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拖延症”的治愈策略
2017-04-22
近段时间经常会听到家长们抱怨自己的宝贝在家做事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没有效率。每每面对家长们满脸的困惑和无奈,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一方面鼓励家长要对幼儿充满信心、耐心等待。另一方面我走近幼儿,持续观察,发现原来很多幼儿都“患”有“拖延症”。
情境1:我想慢慢来
傍晚6点,鑫鑫一家在用餐,而5岁的鑫鑫在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有时甚至吃一口饭,玩一会儿玩具。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家人早已用餐完毕,可鑫鑫碗里的饭却几乎未动,妈妈急了:“哎呦,饭都凉了。”最后,妈妈连哄带骗地喂鑫鑫吃完了饭。晚上9点,妈妈说:“鑫鑫刷好牙,上床睡觉了。”鑫鑫就像没听见似的,继续玩着游戏。妈妈见鑫鑫没行动,接着又说:“快来刷牙,快点,要不然明天上幼儿园要迟到了!”鑫鑫不紧不慢地回答:“你等我,我想慢慢来。”妈妈见鑫鑫如此模样,就端着水杯,拿着牙刷,走过来帮鑫鑫刷牙。临睡前妈妈对鑫鑫说:“你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以后妈妈再也不帮你了。”鑫鑫抱着妈妈说:“你每次都这么说……”
情境2: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伴随活动结束音乐声的响起,孩子们开始把玩具放回整理筐。这时,乐乐走过来说:“呀!已经收好啦,我刚才听见嘟嘟在讲‘熊出没’的故事就走开了。”老师问他:“那你是不是应该先收好玩具呢?”乐乐叉着腰:“我又不是不愿意收拾,我只是想先听嘟嘟说故事,又没做错!”
集中活动时,孩子们都在专注地进行游戏活动。突然,乐乐起身离开座位,边走边说:“我去上厕所,等会儿就回来。”可是几分钟过去了,乐乐还是没回来,直至老师催促后,他才慢吞吞走回来说:“不要催我嘛,我刚才只是听到有小猫在叫,所以去看看。”
情境3:不要每天都催我
阳光明媚的早晨,孩子们陆续入园,朵朵妈妈抱着披头散发的朵朵走进班中。还没等我问些什么,朵妈就大声地说:“每天一大早就起床了,一边玩儿一边还让我喂她吃早饭,做事磨磨蹭蹭的,自己一点也不着急,每天都来不及吃完早饭,上幼儿园也迟到,真是拿她没辙了,老师交给你了……”朵妈还没说完,在一旁的朵朵马上反驳:“不要每天都催我,快好了,我不是快好了吗?”
如果我们回看案例,不难发现案例中大部分幼儿都“患”有“拖延症”。但站在幼儿的立场,解读他们的行为,我们有了深深的感悟。
▲立于一个立场:尊重幼儿
成人按照成人自己的节奏去要求幼儿,这是不公平的。站在幼儿的立场,尊重并理解他们的行为,用心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如情境1中,鑫鑫妈妈由于担心晚饭变凉、上幼儿园迟到而着急得不得了,可是鑫鑫却在一旁慢条斯理的,因为他心里明白,自己动作慢一点没关系,反正妈妈会来帮忙的。因此,家长必须剔除对幼儿多余的关爱,更不能因为看幼儿做事慢就包办代替。
再如情境3,从朵朵的语言“不要每天都催我,快好了,我不是快好了吗”中,我们知道朵妈每天都会催促朵朵,同时话语中,隐藏着朵朵对妈妈总是“催促”的不满,也许妈妈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朵朵的情感与内心的感受,没有遵循朵朵的生长发展规律和教育的基本规律,没有站在朵朵的立场考虑问题,而是一味地埋怨她动作慢,因此,朵朵不能在快乐成长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聚焦两个内容:拖延症与幼儿行为
案例中牵引幼儿流露“拖延症状”的是他们的行为和表现。情境1中,由于鑫鑫妈妈的包办代替,导致鑫鑫对家长过分依赖,做事拖沓,逐步形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现象。情境2中,乐乐不仅容易分心,也习惯与大人“唱反调”,也许这种习惯是在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再如,情境3中,由于朵朵的拖延行为,让朵妈经常生气,但朵妈这样做的结果也许只会令幼儿产生叛逆心理,在妈妈的高压下,朵朵的拖延行为成为一种习惯性行为。
幼儿的“拖延症”让家长们十分苦恼,似乎不论怎么教育,成效都不明显,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幼儿的拖延行为呢?心理学家华生认为:“儿童是从环境所提供的示范中被动学习的人,父母要对他们的子女将来成为怎样的人负很大的责任。”由此可见,幼儿所有的行为问题,都与其父母的言行有着密切的关联。他们主要以说教、命令、埋怨等方式养育孩子,在这种行为模式下,幼儿的体验是:总有人会帮我,用不着独立思考,因而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能力。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改善幼儿的“拖延症状”呢?
