触杀劑,传导作用不突出,所以在施药中需要充分结合防治对象特性均匀给药,采用常量喷雾方式,尽可能让农作物的叶片两面均能接触到农药。在粉剂施用中应该尽可能地选择在田间早晚时期,农作物上露水较大,可以帮助农作物吸收药粉,提高生物农药使用成效。更为重要的是,在大风天停止喷药,主要是由于风力作用下很容易影响到农作物叶片上的药物附着和吸收,防治药物浪费,提升防治成效。

2.6 与化学农药混合使用

生物农药在施用中,应该选择针对性更强的生物农药,为了提升防治成效,可以将其同化学农药混合使用,进一步扩大防治成效,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将生物农药和阿维菌素低毒副作用的化学农药混合使用,防治效果更为突出,药物见效更快,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7 安全使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在施用中,由于自身特性并不会对人畜身体产生毒副影响,但是如果生物农药用量和用法不当,同样会对人畜身体健康产生影响,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中毒现象。故此,在生物农药使用中,应该提高药物施用安全性重视程度,严格遵循生物农药施用标准和要求,在保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成效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生物农药带来的毒副作用。此外,更为重要的是,生物农药的保管工作同样尤为重要,生物农药的药效发挥最佳温度在25 ℃~30 ℃之间,所以,做好农药的保管工作,有助于生物农药药效发挥,提升防治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应用生物农药,需要注意的是,根据防治对象选择正确的生物农药用量和用法,相较于传统的化学农药而言,能够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获得更为突出的防治成效,值得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峰梅,郭长波,高学清,等.园林生物农药及其使用技术浅谈[J].江西植保,2012,30(1):44-48.

[2]韩新才,黄志农.生物农药科学使用技术[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4,27(4):36-37.

[3]郝东川,梁彪,谭德龙,等.生物农药的使用技术及注意事项[J].农业与技术,2015,35(14):10.

[4]孙德江.浅谈生物农药的特点和使用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4,24(11):25.

[5]俞庆兰,赵迳连.生物农药科学使用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0(1):214-215.

猜你喜欢

实用技术生物农药环境污染
高炉炉前风口用电动葫芦改造实用技术
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蔬菜病虫害的高效技术简析
我国环境污染犯罪治理机制中的不足及对策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杂志社果业实用技术VCD光盘
邮购光盘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分析
上海国际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发酵技术展览会
2015中国植保市场生物农药畅销品牌产品
湖北生物农药推广难
2008年高考中的环境污染与保护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