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车减霾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7-04-22本刊主笔季天也

环境与生活 2017年4期
关键词:胎压动车油耗

◎本刊主笔 季天也

开车减霾的正确打开方式

◎本刊主笔 季天也

一辆车从买到用再到扔的全生命周期里,有哪些我们力所能及的方式可以减轻制造污染的罪恶感?笔者在此试着给大伙划几个重点。

路上“堵成狗”时,燃油发动机效率低、排放高,还折寿。

(一)买车篇

消费者想践行环保,选一台节能的车自然是最加分的。近几年,以“环境友好”为卖点的新能源车发展得如火如荼,它们的节能表现究竟如何?

广义的新能源车大致包含普通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以及燃料电池车。鉴于燃料电池车的普及率还很低,笔者就说说主销的前三类车吧。

纯电动车(EV):通勤省、耐力差

顾名思义,这类车以大容量电池作为唯一能源,它发动起来悄无声息,动力随叫随到,开起来丝般顺滑,堵车不费电,没有污染物直排。和纯燃油车相比,纯电动车在“堵成狗”的市区路段穿梭,有减排优势,使旁人等免受尾气和噪音荼毒,电费也比油费相对便宜。但是,它也有不好伺候的一面——“吃得慢却饿得快”。给燃油车喂五六十升汽油只要三五分钟,算上“等位”也不过十来分钟,紧接着就能跑七八百公里。而纯电动车充满三四十度电,只能撑两三百公里(主流车型在200~350公里左右,)到冬天尤其“饿”得快,而且还要花一两个小时才能吃饱,如果再遭遇等位就更是感到度时如年了。

值得注意的是,纯电动车虽然能减排,但由于它比同款燃油车多了几百公斤的“体重”,所以未必节能。即便同是电动车,电池容量的差异也造就了不同的节能水平。举个真实的例子,甲车体重近2.4吨,电池容量为82千瓦时,工信部确认的续航里程为400公里,算下来每百公里耗电量20.5度;而乙车体重1.6吨,电池容量只有甲车的一半,工信部续航里程为300公里,合百公里耗电13.83度。相比之下,前者显然不够节能。

插电式混动车(PHEV):长途油短途电最划算

可以实现油电分别/协同驱动并可外部充电的混合动力车,能分别发挥发动机和电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节能优势。这类车的电池通常只有几十公里续航,但如果充电方便,市内通勤就可以充当纯电动车,安静、减排又经济。跑长途时,它还有发动机和油箱做后盾,不用为续航焦虑,比纯电动车从容多了。

然而,目前在售的插电式混动车普遍采用了在燃油车基础上加电机和电池的混动方案。这招成本低、改动小、研发快,却并不节能,再加上电池增重的负担,造成单用油比纯燃油车费油、单用电比纯电动费电、用油充电效率低。

再来个实例:欧洲A品牌某两厢小车的汽油版实测油耗是7升/百公里,而插电混动版多了280公斤体重,油耗高达8.8升/百公里。同时,这辆车的工信部耗电量为17.6度/百公里,比不少纯电动车还高,可谓两头不讨好。对了,因为大电池组后置,插电式混动车还要牺牲少则两三成、多则六七成的后备箱空间。

普通混动车(HEV):省油省心续航长

普通混动车相比插电式混动车最大的区别在于:能量全部来自燃油,并且电池容量很小(纯用电开不到5公里),不能也不用额外充电。它的好处是电池自重小,不用改变用车习惯,在地下车库、内部道路等空气不流通或人员密集的低速场所也能做到不毒害人的肺。目前在售的以日系和美系为主的普通混动车,油和电能够优势互补、高效混用,百公里油耗仅4~6升,远低于燃油车。目前最牛的一款把跑得快和吃得少完美融合,一箱油轻松搞定京沪行。

普通混动车的主要缺点则是结构复杂(至少要两台电机)、成本高、调校难、电池仍“吃”后备箱空间。因为没法依赖外部充电,油电配合的默契程度必须极高,相当考验车企的技术研发功力。如果厂家的营销和成本控制不好,很容易陷入省油不省钱的尴尬。

