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牦牛的疫病防治

2017-04-23杨建军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牦牛防治技术养殖

杨建军

摘要:近几年来,在地区大型龙头加工企业引领下,玛曲县畜牧业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专业化、标准化养殖规模,形成了一批牦牛生产专业村、专业乡,涌现出了一批高产高效标准化的联户牧场,创立了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牦牛系列产品品牌,带动农牧民大力发展牦牛产业,组织实施专业化、标准化养殖,努力打造高原生态食品第一品牌,促进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养殖技术不科学导致的疫病发生率逐渐升高,优势牦牛肝片吸虫病呈现高发趋势,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牦牛肝片吸虫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该次研究对更好积累牦牛疫病防治经验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牦牛;养殖;肝片吸虫病;防治技术;玛曲县

牦牛肝片吸虫病是严重威胁牛养殖产业的一种寄生虫疾病,一般情况下呈现地方流行性特点。

一、发病情况

2016年8月13日,玛曲县某养殖场出现患病牛27只,其中犊牛21只,成年牛6只,病牛表现为精神沉郁、进食量减退,出现了急性贫血症状。当地兽医部门采用了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患病期间有3头犊牛和1头成年牛死亡。随后养殖户将疫情上报给当地的动物卫生防疫部门,兽医人员通过询问养殖户是否在低洼地区放牧、是否饮用死水和污水后,通过多种手段确诊为牦牛肝片吸虫病,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驱虫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病情得到控制,未再出现患病牛。

二、发病症状

牦牛肝片吸虫病常常呈现地方流行性,以夏秋季节最容易发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型和慢性型。首先,急性型。常常发生在秋季,病牛不喜欢群居,离群独居,精神萎靡不振,呼吸急促、背毛杂乱,并出现腹泻便秘交替症状,体温略微升高,出现急性贫血,黏膜苍白,黄疸,叩诊病牛的肝區,半浊音区扩大,一般在患病2-3天内死亡;其次,慢性型。又称为阻塞期,是牦牛肝片吸虫病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是由急性期病牛转移或者患病较轻的牛组成,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其主要症状有贫血、嗜睡、进食量不高、黏膜苍白,整个发病过程比较缓慢,粪便呈现黑褐色,病牛机体高度消瘦,眼睑和体驱下垂部位出现严重的水肿现象,被毛无光泽,十分脆弱,妊娠牦牛患病之后容易出现流产、死胎和产后瘫痪等症状,最终会因为消瘦衰竭而死。

三、病理学变化

将病死牛解剖发现,患病部位主要在肝脏、肺胀,急性型病例出现急性肝炎,肝脏组织重大,出血,并存在坏死病灶,包裹有纤维素沉积、胆囊肿大,其中充满了灰褐色胆汁,在胆汁中存在柳叶状虫体,胆管扩大,胆管壁增厚。心肌黏膜苍白无光泽,肾脏水肿,积压肝脏切片有黄色浓稠粘液流出,在粘液中混有少量血液和幼虫。而慢性病例主要呈现慢性肝炎,在肝脏组织形成浅灰色条斑,肝脏实质萎缩,呈现灰白色,质地坚硬,表面不整齐,胆管内膜粗糙,有磷酸盐沉淀,在其中存在大量幼虫。

四、诊断

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可以对疾病做出初步诊断,要想确诊还要做进一步的实验室诊断。取患病牛新鲜粪便。加入至100 mL的生理盐水中充分搅拌均匀,静置取上层清夜制成涂片,镜检可以看到金黄色的虫卵,前端尖锐,后端钝圆,在卵内充满了卵黄细胞。镜检可以看到成虫,虫体呈现柳叶状,呈粉红色,由此可以诊断为牦牛肝片吸虫病。

五、牦牛肝片吸虫病防治

1、做好预防工作

首先,定期驱虫。定期驱虫是预防牦牛肝片吸虫病发生的最有效措施。养殖户要制定科学的驱虫计划,一般情况下在每年春秋季节各进行两次驱虫,第一次在4-5月份,第二次在10-11月份进行。对于夏季多雨潮湿季节,还应该结合本地牦牛肝片吸虫病流行趋势,在夏季进行一次驱虫;其次,科学放牧。要做好轮牧工作,尽量不要在低洼地区放牧,同时也不要让牛进食霜冻或者带有露水的饲草。要保证饮水安全,禁止让牦牛饮用死水和被污染的水,要给予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或者井水。定期做好消毒工作,消灭养殖场周围的椎实螺;最后,科学粪便处理。要定期清理圈舍中的粪便,将所有粪便堆积发酵,杀死其中存在的虫卵,特别是要做好驱虫后5-7天粪便无害化处理工作。此外,还要无害化处理病死牛犊,禁止上市销售。

2、做好治疗工作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三氯柳胺(肝3号),每千克体重25-30 mg,灌服;或者三氯苯唑(肝蛭净),每千克体重10-15 mg,制成混悬液,灌服;或者硫双二氯酚,每千克体重40-60 mg,灌服;硝氯酚(拜尔9015),每千克体重0.8-1.0 mg,一次皮下或肌肉注射。此外,还可以使用中药联合治疗。贯众50 g、苦参40 g、槟榔40 g、苦楝皮40 g、龙胆草40 g、大黄30 g、伏苓50 g、泽泻30 g、厚朴30 g、苏木20 g、肉豆蔻20 g,酌情加减,水煎候温灌服,服药前30 min灌服蜂蜜250 g。采用上述治疗措施之后,患病牛全部恢复健康,5天后可以正常进食,三个月后通过虫体检查,养殖场未出现患病病例。

参考文献

[1] 龙木措,陈生萍. 牛肝片吸虫病的防治[J]. 养殖与饲料, 2010(08).

[2] 何顺柏.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肝片吸虫病[J]. 养殖与饲料, 2009(01).

[3] 才巨娟,王慧斌,朱立刚,等. 黄牛肝片吸虫病的诊治[J]. 中国牛业科学,2009(06).

猜你喜欢

牦牛防治技术养殖
牦牛场的雪组诗
Yak of All Trades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 加快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特种养殖需做好市场研判
种植养殖 一技在手 轻松赚钱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