【案例反思】
在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以下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
1.趣味当先——把枯燥的事情变成好玩的游戏
众所周知,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能促进幼儿发展。基于幼儿的天性,我们将枯燥的事情变成好玩的游戏,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时间管理的兴趣。比如,将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变为亲子竞赛游戏,在游戏中提高幼儿做事的效率,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然,在游戏时,家长可以适时放慢脚步,为他们增添自信。
情境1中,鑫鑫妈妈就可采取游戏的方式,如我是侦探、警察,我会抓牙齿中的小虫虫等促使鑫鑫愿意自己动手刷牙。关注幼儿的心理,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采取相应的措施才会行之有效。当然,有时也可让幼儿承担拖延的“后果”,与幼儿商定游戏规则,按时完成相应的内容,若不能及时完成,必须自己承担后果,如上幼儿园迟到、不能看动画片、不玩玩具等。逐渐养成习惯后,幼儿的生活就会变得有规律。
2.计时潜行——用计时的方式提高做事的效率
3-6岁的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他们还没有建立时间观念,不了解时间的概念,所以会出现做事拖拉、磨蹭的现象。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做事没恒心,容易懈怠,缺乏时间管理的意识。那么,我们不妨用计时潜行的方式来提高幼儿的做事效率。所谓计时潜行就是通过计时器、数数等手段,记录幼儿做事情所用的时间,可以是计时,也可以是倒计时,这样可以使幼儿对时间有紧迫感。
情境3中朵妈可以从10开始倒数(时间可根据幼儿自身情况而定),让朵朵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事情,这样无论心理还是行动上,更容易被幼儿接受,而且可以加强她对时间的管理观念,提高做事的效率。
3.奖励机制——以智慧的行为营造有序的生活
为了让幼儿自觉树立时间观念与做事的专注性,我们更需要顺应个体差异,建立奖励制度,促进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情境2中的乐乐容易受环境影响,作为教师,可以从环境着手,让环境帮助乐乐改善拖延行为。比如,在开展操作类的活动时,将乐乐单独安排在一张小桌子上,这样他就不会受其他幼儿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当完成操作后再回到自己的小组中。在家庭中,在乐乐做事时,家长可将他周围容易令其分心的事物收起,家长也不要打扰和干预。假如乐乐能专心地做完自己的事情就可以得到一些奖励,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兴趣,而且还可以发展幼儿认真做事的专注力,以智慧的奖励行为营造井然有序的生活,促进幼儿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又如情境1中的鑫鑫如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上幼儿园不迟到,教师就可以让鑫鑫扮演“小老师”,决定当天的游戏内容,并和小伙伴们一起展开游戏。把主动权交给幼儿,以奖励的形式促进幼儿的发展。
4.双方合作——以配合的方式巩固良好的行为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培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是如此。案例中,正因为有家长将幼儿在家的“拖延症状”及时反馈,教师才会引起重视,细心观察幼儿在园的行为表现,并采取有效的策略,家长配合逐渐治愈幼儿的“拖延症”。
从实践结果来看,这种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帮助并引导幼儿树立时间观念的方式,能很好地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提升其学习能力。
此外,父母、老师都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影响幼儿,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拖延症”的改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父母要走进幼儿、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尊重幼儿,采取科学、适合的方式,从改变自我开始,学会放手,让我们携手共勉,慢慢治愈幼儿的“拖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