僵尸车不仅长期霸占公共空间,车内涉油涉电部件还有安全隐患。

(二)用车篇

“修行在个人”用来形容开车节能再合适不过了,哪怕是同一款车、同样的路况,也不乏小明开着费油、小强开就省油的例子。节能驾驶有哪些高招呢?笔者根据物理定律和10年实战经验,以纯燃油车为例,总结了以下几条。

1.胎压不要过低:和亏气的自行车骑着费劲一个道理,汽车胎压偏低时,轮胎接地面积增大使车轮滚动阻力提高,从而增加油耗。以轿车40公里/时匀速行驶为例,胎压过低可使油耗上升5%~10%。此外,低胎压也会加剧轮胎磨损。通常胎压正常值会印在车子的油箱盖内侧或B柱(前门与后门之间的金属立柱)下方,单位为Bar或kPa。如果你的爱车没有标配胎压监测模块,不妨常备一个几十块钱的手动胎压计。

国六标准增加了上路排放测试环节,车企难以作弊,数据结果更贴近实际用车状况。

2.别把车当仓库:在市区开车免不了频繁变速,汽车厂家不断搞轻量化研究,主要目的就是让加速过程少费点儿油,减速过程少费点儿刹车。如果你把车子当成一个移动仓库,常年拉着一些不必要的重物跑来跑去,就是在以油费和刹车片保养费的形式“交保管费”哦。

3.不要急着开空调:夏天刚进入暴晒了半天的车内时,上车就开足空调除了徒增油耗,并不会起到快速降温的作用。不如先开窗走个三五分钟散出热气,再关窗开空调,用内循环送风,制冷又快又省油。还嫌不够快的话,不妨调高出风口让风朝上吹,利用空气热升冷降的作用促进车内对流,加快制冷。最不可取的是在地下车库等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长时间怠速开空调,既高碳,又伤车,还有缺氧甚至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

4.预见性驾驶:提前根据前方路况选择合适的车速,减少没意义的加减速。比如远远看见前方红灯,只要你没有龟速压车,大可以收油滑行或者缓缓减速,如果继续加速到路口再来一脚急刹,相当于把烧油换来的动能转换成了刹车摩擦的热能而被浪费了;高速跟车时适当加大车距,给自己加减速留出缓冲空间。因为频繁急加速或急刹车会妨碍整个车流的顺畅,人为诱发拥堵,增加的就不止是一辆车的排放了。

5.错峰出行、躲避拥堵:对于普通汽油车来说,发动机堵车时效率极低,频繁走走停停不仅费油,长期下去对汽车寿命和可靠性也是一种伤害。所以,借助智能手机合理规划出行路线,尽可能错峰或选择相对畅通的路段(哪怕有些绕远)开车,对减少无意义的排放和油耗很有帮助。

6.适度热车:在如今的发动机电子供油时代,老司机们原地热车5~10分钟的传统做法已经不需要啦。根据车型不同,普通家用车的怠速油耗一般在每小时0.5~2升左右,长时间怠速徒增无意义的消耗和排放,纯粹是损人不利己。笔者建议车主发动车子后多关注转速表,只要发动机转速降到1000转/分以下且稳定下来,就可以挂挡走人咯。这个过程即便在冬天也很难超过两分钟!

随着我国排放标准不断升级,老旧车辆往往因为环保不达标而被迫报废。

7.冷车慢行+减少短途驾驶:汽车冷启动之初,发动机运转阻力较大,同时喷油系统也会为了尽快热机而多喷油。根据路况和季节不同,发动机冷启动后要上路跑2~5分钟才会进入最佳工作温度,所以路途越短,自然越费油。而且发动机如果长期不能在最佳温度下运转,也容易“生病”和“早衰”。

(三)“废”车篇

僵尸车,大家喊你去报废

随着汽车保有量激增,大街小巷总有一些长期不挪窝、灰头土脸、锈迹斑斑、残破不堪的“僵尸车”,既煞风景又添堵,人见人厌。它们大多是年事已高的老旧车,因违章太多、报废麻烦且成本高、涉案、债权纠纷以及车主长年在外等原因被弃,有的甚至连牌照都不见了。这些僵尸车长期占据公共空间、孳生病原菌、有碍观瞻不说,身上的轮胎、电瓶等部件“尸变”后还可能释放出重金属、有害气体等危害人身健康和环境的“坏分子”,甚至成为“火种”自燃。

理论上说,对于达到报废条件的车辆,车主有义务到交管部门进行注销报废,不能把车随便乱扔。但遗憾的是,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针对“僵尸车”进行规范管理。车子毕竟是个人财产,如果草率处理,万一车主事后找上门,那可就说不清道不明了。

正常情况下,面对年老多病的车,我们应该做什么呢?根据2013年国家商务部出台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小型私家车原15年强制报废的规定被取消,改为开满60万公里后引导报废。车龄(从登记日起)满14周岁后,每年要做两次“体检”(新车时期是两年一检),超过20年,再加码到每年4次。

老旧车被环保门槛逼退

虽说报废的“年限关”松了,但“环保关”可是越来越严。这不,如今好多城市都在用限行、提高补贴等行政招数逼高排放车“提前”淘汰。到今年底,全国的黄标车(达不到国一标准的汽油车和达不到国三标准的柴油车)就要从路网上彻底“下线”。以北京为例,黄标车从2015年12月20日起,被全面禁止进京;2016年1月1日起,国一标准的汽油车被全天“踢出”六环(含);今年2月15日起,国一、国二标准的汽油车,工作日白天(7点至20点)都不能在五环以内开。国一、国二的私家车如果今年申请报废,可以拿到1~1.2万元补贴,由于这些车最年轻的也有11岁,而且大部分是残值不高的经济型“买菜车”,对许多车主来说不比卖二手车亏。对于14年以上的高龄车,只要有一次测出安全不及格或尾气不达标,就会强制报废。

普通混动车省油优势明显,但动力结构复杂,需要强大的技术实力才能驾驭。

标准升一级 污染减一半

为了抑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四海八荒之内,有三大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即美国标准、欧洲标准和日本标准。我国目前的排放标准借鉴的是欧标,国一到国五基本等效于欧一到欧五。环保部的数据指出,排放标准每升一级,通过相应的技术提升,单辆机动车排放的污染能减少30%~50%。一辆“黄标车”的污染物排放量,能顶28辆国四车。

《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2016年)》的数据显示,我国黄标车以及国一、国二标准的车,虽然保有量只占总数的16.8%,污染物贡献率却占机动车总排放的60%左右;而国三(含)标准以上的车保有量达到83.2%,污染物贡献率不超过40%。

国五标准刚刚于今年面向全国实施,国六标准就已经在路上了。和国五相比,国六对污染物排放限值的收紧幅度不大,它最大的革新在于排放测试的工况更贴近实际用车场景,方法更加严谨。比如提高了急加速状态的强度,不得用超标的小尺寸轮胎优化车重和滚阻,增加了低温冷启动和实际道路行驶的排放测试等等,可有效避免车企偷奸耍滑测试结果造假。用这套标准测出排放结果,虽说数值不一定比国五漂亮多少,但含金量将大大提高。打个比喻,小学和中学的百分制考试都规定60分及格,但从一年级到高三,考试的难度不能同日而语。今年3月1日,北京已经率先用上了国六标准的油品。据北京市环保部门统计,油品升级后,在用汽油车的颗粒物排放可减少10%,非甲烷有机气体和氮氧化物可减排8%~12%;在用柴油车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可下降4.6%,颗粒物排放将下降9.1%。

本栏目责编/季天也jtyair2013@vip.163.com

猜你喜欢

胎压动车油耗
汽车胎压监测技术探讨
坐上动车去西藏
元征X-431 PAD V实测: 2018年奇瑞艾瑞泽GX胎压传感器学习
2019款广汽传祺Aion S车胎压报警灯点亮
——元征X-431标定胎压传感器的方法
动车过桥
动车西行记
乐!乘动车,看桂林
双管齐下 YarisL致享综合油耗测试
基于Android 胎压监测系统的设计
当打之年 上汽集团MG GT 1.6T 综合油耗测试